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智(左三)入村核實低保戶。
文/圖 丁小平
“老人家,低保是指最低生活保障,是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的,不是有殘疾就一定能享受低保,要通過入戶調查、家庭經濟狀況核對,根據您家庭的實際情況來定……”
電話里,江西省興國縣民政局社會救助股股長劉智耐心地向來電者解釋低保政策。同事們都說劉智在單位時不是在接工作電話,就是在敲鍵盤,不然就是接待來訪的群眾,解釋相關政策……他的一天總是被工作擠得滿滿的。
有時遇到來咨詢辦事的群眾情緒激動,劉智總是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他說:“群眾來訪反映問題說明群眾對我們信任,情緒激動可能確實遇到了較大的困難而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我們的一言一行代表民政人的形象,代表黨和政府的形象,救助對象本就是弱勢群體,更需要我們的理解、關心和幫助,要常常把自己放在來訪群眾的角度考慮他們的實際訴求,用心解決群眾反映的問題。”他不僅要求自己熱情主動接待來訪群眾,也再三交代全股室和各民政窗口工作人員要注意服務態度,做到一把椅子相讓、一杯熱茶暖心,用實際行動為群眾解難題、辦實事、辦好事。
提起讓他記憶深刻的來訪,劉智說,有一次,一位農戶把下肢癱瘓的老父親直接扔在了救助股門口,怒吼道:“我父親癱瘓成這個樣子,你們也不給低保,我養不起,你們看著辦!”說完轉身就走了,留下滿臉委屈無助的父親。劉智看到后,立即上前給老人倒水,老人接過茶杯,淚水奪眶而出。劉智急忙為老人遞上紙巾,勸他不要著急。待老人心情逐漸平靜下來,劉智便與他拉家常,了解家庭情況。他一邊安慰老人,一邊聯系鄉、村干部去做老人家屬的思想工作。
雖然對老人家屬的這種做法很生氣,但劉智還是一整天寸步不離單位,時刻關注老人情緒、照顧老人吃喝。經過鄉、村干部的耐心勸說,晚上九時許,老人的兒女來到縣民政局接老人回家,劉智趁機向他們講解政策,并進行了批評教育。臨走時,老人對劉智說:“同志,給你添麻煩了,你真是共產黨的好干部。”
唯有情真,方可用心。唯有肯擔責,方能見初心。民政工作關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為更準確地了解民情,劉智經常深入鄉鎮、村、組和農戶家中調查了解情況,看到家庭環境差的農戶或重度殘疾人,他都會問鄉村干部,或直接到農戶家中去看一看了解實際情況。
隨著救助政策不斷優化完善,對工作的要求越來越高,數據信息也越來越精細,工作量不斷加大。劉智不僅要求自己把新政策研究透徹,更帶領股室的工作人員及各鄉鎮(區)民政業務員共同把工作做好。
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劉智在主動參與社區疫情防控的同時,還利用三班倒的空余時間帶領股室內工作人員加班加點認真做好困難群眾救助工作,幫助他們渡過難關,確保困難群眾得到及時有效的救助。年逾六旬的張大媽,自兒子病故后,便獨自帶著7歲的孫子,疫情之下實在不敢帶著孩子出門,劉智得知后,主動送去大米和食用油,解了他們的燃眉之急。張大媽感動得熱淚盈眶,不停地說:“謝謝,謝謝你們!”
為確保疫情防控期間特殊困難群眾有人探訪、有人關心、有人服務,劉智通過電話、微信、走訪等形式開展巡訪排查,并指導各鄉鎮對城鄉低保、特困人員等困難群體進行排查,對確有困難的剛需家庭實行送菜及代買代送生活必需品等服務,切實為群眾排憂解難。
平凡崗位顯真情,善待群眾暖民心。劉智以實際行動,踐行著“民政為民、民政愛民”的工作理念,樹立了民政干部的良好形象。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