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發揮民政兜底保障作用
福建省圍繞“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主題召開首場新聞發布會

時間:2020-05-19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區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訊(通訊員?陳晨)?今年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也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之年。日前,福建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系列主題首場新聞發布會,圍繞“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決戰脫貧攻堅”相關情況進行介紹。

  探索提出“3866”工作機制

  為切實發揮好兜底保障作用,福建省民政廳圍繞織密民生兜底保障網出臺了一系列舉措,并于近日聯合省財政廳印發了《關于開展特殊困難群體幫扶服務試點工作的通知》,明確在福州市、三明市,長泰縣、晉江市、涵江區、政和縣、上杭縣、霞浦縣等“2市6縣”開展為期一年的特殊困難群體幫扶服務試點工作,探索提出“3866”工作機制,旨在加快構建以基本生活救助、專項社會救助、急難社會救助為主體,社會力量參與為補充的分類分層幫扶服務體系。

  據了解,“3866”工作機制中“3”指的是包括低保、特困人員、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等兜底保障對象在內的三類幫扶服務對象;“8”指的是生活救助、急難救助、醫療救助等八項幫扶服務,兩個“6”分別指的是遵循摸底、建檔、審批、救助、服務、監測等六個步驟和加強組織領導、部門協同、審批改革、資金籌措、督促指導、宣傳引導等六個方面保障措施。

  此外,福建省民政部門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老區蘇區扶建,省民政廳、省扶貧辦聯合印發了《陽光“1+1(社會組織+老區村)牽手計劃”行動方案》,引導動員1000家社會組織與1000個老區村結對共建共發展,圍繞老區村“紅色”與“綠色”兩大特色優勢,重點從發展特色產業、完善基礎設施、培訓致富帶頭人、搭建產銷平臺等方面發力,采取優勢鏈接、項目互推、長期合作的方式,幫助雙方實現共同發展壯大的目標,并推動建立促進老區蘇區持續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截至目前,全省已有1036個社會組織與1110個老區村牽手結對。

  建立防止返貧機制

  防止返貧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扶貧工作的重要任務。針對部分貧困戶脫貧基礎不夠牢固,可能因病因災返貧的現實情況,福建省去年在全國率先開展建立防止返貧機制探索,近期,該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正式印發了《關于建立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的實施辦法》,通過防止返貧的機制,多措并舉,千方百計做到“一個不少、一戶不落”,確保全面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任務。

  加強動態監測,鼓勵農戶通過“一鍵報貧”信息平臺、扶貧服務熱線電話自愿申報,同時,通過每月組織鄉村干部走訪排查、相關部門專項篩查等方式,實行“日匯總、周核實”制度,及時發現易返貧農戶,將其列為監測對象。

  同時,該省實行單列管理,對監測對象實行分戶建檔、單獨造冊,錄入全國扶貧開發信息系統在線管理,并推動職能部門數據共享,確保扶持政策及時有效落實。

  強化重點幫扶,選準配強幫扶干部,每月至少入戶走訪一次,每季度分析幫扶成效,并確定一位本村黨員創業致富帶頭人結對幫扶;適當開“小灶”,優先安排財政專項扶貧發展資金,集中力量從產業、就業、社會幫扶、扶志扶智等方面給予重點幫扶。

  實行兜底保障,強化綜合性社會保障措施,全面落實特殊貧困人口兜底保障政策,符合條件的及時納入低保范圍,實施延保漸退政策,確保做到應保盡保。

  助力貧困戶發展增收

  新冠肺炎疫情對貧困戶發展生產造成的影響,主要表現在農產品銷售不暢、價格下行、資金回籠慢等方面,對此,福建省多項措施幫助貧困戶發展生產增收。

  為加強對貧困戶發展生產的服務指導,該省組織11.17萬名黨員干部與貧困戶開展“一對一、手拉手”結對幫扶,幫助11.3萬個貧困戶完善生產發展計劃,組織3.26萬名農技干部進村入戶開展技術服務指導,幫助貧困戶聯系代購種苗種畜禽等生產物資,有效保障貧困戶發展生產需要。

  同時,該省推動新型經營主體帶貧減貧,組織全省5246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通過土地經營權流轉、帶動務工就業、代銷農產品,與36085戶貧困戶建立利益聯結機制,通過龍頭企業的帶動幫助貧困戶發展生產、增加收入。

  針對貧困戶銷售農產品困難的問題,該省組織開展“以購代捐”“以賣代幫”等方式促進銷售,如屏南縣建設120家網店銷售農產品,輻射帶動500多戶貧困戶全部銷售完原來出現階段性滯銷的農產品。福建省農業農村廳還組織開展“縣長帶你買好貨”等網絡直播活動,積極緩解農產品滯銷問題。

  此外,該省還將根據疫情對貧困戶發展生產的影響以及貧困戶發展生產的實際需要,采取更加靈活,更有針對性的措施來扶持貧困農戶發展生產,促進增收,穩定脫貧。

  (來源:中國社區報2020.5.19)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