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把低保認定變成一道計算題

時間:2020-11-02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胡群 通訊員 溫振偉

  靈活就業人員工資確定難、家庭財產收入衡量難,沒有標準,工作人員只能自由裁量,這些問題,歷來都是低保對象認定的難題。在江西省龍南市,民政局通過確定勞動力系數、建立詳細核算指標和創新收入核算方法,把低保認定變成了一道計算題。

  家庭收入設置了一個勞動力系數

  “家庭收入核算是低保制度的基礎工作。但是,打零工、做小生意、擺攤修理、人力搬運、家政服務等非固定從業人員,根本無法提供有效的收入證明,就算是問到了,群眾的認可度也不高,這給低保認定工作帶來了很多不確定性。”龍南市民政局居民家庭經濟狀況核對中心工作人員李文霞告訴記者。

  龍南市民政局探索制定的收入核算辦法,對于沒有相對固定工作地點、時間的打零工者以及沒有務工的人員,采用勞動力系數計算法,以市最低工資標準1470元為核算基數,根據群眾的年齡、殘疾程度、健康程度及勞動技能等,確定相對應的勞動力系數,計算出各類人員的月最低工資。

  “我們按0-1.5不等的檔次來設定勞動力系數,按照患有慢性病、普通殘疾、重大疾病及重度殘疾等進行打分。譬如50歲以下有固定工作的男性健康勞動力系數按1.5計算,他的月收入即為2205元;45歲以下患有慢性疾病的女性勞動力系數按0.6計算,她的月收入為882元。” 李文霞進一步解釋。

  記者看到,一份《農村困難群眾家庭經濟狀況核查表》上設置了基本信息、健康狀況、就業情況、耕地資源、林地資源、家庭財產等多項固定指標與靈活指數。民政工作人員入戶走訪時,通過對這張表格上的各項指標進行打分即能清晰界定該戶的貧困狀況,按照指數值的高低作為是否符合納入低保救助的參考。

  “我們實行10分制,一般情況下各種指標的綜合得分超過9分即可考慮納入低保救助范圍。”李文霞介紹。

  “收入核算與指標核算體系的明確設置,使很多以前無法計算的項目,現在可以量化打分,解決了部分群眾瞞報虛報收入情況,為救助申請人提供收入依據,從而解決以往對象認定不精準,收入核算難等問題,為陽光救助、精準幫扶奠定了基礎。”龍南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鐘太星如是說。

  是否吃低保,代入公式算一算

  2019年12月,里仁鎮新里村村民廖某提出低保申請,但無法準確申報收入情況。工作人員入戶調查時發現,廖某與配偶均已超過60歲,孫女10歲,兒子離異在外務工。工作人員按照其家庭情況結合公式計算:兩位老人年滿60歲和孫女未滿18歲收入計入“0”元,兒子為靈活就業人員勞動力系數為“1”,計入1470元,兩者相加除以家庭人口4人,得出家庭人均月收入為367.5元,確實低于當時的最低生活保障標準385元。

  然而,廖某還有2個外嫁女兒,她倆家庭均是一家三口,無重大剛性支出,夫妻倆的工資按市最低工資標準乘以2人計算即為2940元,她們每個家庭人均月收入即2940元除以3為980元,高于最低生活保障標準385元,具有贍養能力。

  根據《江西省最低生活保障操作規程》規定,按照法定贍養、撫(扶)養人家庭人均收入高出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部分的30%除以被贍養、撫(扶)養人總數計算兩位老人的贍養費。2個女兒的家庭人均月收入即980元,贍養人家庭人均收入高出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部分的30%,即(980-385)×0.3為178.5元,得出2個女兒給兩位老人的贍養費即178.5×2為357元。加上共同生活的兒子收入,該戶人均收入為456.75元(老人贍養費357元和兒子務工收入1470元相加除以4人),高于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其家庭目前又無重大剛性支出,當場告知廖某“不符合低保條件,不予受理”。

  “之前,評定低保對象主要是依據工作人員對困難家庭情況的描述,容易出現裁量不精準的現象,現在將申請對象的各項條件指標折合成相應的指標系數。同時,結合贛州市社會救助綜合管理服務系統對申請對象家庭情況進行綜合分析,增加了科學性和公平性。”龍南市民政局社會救助辦負責人唐素芹告訴記者,如今開展低保救助工作比以往更加順暢,精準度和可靠度大幅度提高。

  群眾更信服算出來的結果

  “他們家和我們家差不多情況,怎么他們有低保,我們沒有。”“你看我們家兩個近八十歲的人獨自生活,干不動農活,生活困難,給我們點低保吧。”“我是殘疾人,怎么不評我,你們要管一管。”唐素芹入戶走訪時常常會聽到這樣的聲音。

  “過去,常常會有群眾反映低保問題,現在實施指標核算后,誰能享受低保,誰不能享受低保,所有情況一目了然,群眾自然心服口服。”唐素芹告訴記者。

  城市社區管委會金都社區居民陳某,因丈夫病故,獨自帶一個上學的兒子廖某,家庭缺勞力且教育支出大。2009年6月,民政局按程序將母子倆納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范圍。廖某2019年9月畢業后在本市務工,陳某賣腌的咸菜,一家生活好轉,按照政策將退出低保范圍,可陳某十分不解。

  “按照最低工資標準套用公式,您兒子為靈活就業人員,其勞動力系數為1,月收入為1470元,您本人1973年出生,為46歲以上普通勞動力,系數為0.7,即:1470×0.7,為1029元,收入相加除以2人,家庭人均月收入為1249.5元,明顯高于目前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標準705元。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已根據實際情況將你們家列為今年年底延退對象。”唐素芹耐心地向陳某解釋。

  “要不是民政局工作人員給我解釋、說明,我還一直不理解為什么要退出低保。”陳某感慨地說。

  “我們以楊村鎮為例,通過問卷形式進行入戶走訪,獲取數據后使用指標體系進行認定,共退出低保對象208戶999人,同時對認定和退出對象進行公示,接受社會監督和工作人員評價,至今未收到該鎮關于低保取消所引發的信訪。”唐素芹介紹,2017年以來全市社會救助信訪量呈逐年下降趨勢,這也從側面證實了指標體系的合理性。

  “下一步,我們還將根據貧困群眾的實際情況以及后脫貧時代的兜底形勢,充分考慮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形勢,持續跟進完善指標體系。”鐘太星介紹,未來計劃將之嵌入贛州市社會救助綜合管理服務系統,把農業生產各步驟、農產品市場、勞動力市場、土地轉讓、林業資源利用等涉及收入的環節,通過量化一并納入系統的數據采集和分析范圍,解決單純依靠收入核查難以全面覆蓋、有效覆蓋的短板,進一步提高救助的精準率。

  統一的計算方法讓龍南市民政局在低保認定過程中更易操作、認定對象更加精準,打通了群眾意見大的梗阻障礙,有效地助力了脫貧攻堅兜底保障工作。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11.2)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