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民政廳黨組書記、廳長 師存武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民政事業發展迎來重大機遇,民政工作的制度體系更加完善、發展環境更加優化、資金保障更加充足。與此同時,民政工作也面臨著嚴峻挑戰,特別是由于青海省特殊的省情實際,區域之間、城鄉之間、業務之間發展不均衡的問題日益凸顯。今年4月,省委、省政府出臺《關于加快推進新時代民政事業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站在新時代的歷史起點上,系統提出了做好新時代民政工作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總體目標和重點任務。《指導意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政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緊密結合青海經濟社會發展實際,旗幟鮮明提出了傾力打造新時代民政工作青海樣板的工作總基調,具有很強的思想性、戰略性、前瞻性和指導性,為民政工作攻克難點、把穩方向提供了有力支撐。
切實增強做好新時代民政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堅決扛起抓好《指導意見》貫徹落實的政治責任。深刻理解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的豐富內涵,準確把握民政工作的政治屬性、基本定位、重要職責和努力方向,從執政興國的政治高度,充分認識民政工作的重大政治意義,深刻領會做好民政工作事關民心向背、事關黨的執政基礎,切實增強做好民政工作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自覺把抓好《指導意見》的貫徹落實,作為堅守初心使命、厚植為民情懷、忠誠履職盡責的根本要求,奮力開創新時代全省民政工作新局面。
全面落實“四個更加”奮斗目標,打造新時代民政工作青海樣板。各級民政部門要積極探索新時代青海民政改革發展的新路徑、新模式,培育和發展符合省情實際的民政工作特色亮點和品牌樣板,全面構建與青海發展水平和群眾服務需求相適應的民政服務體系,著力打造貧困地區社會救助兜底保障的青海特色、高原地區社會服務綜合改革的青海品牌、民族地區創新基層社會治理的青海模式,全力推動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圓滿實現基本民生保障體系更加完善、基層社會治理體系更加健全、基本社會服務體系更加優化、民政兜底基礎作用更加鞏固的“四個更加”奮斗目標,切實發揮民政工作在社會建設中的兜底性、基礎性作用。
立足改革創新,深入推進“智慧民政、陽光民政、服務民政、幸福民政”建設。各級民政部門要堅持將改革創新作為推進新時代民政事業發展的強大動力,依靠改革思維和創新方法推動解決制約民政事業發展的各種瓶頸問題。全面構建資源整合、上下聯動、縱橫協同、信息共享,覆蓋省市縣鄉村的五級民政信息綜合服務平臺,大力發展“互聯網+民政”服務模式,打造“智慧民政”;全面推進民政領域政務公開,主動回應社會關切、接受社會監督,深入推進低保專項整治,推動民政工作公開透明、公平公正,確保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打造“陽光民政”;健全民政部門聯系基層、服務群眾的渠道和平臺,積極創新城鄉社區便民服務模式和機制,全面提升民政機關和城鄉社區的服務能力和水平,打造“服務民政”;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最大限度地滿足人民群眾多元化、多層次的社會民生、治理服務等需求,努力讓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打造“幸福民政”。
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交出打贏脫貧攻堅戰兜底保障的合格“民政答卷”。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委關于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各項決策部署,按照全省民政系統脫貧攻堅兜底保障工作視頻會議具體安排,全面開展民政社會救助兜底脫貧專項行動,健全完善“三類”困難群體監測預警機制,強力推動“四項”兜底保障政策落地落實,探索建立兜底脫貧、防止返貧和應對相對貧困人口救助長效機制,持續做好疫情防控期間困難群眾救助保障,進一步加大民政系統定點幫扶力度,統籌做好民政領域脫貧攻堅兜底保障各項工作,不折不扣完成脫貧攻堅兜底保障收官之年各項目標任務,確保全省貧困人口“應兜盡兜、應保盡保”。
堅持問題導向,破解和補齊全省民政事業發展的短板弱項。著力破解城鄉低保水平、救助保障政策、民生資金投入不平衡的短板問題;著力破解困難群眾救助幫扶、基層社會治理創新、基層民政力量薄弱的短板問題;著力破解民政服務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的短板問題,扎實推進民政系統項目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切實加強民政項目儲備,并積極協調納入國家、地方“十四五”規劃和專項規劃,爭取在項目立項、建設用地、資金投入等方面得到支持,解決好民政設施布局分散、運行不暢的問題。推進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改革,統籌城鄉養老服務設施建設,提升養老機構服務水平,健全完善基本養老公共服務體系,解決好養老服務發展水平不高的問題。依法依規指導做好村(居)民委員會換屆選舉工作,深入實施村“兩委”能力提升工程,持續推進社區減負增效和服務設施建設,深化村(居)務公開和民主管理,解決好基層社會治理效能不高的問題。大力推進殯儀公共服務設施和節地生態型公益性公墓建設,完善和落實節地生態安葬獎補辦法,穩妥推進殯葬服務綜合改革,解決好殯葬服務供給不足的問題。加大公益慈善、社會福利類社會組織培育扶持力度,積極推進政府購買服務,支持群團組織和行業協會商會、專業性協會、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社會組織承接政府轉移職能,解決好民政工作社會化程度不高的問題。
全面貫徹從嚴治黨要求,加強民政工作規范化、制度化、法治化、標準化建設。堅決落實全面從嚴治黨的部署要求,深入推進民政系統黨風廉政建設,不斷加大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整治力度,切實增強民政工作規范化水平,從健全制度、規范流程、提高素質、改善條件等方面入手,全面提高各級民政機關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真正把民政部門建設成為“為民解困”的優秀窗口。切實增強民政工作制度化水平,緊密結合民政領域政策盲點和短板弱項,加快社會組織管理、城鄉社區治理、慈善社會工作等領域的政策創制工作。切實增強民政工作法治化水平,全面梳理民政機關行政權力和責任事項,及時編制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全面推行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和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切實增強民政工作標準化水平,嚴格落實民政領域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抓緊制定養老服務、兒童福利、殯葬管理等亟須的基本公共服務標準,不斷完善民政基本公共服務標準體系。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