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通訊員?李金霖?張慧麗?張?敏
近年來,山東省煙臺市萊山區濱海路街道世紀華府社區以服務拉近群眾距離,以管理凝聚組織力量,叫響了“紅心耀華府·陽光零距離”黨建服務品牌,連續7年被評為市級文明社區,榮獲2017年度省級最美志愿服務社區,在2019年、2020年全市文明城市測評中分別榮獲第一名和第二名。
構建“一張網絡”打通基層治理末梢
以300~400戶為標準,將世紀華府社區劃分為13個網格,38個樓棟黨小組,每個網格配備網格長、樓長、“雙報到”黨員、志愿者等工作力量,形成上下貫通、左右聯動的“社區—網格—樓棟—住戶”四級黨建網格管理體系。
“這些網格長、樓長很熱心負責,只要我們反映情況,他們就會第一時間來管。”72歲的社區居民王大媽深有感觸。“看到他們每天都這么辛苦,我們心里非常感動。”社區通過劃分責任區、開展樓棟項目“微認領”等方式,將市府辦、市商務局等10個“雙報到”單位下沉到樓棟精準助力社區治理。
在疫情防控期間,對社區4100余戶居民按照“不漏一戶、不漏一人”原則,開展了4次“地毯式”摸排走訪。做好居家觀察服務,發放2000余份《居家溫馨提醒》,公示樓長、網格員信息,一對一做好46名入境人員、470余戶外地返回煙臺居民的居家觀察服務,構建起了硬核精細的社區防控體系,為居民健康“保駕護航”。
激活紅色動力?社區治理水平顯著提升
社區黨支部夯實工作責任,凝聚居委會,業委會、物業公司、“雙報到”單位力量,在做好日常檢查督促的基礎上,主動介入,建立“紅心議事會”機制,及時與物業協調解決整治過程中的問題矛盾,形成了“齊抓共管、共同維護”的良好氛圍。抓實“紅心物業”黨建領航工程,通過有效行使人員建議權、資格審查權等,加強了黨支部對業委會的全面領導。“我們業委會也要擔負起監督黨員、凝聚服務群眾的職責,引導居民自治,良性互動,一起參與小區治理,打造安居樂業的小區和諧環境。”星海灣小區業委會負責人說。
加強黨員分類管理,針對離退休黨員、個體工商戶黨員、下崗失業人員黨員、退役軍人黨員等黨員群體,分類探索精準有效的管理模式。積極打造“退休黨員流動課堂”,對一些年老體弱、長期臥床在家的老黨員,每月開展1次互幫互學、上門送學、微信推學活動。開展以“設崗定責、奉獻社區”為主要內容的主題活動,引導個體工商戶黨員、下崗失業人員黨員、退役軍人黨員等通過競選政策法規宣傳員、社區活動引導員、社情信息收集員、文明新風示范員、矛盾糾紛調解員、環境衛生維護員等,培養社區建設力量,不斷提高黨員教育管理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開展“紅心領航聚合力,創益惠民暖萬家”社會組織公益創投活動,引入煙臺市蒲公英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國華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等專業社會組織開展文明勸導、心理疏導、修理修繕等社區服務。積極挖掘社區能人,孵化了社區“文明養犬協會”“紅心璀璨”舞蹈隊等一批社會組織和志愿隊伍。社區文明養犬協會共吸納離退休黨員、社會工作者黨員、退役軍人黨員等11人,通過張貼文明養犬公約、設置8處文明養犬箱、每月組織開展社區環境衛生清理等,充分發揮了居民參與社區治理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
整合服務資源?實現為民服務零距離
開辦“紅心社區大學”,積極對接煙臺市老年大學、煙臺市社區教育學院教師資源,讓社區居民在家門口享受到高水平教育資源。通過建立“紅心管理制度”,居民免費入學,但學期內必須參與1次社區公益活動,帶動居民參與社區治理。設置“微公益”社區禮遇卡,推行“愛心”積分銀行制度,居民參與志愿服務時長可累計兌換小禮品,增強社區居民的服務熱情。開展“紅心1+1”常態化志愿服務,建設“紅心365”微信線上服務平臺,實現群眾線上點單,“紅心服務聯盟”成員單位線下接單,社區上門服務的“閉環機制”,累計收集、反饋、解決群眾需求114項。
今年,世紀華府社區舉辦了“我是黨員我帶頭,助力創城在行動”“紅心華府,紅色傳承”“安康端午”鄰里節等主題活動30余次,近期結合社會熱點開展了“文明就餐、杜絕浪費——我是黨員我承諾”活動,營造了浪費可恥、節約光榮的良好氛圍,受到了群眾的一致贊揚和好評。
(來源:中國社區報202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