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麗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江蘇省南通市的基層社區工作人員、專業社工、志愿者們迅速集結。社工在一聲聲問候、一次次上門、各具特色的服務中,使幫扶更加精準有效,使關愛不斷升溫。
“社工+領軍人才”提供智力支持
南通市委黨校教授、今年49歲的梁棟是省社會工作領軍人才。疫情發生后,梁棟第一時間研究武漢疫情危機帶給南通的啟示。
梁棟在其撰寫的調研報告《武漢疫情危機對南通提高市域治理現代化水平的啟示》中提出,要盡早發現,系統治理,安穩人心,危中見機,狠抓落實。文章通過翔實的數據對比與分析,嚴密的邏輯考慮與建議,為南通市領導干部認識這些問題提供了一份很好的借鑒,切實發揮出咨政研究的作用。
疫情發生后,南通市民政局下發的《致全市社會工作者的倡議書》受到了包括梁教授在內的多位社工領域代表和社工機構的積極響應。南通市委書記徐惠民專門對梁棟的文章作出批示。
“社工+ 一老一小”把溫暖送上門
“藍天社工不僅送來了米、油、蔬菜等物資,還對我進行了義診等服務。”家住如皋市如城街道宗岱村的孫俊山老人行動不便,提起疫情防控期間當地社工多次上門對他提供的免費服務,老人直夸年輕姑娘小伙人不錯。
“疫情期間,我們根據南通市民政局的要求,在協助做好聯防聯控工作的同時,重點關注困境兒童、特困老人等特殊群體。”如皋市藍天樂益社會工作服務站負責人王建平介紹,針對老年人特別是分散五保老人和低保殘疾老人外出購置生活用品不便的情況,社工站發動社會愛心力量,籌集生活物資送上門,同時手把手教老人正確地佩戴口罩。
愛德基金會和南通市崇川愛德社會組織建設中心社工們聯合發起“一平米讀書角”,為南通市貧困兒童家里打造一個讀書角,提供學習桌、學習椅、護眼臺燈及其他相關的學習用品,目前已動員近10家愛心團體和社會組織參與,為近100名南通市貧困兒童上門安裝書桌,為疫情期間在家學習的孩子們打造了獨立的學習空間。
“社工+志愿”建立聯動機制
截至目前,南通市共有110個在民政部門注冊登記的社工機構和志愿組織聯動開展聯防聯控等志愿服務。為能呼吁和動員更多的力量加入進來,南通市民政局印發了《關于組建南通市專業社會工作者志愿服務隊的通知》,號召建立健全專業社會工作者與志愿者聯動機制,形成專業社會工作者引領志愿者、志愿者協助專業社會工作者的服務格局。
南通市如東縣賓山社工志愿者們從大年三十起,一直忙于疫情的防控。除了自發志愿在卡口輪流值守外,還有志愿者奔波于各個社區,配合轄區落實封閉式管理,宣傳關于防疫的相關知識,對一些私自開業的小商戶進行勸導。啟東市仁惠公益協會組織志愿者從本月開始參與社區防疫宣傳、聯系業主及核查人員信息;協助交警引導去上海的人員完成入滬健康登記,方便啟東入滬車輛快速進滬;協助當地疾控中心安裝滅菌燈、張貼防疫宣傳海報等工作。
南通各地近10家社工服務機構和心理協會紛紛開通心理咨詢服務熱線,為一線人員、隔離人員及普通民眾提供防疫資訊、情緒疏導等服務。南通市心理協會面向社會推出“面對疫情——我想對您說”的“每日一語”專項活動,協會資深專家羅雪蓮每周利用三個晚上進行個案督導,利用社區黨員冬訓課堂,通過網絡對社區各類人員宣講《疫情期社區居民的心身防護及心理調適》。南通海安惠心志愿服務社發起“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心理援助公益行動”,不到4小時,招募到志愿者48人,共接待求助者50多名。
考慮到社區工作者在一線經常忙得連頓熱乎飯都吃不上,南通市30余家單位發起“為基層抗疫勇士助餐”公益項目,在疫情防控最緊張的一個月為其提供有保障的餐食。共計籌集助餐善款超13萬元,由社工志愿者負責具體實施,為南通市轄區范圍內以及海安市共計77個社區單位送出愛心餐食6536份。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