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民政廳黨組書記、廳長 張冬云
7月1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回顧了一百年來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開辟的偉大道路、創造的偉大事業、取得的偉大成就,莊嚴宣告“我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正在意氣風發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精辟概括了偉大建黨精神,深刻闡述了以史為鑒、開創未來的“九個必須”根本要求,向全體中國共產黨員發出了在新的趕考之路上努力為黨和人民爭取更大光榮的偉大號召??倳浀闹匾v話振聾發聵、激蕩人心,作為民政事業發展的經歷者、參與者、見證者,在新的趕考之路上,我們要堅持問題導向,在自我革新、干事創業、不懈奮斗中,不斷錘煉政治素養、不斷堅守人民情懷、不斷提升能力水平、不斷強化使命擔當,努力以實際行動向黨和人民交出一份無愧于時代、無愧于歷史、無愧于全省人民的民政答卷。
第一,要有信仰,堅持鍛造過硬政治品格。牢固樹立民政部門首先是政治機關、民政工作首先是政治工作的理念。要堅持把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走進思想深處,深刻理解習近平總書記的人民情懷、家國情懷、天下情懷,深刻領悟習近平總書記的崇高信仰、擔當精神、價值追求,既感受真理的力量,又感受人格的力量。要“吾日三省吾身”,對照檢查自己的言行,及時校準思想方位,勇于改正缺點錯誤。要堅持開展黨性鍛煉,嚴肅黨內政治生活,自覺接受黨和人民的監督,在實際工作中充分發揮黨員干部帶頭作用。
第二,要有情懷,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民政部門做的都是直接為民服務的好事善事,彰顯的是道德,踐行的是仁愛,體現的是情懷。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孺子牛、拓荒牛、老黃牛的“三牛”精神,“民政為民、民政愛民”的工作理念,最能體現民政人的價值體系。我們不是“官”,是黨交付給我們的民政事業的踐行者、落實者,是把黨和政府溫暖帶給困難群體的傳遞者。要厚植為民情懷,把自己當成群眾的貼心人、百姓利益的維護者,及時回應解決、向黨委政府反饋群眾的“急難愁盼”。要勤政務實服務,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以及省委、省政府關于民政工作部署安排,完善制度設計、推進改革創新、提升工作效能,將為民情懷體現在履職盡責、做好本職工作的實效上。要堅持走群眾路線,深入民政服務機構和服務對象,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多些隨機走訪、少些“固定路線”;多靜下心來解剖麻雀,少些浮光掠影、走馬觀花。
第三,要有格局,堅持心懷“國之大者”。格局決定未來,也決定著一個人、一個單位有怎樣的作為和成就。這種格局,體現在自信上。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為機構改革后的民政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們做的是筑牢基層社會治理根基的政治工作、構建基本公共服務體系的社會保障工作、培育新經濟增長點的補短板工作,我們從政治、經濟、民生多個維度,都能夠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這種格局,體現在胸懷上。在事業發展上,我們海納百川、兼收并蓄、開放交融,心懷“國之大者”,主動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改革穩定大局,逐步樹立養老、殯葬等行業管理的大思路,逐步培育養老、康復輔具產業資源整合、成本效益的大概念,逐步擁有造勢成事的大氣魄。在機關文化上,我們凝心聚力、襟懷坦蕩,少一些推諉扯皮、相互指責,多一些包容合作、相互謙讓,時時處處、在上在下維護單位的形象與尊嚴。這種格局,體現在涵養上。要正確處理好公與私、義與利、苦與樂、得與失的關系,多一些情懷、少一些情緒,多一些抱負、少一些抱怨,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第四,要有能力,堅持錘煉扎實本領。要勤學。民政工作點多面廣、龐雜繁復,我們單獨一項業務,比如養老、兒童福利、慈善事業,拎出來就是一個組織嚴密的獨立單位才能完成的工作。民政多個業務領域交叉、多個知識體系重疊,于民政干部來說,必須樹立“堅持學習、終身學習”的理念,既向書本學,又向實際學;既向群眾學,又向模范和同事學,成為能獨當一面、有看家本領的“專家型人才”。要講究打法。(下轉2版)(上接1版)堅持系統觀念,用系統精準的工作方法推進工作,抓得住實質,看得清本質,找得出問題,拿得出措施;要學會協同借力,如積極尋求“一老一小”事業與慈善事業的結合點,形成雙贏、多贏的局面;積極尋求民政服務設施與城市更新的結合點,盤活閑置公共資源等,我們都可以拿出切實可行的舉措。要實踐。實踐是培養干部的有效途徑,鼓勵干部到基層一線經風雨見世面,在急難險重任務中鍛煉提高,多經歷一些大事要事、急事難事,多點“熱鍋上螞蟻”的經歷,才會在歷練中變老練,遇事不慌、處變不驚。要增強執行力。強化執行意識,決策制定后,要樹牢執行力高于一切的理念;增強執行能力,每一層級的干部,都要立足本職,做到“掌握好政策、領悟好內涵、統籌好力量、把握好節奏”,提高民政政策執行的整體效能。
第五,要有作為,堅持勇于擔當抓落實。有為才會有位,有位更要有為。要主動謀事。無論我們在民政的什么崗位、任什么職務,都要始終懷著大愛之心、愛民之心,始終帶著溫度、感情,政策制定再精準一點、保障措施再細化一點、服務傳遞再主動一點,始終站在人民群眾的角度,以我們的“辛苦指數”換取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要激情干事。把工作真正當成事業干,把辛苦當成人生的財富,把爭先干好當成責任。懈怠是一種致命的“慢性病”,像溫水煮青蛙一樣消磨人的意志,任由精神懈怠,就會滋生驕氣、形成惰氣、帶來暮氣。認真工作、對抗懈怠,最大的受益者是自己。黨和人民給了我們這樣一個平臺,給了我們一個干事創業的地方,我們要倍加珍惜、砥礪意志、激情干事。要努力成事。干成事,就是要把好事辦好,把實事辦實,讓藍圖變成現實。要始終懷著重任在肩的使命感,腳踏實地不漂浮、埋頭苦干不張揚,做任何事情力求精益求精、盡善盡美,讓自己經手的每一件事,都貼上“精品”的標簽。
第六,要有敬畏,堅持守牢底線不逾矩??档抡f,“有兩樣東西值得我們仰望終生,那就是頭頂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準則”。要敬畏黨紀國法,把法紀挺在前面,制度面前沒有特權,絕不涉足違紀違法;要敬畏人民群眾,人民群眾蘊藏著無窮的偉力,人民最可敬也最可畏,絕不凌駕于人民群眾之上;要敬畏權力,努力為黨和人民掌好權、用好權,絕不辜負黨和人民的信任和賦權;要敬畏同事,容人容言容事,有度量有氣量,絕不嫉賢妒能、作對較勁;要敬畏家人,絕不破壞我們心靈的“避風港”、事業的“加油站”。
跨越百年,初心不改;邁向復興,使命在肩!讓我們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砥礪前進、奮發有為,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建設新階段現代化美好安徽作出新的民政貢獻!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1.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