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昕
“請各位居民加入物資采購群,購買生活用品、藥品就可以告知管理員或直接下單,如家里有急事也可隨時撥打駐守人員電話,我們會隨時給予幫助。”疫情防控期間,在湖北省公安縣南平鎮新城社區華爾街小區,每天都能看到縣民政局在職黨員吳光華拿著小喇叭,向小區居民宣傳生活物資保障措施。
華爾街小區有住戶56戶、216人,其中武漢返鄉住戶11戶、24人,在嚴格的防控下,小區未發生一例確診、疑似病例。
臨危受命建起安全防線
吳光華是公安縣民政局機關執法大隊大隊長。自正月初八接到縣委組織部在職黨員到居住地村(社區)報到的通知后,第一時間到新城社區報到,受領了駐守華爾街小區的防控任務。
沉下來,就要守得住;駐下來,就要對小區216人的生命負責。吳光華到小區后接到的第一個任務就是與社區黨總支一起,劃分黨員責任區、建立黨員責任崗,確保每個樓棟都有黨員負責,并將黨員姓名、聯系電話在微信群公布,張貼在樓棟。
鑒于小區居住人員復雜和武漢返鄉人員多的嚴峻形勢,吳光華與居委會商量后,立即關閉小區所有進出通道,嚴格人員出入管理,最大限度減少感染風險,阻斷傳播源。對武漢返鄉人員居住的樓棟實行管控,生活物資網上報單、送菜上門;垃圾不出戶,小區報到黨員上門收集;每天用手機視頻點名看人員是否在家,精神面貌是否良好,有無感染特征;每天進行體溫監測;每天對樓棟內外進行全面消毒。
同時,對小區居民需要外出上班的人員憑證通行。檢查證件、核對身份、測量體溫、登記造冊,一個環節也不能少。一天,小區張大爺的侄子從外面為老人送來一袋大米和蔬菜,因老人行動不便,便要求進入小區送到家里。吳光華好言相勸,講明事理,得到理解后,吳光華幫忙把大米送上了門。
解群眾所需暢通物資保障
隨著小區的封控,一項項便民服務也及時跟進。居民足不出戶,首先要解決的就是生活物資保障。“保障生活物資供應,滿足居民日常需求,才能讓他們安心居家。”在吳光華的倡議下,華爾街小區建立了戰時物資保障體系。
吳光華為小區建立了物資采購群,年輕居民手機下單,小區志愿者上門為老年人訂購,以“訂單接龍”的形式列出購物清單,生活必需品與鎮政府指定的超市、藥店對接。同步建立暖心服務隊,按居民需求配送。黨員志愿者24小時不關機,隨叫隨到。
小區劉爹爹患病多年,常年吃藥。小區封閉后,家里的藥品面臨不足,而且在當地的醫院、藥店都買不到。吳光華了解情況后,動員縣城的同事、朋友到各大醫院、藥房問詢,終于買到藥品。之后,又依托卡口執勤人員幫忙帶回。
每天吳光華的電話都會無數次響起,“有事找隊長,生活有保障”已成為小區居民的口頭禪。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