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閆 潔
記者跟著阮超一走進陜西省西安市長安區韋曲街道西秦公司小區,老遠就有人和他打招呼:“小阮,今天回來啦?!?/span>
“大伯,您出去啊,剛下完雨,小心路滑。”“姨,帶娃耍著呢。”“哥,你這一身花花衣服還挺好看。”……阮超熟絡地跟每個人聊著天,就像這里是他從小生長的地方一樣。
32歲的阮超,是長安區民政局中心敬老院副院長。2019年10月,長安區開展城市小區“末梢治理、為民服務”行動。從這時起,阮超就成了包抓西秦公司小區的服務長,也是第一責任人。
剛進駐小區開展末梢治理工作,阮超在摸底調查時就碰了壁,深刻體驗了一把“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他倒是不氣餒,天天拿著大笤帚掃院子。一周后,終于有位大爺問他:“你是不是新來的保安?”阮超趕緊介紹自己,就這樣慢慢地和居民搭上了話。
西秦公司小區是建于2000年的職工住宅樓,2棟48戶約150人。近年來,由于公司瀕臨破產,小區治理各種問題不斷。阮超要完成的工作包括4方面18項,比如建筑節能改造、老化管網改造、完善安防消防照明設施、補植綠化、設置生活垃圾投放點等等。
本來就時間緊、任務重,就在所有工作剛要開始之際,新冠肺炎疫情又突然來襲,一切摁下了暫停鍵。
疫情防控伊始,阮超就號召居民眾籌,在進入小區的巷子口安裝了鐵藝大門,支起小桌子,給居民登記出入信息、測體溫。而他和社區工作人員24小時值守,扎實做好消殺防疫、入戶核查、信息上報等工作。經過疫情防控期間以心換心、將心比心的服務,阮超和居民的感情越來越深,工作推進也越來越實。志愿者隊伍建起來了,臨時黨支部也成立了,社區改造的初步意向更是得到了越來越多的居民認可。
3月底復工復產后,阮超聯系街辦、社區、自建單位,召開了居民大會,成立西秦小區自管會。隨后,召開小區服務長和街道聯系長以及社區民警、法律顧問、物業服務者、自治組織聯席會,邀請施工方、設計方到場,探討小區改造相關事宜。會后,阮超逐戶拜訪消除居民顧慮,并承諾“有事找阮超”。最終,全部住戶一致同意配合老舊小區改造,施工方順利進場。
拆的第一顆“雷”是位于小區一角的違建房,里面堆滿了廢棄家具等物品,有人還不斷扔垃圾進去,整個房屋臭氣熏天。離得近的單元,一年四季都不敢開窗,致使居民和物業公司的矛盾不斷升級。拆的時候,光垃圾就清運了8車,合計21噸。阮超一直堅守在現場,凌晨時分,一位老奶奶喊他:“娃,太辛苦了,回來我給你下點兒面吃。”阮超連連道謝,面雖然沒吃,但得到居民支持,他心里也是暖暖的。正是從那時起,越來越多的居民開始把他當自家娃對待。只要他在小區,到了飯點就有居民喊他到家吃飯。一位大姐知道他愛吃粽子,就時不時地給他包一些。當記者隨阮超在小區里采訪時,正巧有位大姐端了盤洗好的葡萄請他吃。
大姐告訴記者,自己和阮超是不打不相識。當初,阮超上門做工作,大姐心里有氣,說話不好聽,沖他扔過一條毛巾。阮超說:“我把自己當弟弟,被姐姐說兩句那有啥。我當時跟姐說,正好熱了擦擦汗,要是有水,也給我喝一口吧。姐當時就笑了。她老公現在是自管會主任,特別支持我工作。”
擔任單元長的何文慶大爺,也是被阮超感動、第一批站出來參與小區治理的人。何大爺是兩年前搬來的拆遷戶,剛來的時候特別失望:“這個小區又破又爛,還沒有我們村里好?!焙未鬆斠恍南胫然剡w房蓋好趕緊搬走。但阮超的到來,讓何大爺看到了希望。小區院內有一棵歪脖樹,壓得院墻開裂變形。為了防止墻體倒塌造成危險,阮超找工人鋸樹、聯系環衛清理垃圾,忙活了一天。何大爺說:“我看這娃兒實在辛苦,就過去幫了他一把。現在我當上了單元長,鄰居有小事了先找我說,辦不了的就一起去找樓棟長,再不行就找自管會,最后實在解決不了的找阮超,很有章法。小區無論民風還是環境都越來越好了!”
如今,在小區臨時黨支部的領導下,通過自管會的協調組織,居民參與社區治理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意愿越來越強,實現小事不出單元、麻煩事不出小區。以拆除樓頂太陽能和改造防盜窗為例,居民反對意見較多,阮超和自管會成員就挨家挨戶宣傳政策,并發放調查表匯總問題,與施工方針對問題解決方案反復溝通。就連防盜窗的材質、款式、顏色等細節,也是和居民們共同協商決定的。目前,34戶太陽能已全部拆除,41戶防盜窗已改造噴涂完畢,等待安裝。居民們不但心服口服,還個個夸贊阮超想得周到。
面對贊譽,阮超說:“這里就是我家啊,‘有事找阮超’終身有效?!?/span>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