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用心點亮“回家”的路

時間:2020-08-26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韓延成

  我叫韓延成,就職于陜西省銅川市救助管理站。

  1984年,我脫下戎裝,來到當時的銅川市收容遣送站工作,一干就是36年。這些年,我在汗水中經受過磨礪,也在淚水中感受過真情,更在歡樂中感悟到救助工作的大愛。

  36年里,我走遍了銅川的每一條街巷,鉆過銅川的每一孔橋洞;聆聽過流浪乞討人員的心酸往事,看到過被救助者希冀的眼神,更經歷過無數個相擁的瞬間。正是這一個個故事、一個個眼神、一個個擁抱,才讓我在這個平凡而又特殊的崗位上堅守了下來。

  記得在2010年的冬天,一個零下十幾攝氏度的夜晚,我和同事在王家河街道巡查時,發現前方昏暗的路燈下,蜷縮著一名蓬頭垢面的長發男子。他衣衫破舊,嘴唇凍得發紫,裹著一條破毛毯不斷地發抖。上前問詢時,他“嗚嗚啦啦”無法說出一句完整的話,眼里充滿恐懼,拒絕我們靠近。我根據經驗,初步判斷他應該患有精神方面的疾病。我趕緊脫下身上的大衣給他披上,蹲下來慢慢和他溝通,等他懼怕的情緒有所舒緩,我們就帶他回到救助站,幫助他清潔洗漱,讓他吃飽,先住了下來。

  第二天一早,我們將他送到托養機構。經過30多天的治療,他的精神狀況有所好轉,但仍是問十句答一句,令我們無法準確獲得尋親線索。盡管如此,我仍然每月多趟往返醫院,不僅了解他的病情進展,更試圖從他的口音中捕捉一些有用的線索,希望能引導他恢復一絲絲記憶,好早日幫他找到家人。經過90多天的不懈努力,我們整合每一點信息,終于和他居住在礦區的家人取得了聯系。他年近花甲的哥哥說,弟弟從部隊復員后被分配到礦務局供應處工作,20多歲時,因情感上的變故,精神失常走失了,30多年杳無音訊。家里人一直四處尋找,90多歲的老母親早已哭得雙目失明,老人始終期盼著兒子能回來的那一天。

  我們馬上護送他回家。踏進家門,白發蒼蒼的老母親緊緊抱住兒子,不停地撫摸兒子的臉和全身,嘴里念叨著:“我的兒子,是我的兒子,回來了,回來了……在我有生之年還能見到你,我就可以放心地走了。”旁觀者無不落淚。

  忽然,老人向我跪了下來。我連忙扶起老人,心里五味雜陳,不知是心酸還是感動。30多年的尋親路,雖然走得曲折艱難,卻終是柳暗花明。

  這一幕,成為我心中珍藏的記憶。

  救助工作服務的對象都是弱勢群體,他們中有因家庭變故流落在外的,也有因尋親不遇、務工不著、被偷被騙、迷失走散等臨時陷入困境的。長期在外流浪、沒有著落的生活,使他們有的披頭散發、重病纏身,有的精神失控、行為失常,有的心理扭曲、性格怪異等等,這就要求我們救助工作者,要多換位思考,理解同情他們的處境,設身處地為他們著想,要把救助對象當作親人來對待。

  2013年夏天,我帶隊在北關街道巡查,發現一個9歲左右的小女孩踩在木箱上翻垃圾桶,我們上前詢問,孩子說她沒有爸爸媽媽,奶奶前幾天去世了,就只能自己來找吃的,除此之外,再也不愿意多說話。

  當時,我們就領她在街上挨家挨戶問詢其家人的下落,知情人說,這個女孩自幼被拋棄,被一個拾荒的老太太撿去撫養長大,老人去世后,就又一個人流落到街頭。我們把小女孩領回救助站,當時站里條件不是很好,我和愛人商量,暫時將孩子帶回家里住下。愛人給孩子梳洗,為孩子添置新衣服,培養孩子的生活習慣,無論上下班我都會帶著她,孩子也十分依賴我們。

  一個周末,我開車去單位,坐在后排的孩子用小手抓住我的胳膊,突然叫了我一聲“爸爸”!頓時,我感慨萬千,妻子激動得難以言表,在一旁偷偷抹眼淚。我暗下決心,一定要給孩子找一個好的歸宿。我們不斷聯系公安等部門尋找孩子的親生父母,卻一直沒有結果。一個月后,陸續有家庭表示想收養小姑娘,考慮到孩子以后的成長,我和愛人從中挑選出一個退休教師家庭,由他們收養小女孩。我萬般不舍地帶著領養人辦理手續,愛人給孩子整理生活用品,從衣帽鞋襪到閱讀書籍,我們想把自己所有的愛,為孩子一起打包帶走。分別時,孩子緊緊抱著我不愿松開,大聲哭喊著:“我不走,我不走,我不想離開你們!”那一刻,我的眼淚奪眶而出!孩子,無論以后你在哪里,這里永遠都是你的家!

  像這樣的事例,在我們的日常工作中還有很多很多。我從事救助工作36年,擔任救助管理站站長18個年頭,跟同志們一起幫助了8152名群眾,讓600多名流浪兒童在這里得到保護,幫助200多名長期滯留在站的精神障礙患者尋親成功,每年服務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2000多名。我苦得其所,累得其所,樂在其中,福也在其中。

  我在工作中做出了一點成績,黨和政府也給了我很高的榮譽。2019年我先后榮獲“全國民政系統勞動模范”“全國模范退役軍人”等稱號,這給了我很大的動力和鞭策。36年堅守在救助工作崗位上,我無怨無悔。

  多年來,我有一個心愿,希望有一天,社會上沒有流浪乞討人員,每個人都有著幸福的家,幼有所養,老有所依,那將是多么溫暖動人的畫卷!我堅信:有黨的正確領導,有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有社會各界的通力協作,有民政人的奉獻拼搏,這一天一定能夠到來!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8.26)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