河北省民政廳黨組書記、廳長趙文海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河北省民政廳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精心組織、悉心安排,壓實責任、深化落實,堅持“三突出三強化”,力求高標準謀劃、高質量開展、高標準落實,以強烈的政治擔當和責任使命,持續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突出政治引領強化政治責任
強化領導機制。省民政廳組建由廳黨組書記、廳長任組長,其他班子成員為副組長,各基層黨組織書記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同時注重引領和發揮工、青、婦等群團組織作用,使黨的領導全覆蓋、到末梢,對標對表黨中央各項任務安排,加強對黨史學習教育重大任務的謀劃、醞釀、決策、部署,確保全廳上下步調一致向前進。
細化責任機制。出臺《黨史學習教育實施方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實施方案》《關于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補充通知》等文件,緊密結合模范機關創建和民政業務工作推動黨史學習教育,針對專題學習、宣傳宣講、專題黨課等規定動作,找準落實抓手,明確責任主體,從源頭上解決干什么、誰來干、怎么干的問題。
深化落實機制。建立黨史學習教育重點工作臺賬、重點民生項目清單臺賬、“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重點任務臺賬,畫好“施工圖”,明確“時間表”,確保各項任務落實落細。廳主要負責同志親自研究項目、確定實事、督辦進度,廳務會、廳長辦公會及督辦專班會議先后10余次專題聽取進度情況匯報,防止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華而不實的“盆景”項目,防止把為民實事泛化為常規工作堆砌,切實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
突出入腦入心強化紅色教育
黨組集中專題學。制訂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方案,圍繞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歷史、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歷史、改革開放新時期歷史、黨的十八大以來的歷史,對照黨百年奮斗的光輝歷程、偉大貢獻、初心宗旨、重大理論成果、偉大精神、寶貴經驗進行有計劃有步驟學習,每月一專題,每期一方案,會后一通報,中心組成員會前先行自學,撰寫體會文章,會上交流發言。廳黨組帶頭學、帶頭悟、帶頭講,帶頭開展紅色教育活動,在思想建黨、理論強黨上作出示范和榜樣,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扎實開展。
專家輔導研討學。通過組織省民政廳全員收聽收看中央宣講團報告會,明晰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重大意義、主要任務和工作要求。兩次邀請河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輔導,回顧百年征程,追憶初心使命,并以中國共產黨歷次全國代表大會為主線,厘清黨在不同發展階段的工作目標、主要任務,通過專家輔導授課,進一步拓寬視野、啟迪智慧,持續提升各級黨員干部的理論素養。
領導干部宣講學。廳領導班子成員、處室(單位)主要負責同志深入基層、深入一線,利用基層調研、工作指導、督導檢查、業務培訓等機會,面向民政業務領域、服務對象及基層干部群眾,廣泛進行宣傳宣講。用群眾聽得懂的語言,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講述惠民政策,講好民政故事,傳遞民生溫暖。
紅色基地體驗學。以廳內統一組織和支部自行組織相結合的方式,分赴省內紅色教育基地現場學習,引導黨員干部傳承革命先烈遺志,凝聚團結奮進力量,賡續共產黨人的精神血脈。為保證紅色教育效果,在各類現場教學活動中,省民政廳特別強調,要嚴格遵守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嚴肅工作紀律,保持莊重肅穆,時時處處保持民政干部形象。
黨員干部自主學。打造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立體化學習平臺,組織引導黨員干部潛心自學。舉辦“學黨史、聽黨話、跟黨走”青年干部學習論壇,青年干部上臺匯報交流學習體會,實現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依托“學習強國”“河北干部網絡學院”,引導黨員干部指尖學習、口袋閱讀。編發黨史學習教育專題簡報,及時反映基層黨組織工作成效、學習動態,營造勤學、善學、樂學的濃厚氛圍。
突出民生實事強化為民情懷
加快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省委、省政府連續4年將養老服務列入全省20項民生工程,今年計劃新增養老機構床位1.5萬張,改造康復護理型床位1.5萬張,新建社區日間照料服務站(點)1000個以上,積極應對老齡化社會帶來的嚴峻挑戰,建立健全居家養老、社區日間照料、機構養老相互協調的養老服務體系,讓老人安度晚年。截至5月底,工程項目已全部開工,新增養老機構床位7009張,改造康復護理型床位8992張,開工建設社區日間照料服務站(點)1200多個,為老服務能力持續提升。
加強特殊群體關愛服務。開展助殘助孤服務工程,強化孤殘人員保障,集中排查救助對象,確保低保、特困、臨時救助等社會救助政策和殘疾人兩項補貼政策落實到位。其中,社會救助政策落實情況排查315.4萬人,兩項補貼政策落實情況排查185萬人。開展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資格認定申請“跨省通辦”行動。開展“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助學工程”,對考入全日制本科院校的,將給予每人不少于1000元的幫扶資助。
加深民政為民愛民情懷。開展“解憂暖心傳黨恩”行動,組織廣大民政干部走進困難群眾家庭、走到困難群眾身邊,進行大走訪、大排查、大慰問,把黨和政府的關懷與溫暖送到低保對象、特困人員、殘疾人等民政服務對象身邊。截至5月底,共走訪慰問6.9萬人次,支出資金283萬元,解決各類具體問題近300個。銜接鄉村振興戰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9.7萬易返貧致貧人口中納入兜底保障4.2萬人,占比43.3%。
加強基層治理能力提升。開展“新時代新社區新生活”服務質量提升行動,推進物業管理和社區治理融合發展,強化社區為民、便民、安民功能,促進社區服務提標擴能、提質增效、提檔升級。開展“五社聯動、情暖基層”行動,突出抓好社工站建設,統籌發揮社會工作者、社區社會組織、社區志愿者、社區公益慈善資源作用,打造基層為民服務平臺。開展“我為企業減負擔”行動,規范涉企收費行為,優化營商環境。夯實基層政權,順利完成全省村(居)委會換屆,村(居)民自治意識和能力得到明顯提升。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