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孫彥川
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譜區居民方奶奶,因中風導致行動困難,不得不請護工,家庭經濟也陷入窘境。小桔燈社會公益創新發展中心的社工得知這一情況后,聯系社區和街道,幫她申請了社會救助和公租房,并鏈接志愿服務資源教她康復方法、幫她取藥。漸漸地,方奶奶身體康復,臉上的笑容多了。
小桔燈是青云譜區293家注冊社會組織中的一個。這些蓬勃發展的社會組織擅長以個性化的服務滿足居民需求,幫助困難居民獲得政府和社會救助幫扶,讓居民群眾有了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加強管理和扶持
讓社會組織“壯”起來
2012年,青云譜區民政局制定了《關于進一步加強社區、社會組織、社工“三社聯動”機制建設創新社會管理工作的意見》及配套文件,建立區社會組織扶持發展專項資金,每年撥付50萬元工作經費,對具有示范導向作用的公益性社會組織以獎代補,社會組織發展進入快車道。
2017年,青云譜區推出“青橙計劃”社會組織培育發展項目,面向社區社會組織提供黨建培訓、能力建設培訓、注冊指導和咨詢等服務,以及公益沙龍、學習參訪、社區服務創投大賽等活動。截至目前,已成功孵化24家社會組織,另有6家仍在孵化期,包括為老服務、未成年人關愛保護服務、助殘等領域的社區社會組織。現如今,全區所有社會組織都擁有活動陣地。多家社會組織成功申請了市志愿服務項目和區財政購買服務的小微服務項目。
三家店街道祥和社區老羅志愿服務隊,成立之初組織不健全、發展緩慢。經過孵化培育,該服務隊已在街道備案,管理更加規范,并增添了新鮮血液。他們建立攢積分換物品的機制,發動居民清理樓道垃圾和雜物,改善了社區環境。
徐家坊街道新豐社區社會組織聯合會注冊后,一度處于停滯狀態,負責人不懂運作,隊伍也不穩定。經過一年的孵化培育,該聯合會完善了組織架構,負責人學會了設計項目、發動志愿者、規范檔案管理等,為發展打下了基礎。第二年,該聯合會獲得區微公益項目資金2萬元,并爭取到更多資源支持。2020年,聯合會在區社會組織孵化培育項目評比中獲第一名。
加強黨建引領
讓社會組織“紅”起來
2015年7月,青云譜區民政局打造了社會組織黨建平臺——青云譜區小桔燈社會公益創新發展中心黨支部,為社會組織提供黨建指導、政策咨詢等服務,嚴把入口關,把符合條件的社會組織業務骨干發展為黨員;將黨建嵌入社會組織孵化、登記、變更全過程;編印黨課學習資料,借助小桔燈半年刊、微信群等平臺予以發布。現如今,在青云譜區社會組織黨委歸口和托底管理的59家社會組織中,已建立黨總支2個、獨立黨支部31個、聯合黨支部6個。黨員參加專題培訓的時長全部超過32學時。并且,有40多名流動黨員參加了該黨支部組織的學習教育。2019年,該黨支部總結的《小組織撬動大發展 大黨建開創新格局》案例獲評全國城市基層黨建優秀案例。
此外,該區還創立“益心向黨”紅色創投平臺,以社會組織黨組織為項目實施主體,公開推介公益項目,吸引機關、社區(村)、“兩新”基層黨組織參與項目眾籌,整合公益力量參與基層社會治理。在2019年6月舉辦的眾籌活動中,青云譜區社會組織打造的失獨家庭幫扶、低保家庭關愛等民生領域的11個項目共籌集了38.4萬元公益善款。2020年5月,青云譜區開展黨建引領市域社會治理“點亮桔燈”項目行動,全市16家具備條件的社會組織聚焦群眾需求申報了36個項目,政府購買服務項目資金約87.3萬元。2021年,區里還探索設立了“紅色創投基金”,作為基層黨組織服務群眾專項經費,由區財政提供300萬元的專項資金。
加強激勵保障
讓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治理的“爐火”旺起來
青云譜區鼓勵社工人才成立社會組織,鼓勵有號召力和專長的居民、志愿者加入社會組織,壯大隊伍。截至目前,該區每個街道、鎮至少引進了3家專業社會組織,96%的社區至少培育孵化了10家社區社會組織。全區293家注冊社會組織中,有56家公益性社會組織,另有在街道備案的社區社會組織836家。這些社會組織積極撬動社會資源,全方位、多層次回應居民需求,并協助社工開展社會服務,南昌縣生米鎮的小偉就是其中的受益者。
幾年前,小偉因實施電信詐騙被批捕。經江西洪宇社會工作服務社調查,得知小偉5歲時父親意外去世,兩年后母親改嫁,再后來爺爺也患病,家里沒了經濟來源,小偉為生活所迫才實施詐騙。該服務社的社工根據調查結果出具調查報告和建議后,檢察院作出了附條件不起訴的決定,并通過檢委會為小偉申請了3萬元社會救助金。“我們對小偉做了6個月的幫教,并協助小偉從民政部門申請了低保。現如今,小偉已經是江西省某大學的學生。” 江西洪宇社會工作服務社負責人何東說。
在此之后,江西洪宇社會工作服務社結合青云譜區團委的相關項目,在社區、學校深入推進預防青少年犯罪和防范校園欺凌的工作。現如今,該服務社的項目已覆蓋整個南昌市,并輻射到省內其他地市和省外,其40%的項目經費來自政府購買服務。2020年,該服務社獲江西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和“洪城菁英”社會組織等榮譽稱號。
此外,區民政局還圍繞社會民生和群眾關切熱點,推行“黨建+公益”模式,精準對接不同人群的服務需求,實現了從“便民服務”到“特別定制服務”的飛躍。自2012年以來,全區累計實施了“點亮桔燈”關愛失獨家庭、“樂享夕陽 再出發”關愛孤寡老人、“我是城市新主人——關愛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益行動’隨遷老年人社區融入”等78個公益項目,共爭取到中央或省市福彩公益金800余萬元,惠及群眾5萬余人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