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最值得托付的方院長

時間:2020-06-05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閆 潔

  14年前,43歲的方慶珍走進了占地25畝的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區大圩鎮敬老院。從那時起,這里的老人就是她最深的牽掛。

  “要干就要干好!”

  方慶珍是個愛說愛笑的爽快人,30歲出頭就當選村委會主任,風風火火地干了6年,最后因愛人反對,辭職去做了中國人壽保險公司大圩農網部經理。她干啥像啥,最多的一個月有13000元的獎金,平均每個月都能有5000多元的收入,在當地可是個了不起的女人。

  2006年底,她的事業正紅火,在村里蹲過點的鎮領導找到她,一是看中她的能力,二是見過她伺候家里爺爺的情景,正好鎮上敬老院合并擴建,原有的兩位院長快退休了,所以希望她能擔任新建敬老院院長,月薪880元。何去何從,方慶珍的內心是矛盾的!兩個孩子上大學正需要錢,這是十分現實的問題。可見過敬老院里的老人后,她就總想起家里的爺爺,一連數天都失眠。幾天后,鎮黨委書記再次動員她,方慶珍忽然覺得,人生也許就是這樣,不同的階段總會有不同的使命,她下定決心去嘗試,而且“要干就要干好!”

  上任的第二天,就是搬遷入住新院,86位老人正式成為她的責任。方慶珍給自己的定位是“班主任”,老人們是“小學生”,碰到調皮不聽話的“學生”,要善于引導、發現閃光點;發現不講衛生、不講文明、不合群、搞小團體等壞毛病,要堅決批評改正。她像照顧自己爺爺一樣細心照顧院里老人,讓他們能安度晚年。

  作為管理者,方慶珍深知自己業務上的不足,她吃住在院里,抓緊一切時間充電,帶領員工一起學習老人心理撫慰、醫療保健、護理醫學、思想工作等方面的知識,同時,不斷完善和規范敬老院管理工作,讓大家有章可循,她自己以身作則、獎懲分明,很快帶出了一支高素質的服務隊伍。院里老人的精氣神也一點點提高,設置了“好院民”“好房間”的評選標準,成立了娛樂小組、書法小組,引進各類演出、不定期放電影,和學校結對讓老人們和孩子們一起享受天倫之樂……2011年,敬老院成立了老年學校,老人們的勁頭更足了,表演的節目多次獲表彰。

  “照顧老人再仔細都不為過!”

  當一切都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時,2014年,方慶珍突發腦梗住院了。鎮領導考慮她的身體,準備把她調回鎮政府工作。可院里的老人舍不得她,幾十位老人聯名請求鎮政府“把我們院長留下來吧”,每天十幾通電話噓寒問暖,還不停地申請要來醫院探望。最后,兒媳婦說:“讓媽媽回去上班吧,要不她魂都沒了。”兒子叮囑她:“悠著點啊。”

  2014年底,包河區政府投資1500萬元對敬老院進行升級改造。重回崗位的方慶珍,一有空就在工地上轉悠,提出了很多合理建議。因為排水問題,她多次找到附近村民溝通解決。用院里老人的話說:“三年工程結束,我們院長也老了十歲。”

  方慶珍從不標榜自己如何無私如何奉獻,她覺得“舍小家為大家”的說辭太過偉大,這就是一份普通的工作,可能面對的群體稍微有些特殊,但是一切都是值得的。

  2017年,院里40多位享受拆遷安置的老人要和親戚回家了,有的老人在辦手續時拉著方慶珍的手失聲痛哭,有的給她送來了錦旗,還有2位跑回了敬老院,方慶珍也是放心不下,“回去的時候都好好的,不知道他們生活上習不習慣、記不記得按時吃藥、有老年癡呆的有沒有人陪、一個人在家會不會多喝酒……”她時不時打電話問候,有空就去小區探望,端午節租輛車把大家都請回來一起過節,每次大家都是又哭又笑,緊緊地拉著她的手不放開。

  隨后,其他鎮寄養的老人也陸續離開。目前,敬老院里只有26位老人,方慶珍特別自豪,“老人身體都可好了,80歲以上的就有16位,最大的88歲,平均年齡都有76歲。”院里現在有一個院長、一個醫生、一個護理員、兩個廚師、一個財務、一個信息員,白天每人包片完成清理工作,晚上2人一組輪流值班,要求檢查3次,重點看是否有人在室內抽煙、患有老年癡呆的人有沒有從床上摔下來以及有沒有忘記關電視的情況等,護理工作不能有一絲懈怠。方慶珍說:“年齡大了,意外隨時發生,以前院里有個大爺,我下班的時候還和我打招呼,沒想到晚上就說有點胸悶,等救護車來人就不行了,前后也就不到20分鐘。所以,照顧老人再仔細都不為過。”

  “等我們沒了,你再走。”

  今年初突發新冠肺炎疫情,院里從臘月二十九一直封閉到5月1日,方慶珍夸獎道,“老人們特別好,每天9點一起跟我做健身操或者跳廣場舞,吃完飯散散步,該玩什么玩什么,不吵不鬧特別配合。還特別爭氣,這期間沒有一例生病的,就是吃得太好,長胖的很多。”

  當院里的老人從電視上看到醫務工作者在一線奮戰的新聞時,也希望用自己微薄的力量為他們盡點心意。方慶珍立即在院內開展捐款活動并積極聯系包河區慈善協會,及時將19位五保老人和職工的5020元捐款送到包河區慈善總會,用于包河區抗擊新冠肺炎的工作。

  現在敬老院正在進行公建民營的改革,老人們對方慶珍說:“你多干兩年,等我們都沒了,你再走。”在老人心里,并不關心她是不是“優秀干部”“中國好人”“江淮最美民政人”,他們只知道,她是最值得托付的方院長。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6.5)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