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間,我國民生領域投入力度不斷加大,各項民生指標不斷改善。2021年全國兩會召開在即,回首2020年全國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所列出的一項項“民生改善清單”是否已經兌現成老百姓的“幸福賬單”了呢?點擊視頻,一起來看!
全部摘帽!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
確保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是去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作出的莊嚴承諾。2020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去年11月23日,隨著貴州最后9個深度貧困縣退出序列,全國832個貧困縣全部實現了脫貧摘帽。這一年來,各地扶貧干部堅守崗位,與時間賽跑,書寫經得起歷史與人民檢驗的脫貧攻堅勝利答卷。
應兜盡兜!切實保障低收入和困難群體
我國絕對貧困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但低收入困難群眾仍將長期存在,2020年,面對疫情沖擊,國家提出加大基本民生保障力度,擴大低保保障范圍,對城鄉困難家庭應保盡保,將符合條件的城鎮失業和返鄉人員及時納入低保。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共有1936萬建檔立卡的貧困人口,被納入低保或特困供養范圍,實現“應兜盡兜”。基本民生保障水平實現穩步提升:其中城鄉低保4426.8萬人,低保標準同比增長8.6%和11.7%;城鄉特困人員477.7萬人,基本生活標準同比增長9.2%和12.2%。
養老金漲了!養老服務體系加快健全
2020年兩會上提出,全國近3億人領取養老金,必須確保按時足額發放。過去一年,我國養老金迎來16連漲,全國多地加快城鄉居民養老金待遇上調落地。同時,養老服務體系也在完善,截至2020年底,各類機構和社區養老床位823.8萬張,同比增長7.3%。部分地區發展“家庭養老床位”這種新型服務模式,通過定制“家庭養老床位”服務,南京的莊友懷老人家里安上了緊急呼叫器等多項智能設備,不但可以鏈接專業的養老服務,還有工作人員定期上門問診,相當于把養老院的床位搬回了家。
(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2012年3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