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忙碌在抗“疫”一線的民政人

時間:2020-04-27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路建英

  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機構和殯葬服務機構由于其特殊性,是疫情防控難點重點。如何加強這些機構的防控工作,記者近日連線部分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機構和殯葬服務機構,詳細詢問防疫期間工作情況,記錄忙碌在抗“疫”一線的民政人。

  沒有盡力而為,只有全力以赴

  “感謝黨!感謝政府!感謝諶家磯救助站的領導!感謝救助站的工作人員!謝謝你們!你們辛苦了!”1月25日晚,在湖北省武漢市從事保姆工作的楊桃英被雇主辭退。“封城”之下,舉目無親的她找到救助站,得到了妥善安置。

  “那時候身處疫區,說不怕那不現實,有點忐忑是正常的,每個人都會有這樣的情緒。但是只要按照規章和規范去執行,做好防護措施,就沒有必要過度擔心。”武漢市救助管理站辦公室副主任劉路坦言,他們在做好疫情防控救助管理常規工作的同時,重點對滯留在漢的困難群眾提供臨時救助、抽調精干力量參與殯儀服務綜合調度工作。

  當時,疫情發展迅速,疑似病人及確診病人逐漸增加,工作量也跟著逐步增加。“后來,還有一些因親人被強制隔離,孩子無人監護的也和我們聯系。”劉路說,那時工作人員不僅僅要面對工作方面的壓力,還有對疫情的恐慌。“每一個進站的對象都可能把病毒帶進來,都可能處在潛伏期,因為武漢就是疫區。”

  把救助對象及時送往定點醫院進行檢查,這項在過去很常規的工作,在疫情之下變得異常艱難。“醫療資源有一段時間非常緊張,導致原來很暢通的送醫渠道不那么暢通了。”劉路哽咽著說。

  “當時疫情形勢雖然嚴峻,但也是一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好時機。堅決不能讓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成為潛在被感染者或流動的病源。”武漢市救助管理站站長林小群表示,面對疫情,盡力而為是遠遠不夠的,更需要在科學有序防控基礎上做到全力以赴。

  “疫情期間,我站面臨受助人員多、身體情況復雜、管理難度大、危險性高、職工正常上班難等困難。但戰‘疫’中沒有任何一條戰線能夠置身之外。”林小群說,面對疫情,站內職工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守護著服務對象的健康;用自己的難舍難分,換來了受助對象的安全。

  寧可防大來小,不可疏而不備

  2月10日凌晨3點半,立春后的山東省濱州市街頭還帶著幾許寒意。濱州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員在把受助人員送到社區后返回救助站,經過一系列消毒防護后,回到了值班崗位。

  “在當時疫情防控緊張的形勢下,從9日晚上21時許發現這名流浪人員到把他安全護送回家,我們整整用了7個小時。”市救助管理站副站長劉飛鵬表示,疫情防控期間尋找街頭流浪乞討人員,并給予及時救助尤為重要。“希望通過每天‘白加黑’的巡查,為生活無著流浪乞討人員鋪就平安、溫暖的回家路。”

  “作為救助管理機構,因服務對象行蹤不定,多有慢性疾病且身體抵抗力低,增加了疫情防控工作難度。”市救助管理站站長呂景華坦言,市救助管理站和市未成年人社會保護中心是“一套班子、兩塊牌子”,當時站內還有6名困境兒童,防控工作更加嚴峻。

  “只有未雨綢繆提前謀劃部署,才能讓各項工作在快速高效的狀態下順利推進。寧可防大來小,不可疏而不備。”呂景華表示,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救助管理站通過早準備、嚴防控和全方位舉措,圍繞防范疫情擴散及交叉感染、做好服務對象生活物資保障、加強宣傳引導、維護社會秩序等方面進行周密部署,保障機構安全運行。

  劉飛鵬告訴記者,當時除了加強街面巡查力度,他們還借助公安信息系統及時查明流浪乞討人員身份信息及活動軌跡。積極協調醫養結合醫院作為疫情期間臨時代養觀察機構。同時,號召“圍巾媽媽(爸爸)”等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幫扶人幫助結對家庭做好防護。

  竭力當好服務群眾的貼心人

  為全面做好遺體處置工作,有效阻斷病毒傳播途徑,疫情初期,民政部向各地民政部門發出了勸導群眾從簡從快辦理喪事活動的要求,各地殯葬服務機構聞令而動、群防群控,制定“硬核”方案,形成了阻斷疫情傳播的強大合力。

  “您好,請停車配合我們測量體溫”“請登記一下個人信息和所辦業務”“請大家務必將我們的防控措施傳達給咱們的親朋好友,疫情期間,喪事簡辦”……疫情防控期間,河北省邯鄲市殯葬管理處殯儀館檢查點的工作人員不斷提醒前來辦事的群眾。

  “殯儀館是人群密集的公共服務場所,防控工作容不得半點疏忽。”邯鄲市民政局局長劉運嶺高度重視源頭防控工作,指導市殯儀館第一時間暫停遺體守靈、告別、祭祀等存在交叉感染風險的活動,科學制定疫情防控舉措。

  “想要得到群眾的掌聲,先要贏得群眾的心聲。疫情防控,我們每個人都是參與者,要做同行人。”邯鄲市民政局調研員邊峰告訴記者,為盡可能方便群眾辦理喪葬事宜,我們告知群眾辦理遺體火化業務需要提前預約,嚴格限制人數,并要求館內各設施消毒到位、引導服務到位、工作檢查到位,竭力當好服務群眾的貼心人。

  “起初,群眾對我們的做法頗有怨氣,不是很理解,但隨著宣傳和引導不斷深入,喪屬和群眾對殯儀館的做法表示理解。”邯鄲市殯葬管理處負責人孟毅說,通過廣播宣傳、懸掛警示標語、發放宣傳資料等形式,及時將疫情防控有關信息傳達到每位喪屬,做到了服務對象的需求在哪里工作就跟進到哪里,確保了防疫工作的有序開展。

  同時,為應對可能出現的新冠肺炎(含疑似)患者遺體處置工作,各地殯葬服務機構按照《殯葬服務機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患者遺體處置及疫情防控工作指引(試行)》,結合實際情況,制訂“硬核”方案。如邯鄲制定“五專一防護”防控措施,并舉辦應對新冠肺炎(含疑似)患者遺體防控處置應急演練等。

  想盡一切辦法購買防疫物資

  疫情初期,記者聽到最多的是“沒有防護服、84消毒液不夠了、75%酒精買不到了。”所有單位都在想盡一切辦法購買防疫物資。“我們搶購了100件一次性雨衣,暫時當防護服吧。”山東省惠民縣殯儀館館長石道友無奈地說。

  面對這樣的困境,山東省濱州市民政局局長張金梅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專門安排工作人員四處購買防疫物資。“那時,我們工作人員在廠家一蹲就是兩三天,為全市殯葬機構搶購酒精800斤、84消毒液4500斤、膠鞋350雙,發放防護服225套、手套10500副、口罩3500個,護目鏡110個,減輕了轄區殯葬服務機構防疫物資緊缺的壓力。”

  疫情面前,夜巡人、殯葬職工始終是救助管理機構和殯葬服務機構疫情防控中最可依賴的專業力量。面對疫情,他們沒有退縮、沒有恐懼,而是用責任、真誠和愛心守衛著服務對象的安全與尊嚴。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民政人的身影。面對疫情,還有許許多多的民政人日夜堅守,履職盡責、勇挑重擔、逆行而上,在不同崗位上為阻擊疫情默默奉獻,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堅實保障。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4.27)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