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長春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民政工作關系民生、連著民心,是社會建設的兜底性、基礎性工作。”2017年,我有幸成為湖南省懷化市民政局的一名干部。在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指示的過程中,我深切體會到民政黨員干部要站穩群眾立場,多為群眾想事、多為群眾謀事、多為群眾做事。三年多來的實踐,也讓我對如何做好民政工作有了一些思考和體會。
主動幫一幫,多做做力所能及的事。2019年12月,通道侗族自治縣偏遠鄉鎮的一位老人來到局里,稱得了重病,花了很多錢治病,現在生活困難,要申請救助。我跟他解釋,如果申請臨時救助,要先到業務科室審核醫療費用發票等資料,符合條件的領取表格,到縣里簽完意見,再找局領導簽字。為做好這件事,我陪著他到業務科室去審資料。過了半個小時,業務科室工作人員找到我,說老人看病確實花了不少錢,但2019年度只是一些零散的費用,總額沒有達到申請臨時救助的額度,按政策不能救助。老人得知后,不停地跟我訴苦,說眼看著就快過年了,病情還需藥物維持,咋辦呢?看著老人的無助,我立即停下手中的活,打電話聯系縣民政局,得知老人無兒無女,還未滿60歲,雖然納入了低保,但因病家庭確實困難。我便把詳細情況向局領導作了匯報,為老人聯系到慈善組織給予救助。領到救助申請審批表后,我留下了老人的資料復印件,讓他把表格帶回去,縣里簽好意見后再寄給我,我幫他走后面的程序。終于,在年底封賬前,救助資金就打到了老人的銀行卡上。取到錢的那天,老人給我打來了感謝電話。這件事讓我懂得:盡管做的是件小事,但只要心里裝著群眾,為群眾著想,群眾總會為你點贊!
經常聊一聊,多說說溫暖人心的話。2018年,局里安排我聯系幫扶3戶貧困家庭。楊某家是其中的一家,夫妻倆都有殘疾,兒子就讀中職,女兒小升初,家中勞動力有限,生活很是艱難,享受民政低保、殘疾人兩項補貼后,他家的基本生活有了保障。夫妻倆堅持外出打工,靠著自己的努力改善家里的生活條件。務工閑暇時,他們經常給我打電話,說要多掙錢,把家里的房子再整整,給兒女讀書創造條件,讓他們通過知識改變命運。楊某夫妻在外務工時,讀中職的兒子一個人在懷化,我加了他的微信。得空時,聽聽他在學校的學習情況,跟他聊聊自己的讀書、工作經歷,告訴他“扶貧先扶志”的道理,要學好知識、學好本領。在各級幫助下,同時也通過自身努力,楊某家的生活越來越好。兩年多的扶貧工作,讓我深切體會到“民政工作離百姓最近,同百姓生活最密切”的樸素道理,也激勵我繼續前行。
靠近聽一聽,多想想群眾心頭的事。2019年,市易地扶貧搬遷聯席辦交給民政局一項任務,請我們針對搬遷群眾后續服務管理問題出臺一個指導意見。接到任務后,局領導帶領辦公室和業務科室同志赴縣(市、區)調研,多方聽取意見和建議。調研中,多數群眾表示不會遷移戶口。通過易地搬遷,盡管從平房搬進樓房,從村民變成居民,但是對未來的不可預知性,讓搬遷群眾的心始終懸著。我在起草搬遷群眾后續服務管理指導意見時,提出安置點不以戶籍為基礎建立新型居民小組(社區),其原土地承包經營權、自留山使用權,不隨戶籍遷移、居住地改變而改變,同等享受安置點所在村(社區)公共服務等想法,得到領導認可并付諸實施。這份指導意見,讓搬遷群眾沒有了后顧之憂,可以更加放心地、安心地在安置點生產生活。這個經歷讓我體會到:做好民政工作、做好群眾工作,只有憂他們所憂、解他們所難,工作才會得人心聚人心,才能贏得民心。
為民服務永遠在路上。作為一名民政人,我將踐行“民政為民、民政愛民”工作理念,不忘初心使命,認真履職盡責,在為民服務的征程上續寫新篇章。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