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社會組織助力脫貧攻堅行動暨2019年天津公益行啟動 周曉明 攝
本報訊 (記者 高一村 通訊員 杜 娟) 9月8日上午,“聽黨話 跟黨走”天津市社會組織助力脫貧攻堅行動暨2019年天津公益行在天津大禮堂啟動。活動旨在展示天津市社會組織助力脫貧攻堅行動的成果,呼吁更多的社會資源投入到脫貧攻堅中來、推進對口支援的深入開展。民政部黨組成員、副部長詹成付,天津市副市長康義出席啟動儀式并致辭。
詹成付指出,天津社會組織全面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踐行總書記脫貧攻堅號召,落實“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引領天津市各界人民發揚互幫互助精神,助力脫貧攻堅,幫助欠發達地區沿著共同富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意義重大,成效顯著。他希望天津市善始善終把活動做好。第一,參加脫貧攻堅行動的社會組織要講誠信、守承諾,不管是捐贈物資、資金還是服務,一定要兌現初心。第二,物資接收方要講規矩,嚴格按照慈善法和脫貧攻堅有關政策紀律的要求,尊重來自天津社會組織的愛心,不能挪用更不能貪污,要真正把有限的物資、資金和服務用于脫貧攻堅之中,讓人民群眾得實惠。第三,天津市有關部門要加強對此次活動的監管,也歡迎社會輿論包括媒體加強對活動的監督。天津市社會組織登記管理機關要主動做好需求和供給的連接,搭好服務平臺,使社會組織和需求方實現無縫銜接。
康義在致辭時說,脫貧攻堅已經進入決戰決勝時刻。天津將在民政部的指導支持下,進一步樹牢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充分發揚津沽兒女樂善好施、扶危濟困、崇德向善的優良傳統,廣泛動員社會組織聽黨話、跟黨走,引導社會組織發揮自身優勢,全方位參與津甘兩地對口協作,因地制宜開展靈活多樣的扶貧協作項目,不斷激發脫貧致富內生動力,讓人民群眾擁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甘肅省政府辦公廳副秘書長祁建邦表示,天津社會組織盡銳出戰、奉獻愛心,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廣泛開展了一大批公益慈善項目。甘肅將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更好推進甘津扶貧協作高質量發展,變扶貧協作為長期合作,確保如期實現脫貧攻堅目標,造福甘津兩地人民。
天津天士力公益基金會秘書長葉軍代表天津社會組織發言說,今年5月赴甘肅省慶陽市鎮原縣對接扶貧項目,行程1100公里,深感津甘兩地對口幫扶的合作領域還有很大潛力。黨有號召,社會組織有行動。今后,天津社會組織將再接再厲,充分發揮自身專長和優勢,落地更多扶貧幫困項目,與黨和政府同心同德,為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作出更大貢獻。
據不完全統計,自2018年以來,天津市共有400多家社會組織積極投身東西部協作扶貧工作,投入扶貧項目資金及物資折合約4.42億元,涉及產業扶貧、教育扶貧、健康扶貧、文化扶貧、消費扶貧、志愿服務、異地扶貧搬遷等諸多領域,足跡遍及河北承德、甘肅慶陽、新疆和田、西藏昌都、青海玉樹等貧困地區。
天津市民政局積極為扶貧項目供需雙方搭建平臺,通過多層面、多輪次的扶貧工作部署會、推動會,項目推介路演、對接洽談、實地考察等多種方式,為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提供全程指導和服務保障。為了推動扶貧幫困工作往深里做、往實里做,9月初,天津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吳松林率工作人員深入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田地區考察“三區三州”對口幫扶工作。市民政局副局長兼天津市社會組織管理局局長劉麗紅帶領20余家社會組織赴鎮原縣進行對口幫扶項目對接,落實扶貧項目66個,公益幫扶資金1617.03萬元。
在啟動儀式上,天津市11家基金會向鎮原縣對口幫扶醫院捐贈14輛醫療救護車,59家基金會現場展示了與鎮原縣的簽約扶貧項目。
(來源:中國社會報2019.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