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在宏
2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對當前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民政部門應進一步強化責任擔當,積極主動作為,用“五個強化舉措”推動各項工作落實,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民政力量。
強化社會事務服務舉措。一是加強婚姻登記機構防控指導。實行預約辦理登記,確保登記處不聚集人群,疫情防控期間不辦理婚前輔導、不舉辦集體頒證儀式。對于疫情較嚴重的地區,繼續暫停辦理婚姻登記業務。二是加強對重度殘疾人兜底保障。排查走訪因疫情在家隔離的重度殘疾人,并主動給予相關幫助。推進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城鄉標準一體化,將符合殘疾人兩項補貼政策的殘疾人及時納入保障范圍,確保“應保盡保”。三是加強殯葬服務機構規范管理。指導群眾簡化喪事流程,加強殯儀服務管理,疫情期間不舉辦集體告別等人員聚集形式喪禮。充分利用清明節等重要節點,宣傳生態文明殯葬推動移風易俗。
強化困難群眾兜底舉措。一是做好救助服務。通過簡化救助流程、快速啟動臨時救助、發放生活必需品和防疫物資等方式,切實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落實好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積極減輕因疫情產生的物價上漲對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帶來的影響。二是守好民生底線。組織開展“社會救助筑網兜底 全面小康一個不漏”專項行動,確保基本民生保障到位。對困難家庭開展經常性走訪排查,主動發現其生活困難,及時跟進實施臨時救助,確保“早發現、早介入、早救助”。三是鞏固好脫貧成果。實施提高城鄉低保標準和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標準,進一步鞏固兜底脫貧成果。強化“漸退緩退”“單人保”政策落實,將符合條件的困難群眾及時納入民政保障范圍,確保全面小康路上“一個不漏”。
強化養老服務管理舉措。一是規范養老機構管理。持續加強養老機構封閉管理,暫停接待走訪、慰問、探視的外來人員,暫停接收新入住和返院人員,減少防控風險。指導養老機構加強食品、飲水、用藥等安全管理工作。建立院內老人和工作人員每日晨檢、晚檢制度,定時監測體溫。及時掌握院內老人的身體狀況和心理狀況,發現異常情況要第一時間上報。二是指導居家養老服務。要在做好安全防護的前提下,著力解決獨居、行動不便、生活困難等老年人的助餐等剛需。要指導調動各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和政府購買服務的為老服務企業,廣泛開展居家養老線上服務。 三是加強困難老人關愛。依托村(居)委會及相關工作力量,采取針對性措施加強對老年人的疫情防控和服務保障。及時準確掌握居家老年人的實際困難,解決老年人在疫情防控期間生活難題。對疫情防控期間符合條件且提出尊老金申請的老年人,通過不見面審批等辦理方式,確保老年人社會福利有保障。
強化困境兒童關愛舉措。一是從嚴管控不放松。克服麻痹僥幸心理,繼續實行兒童福利機構全封閉管理。繼續暫停接待各類志愿服務和社會各界來院參觀訪問,禁止到兒童生活區域與兒童接觸。暫不開展兒童外出性活動和機構內集體游樂活動,織密織牢疫情防控安全網。二是及時關愛不放松。嚴格執行防護流程,規范開展兒童護理,保持兒童生活環境衛生。對因疫情導致基本生活出現困難的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綜合臨時救助、即時幫扶等措施,保障其基本生活。三是精準督導不放松。進一步壓實責任,把責任定崗到人。通過實地督導、暗訪檢查、電話抽查等形式進行督查指導,對發現的問題和薄弱環節限期整改,確保各項防控措施落實到位。
強化復工復產助推舉措。一是堅持分區分類指導。指導社區開展復工前企業和門店的摸排和登記造冊工作,實地督導提前復工企業消毒、防疫宣傳等工作。根據疫情防控應急響應的解除情況,有序開放福利彩票銷售,指導各類民政服務機構和窗口單位正常做好為群眾服務工作。二是落實疫情防控措施。加強對本轄區居民及外來人員的健康動態管理,以防疫情輸入;做好重點疫區封閉式管理社區的人員疏導、醫療救治、生活保障、心理慰藉等。三是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引導各類慈善組織、行業協會商會等社會力量力所能及地支持復工復產。指導即將踏上返程之路的人員,密切關注目的地城市的疫情防控政策,做好健康監測和醫學觀察工作。運用信息化手段,及時將分區分級差異化管控情況發送給外來人員知曉,最大限度減少因信息不對稱造成的不便。(作者系江蘇省淮安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