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莆田SOS兒童村里,生活著一群職業媽媽。多年來,她們默默無聞、辛勤付出,給予了孤兒們一個溫暖幸福的家,一個利于成才的美好生活環境。
莆田SOS兒童村,花園式的村落,繁花似錦,綠蔭掩映,一幢幢紅磚琉璃瓦小樓點綴其間。村里有15幢這樣的小樓,每幢小樓一個家庭,都有一位SOS兒童村媽媽陪伴著5-8名孩子生活在其中。
忠于事業 不忘初心
10號家庭樓里,一位兒童村媽媽正在客廳里,指著墻壁上的《新編彩色漢語拼音》,有板有眼地教孩子念著聲母和韻母。她叫涂春華,中共黨員,莆田市“十佳民政工作者”。回憶起選擇來兒童村當“媽媽”的那段往事,涂春華歷歷在目。20年前,在福建漳州詔安做一名小學教師的她,一次偶然的機會,看到一篇關于SOS兒童村媽媽的報道,特殊的村落,一群為孤兒成長成才辛勤工作的“媽媽”,讓她對這份職業充滿好奇。不久后,再次看到兒童村的訪談報道,徹底點燃了她心中的那團火,萌發想嘗試的念頭。但就在這時,父母強烈反對,不忍心尚未婚嫁的女兒去當媽媽!然而涂春華決心已下,懷著滿腔熱血,懷著對這些孩子們的憐愛,毅然辭去工作,離開家鄉來到莆田當起了孩子們的“媽媽”,不承想,這一當就是20年。每每說到這些,涂春華都表示自己無悔當初的選擇,她總說:人家當老師是桃李滿天下,我們這些兒童村的媽媽是兒女滿天下,在退休年齡,有四五十個孩子長大成人,不求人人升學,但愿個個成才。
愛崗敬業 無私奉獻
當上多個毫無血緣關系孩子媽媽的涂春華,要負責孩子們的吃喝拉撒,要負責他們的讀書輔導,十分辛苦。她說,“人,只要有信念,有所追求,就什么苦都能忍受,什么環境都能適應”。為了當好媽媽,她學習了很多項技能、充當著很多角色。細心照顧孩子時,她是慈祥的媽媽,給予孩子無微不至的呵護;孩子挫折失意迷茫時,她是心理咨詢師,給予他們正確指引;一日三餐時,她是廚師、營養師,家常菜葷素搭配、美味可口;管理生活費時,她是管家,必須記好家庭收入和支出,并且要精打細算,確保每月費用不超支;輔導孩子學習時,她是老師,點亮孩子成長道路上的明燈;她還教孩子們懂禮儀、如何為人處世等等。這些年來,涂春華精心操持著自己的家,認真照顧著這些孩子們,把養育孩子當成樂事趣事。她還不斷地學習,不停地摸索,自學了心理學、教育學、營養學、家庭管理、個人修養等知識,與孩子們一同成長。
點亮心愿 幸福圓夢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有一個溫馨幸福的家,家里有和藹可親的媽媽,有一群相親相愛的兄弟姐妹。涂春華精心經營著兒童村的這個家,在家里,涂春華總是大閨女、小兒子地稱呼著,而孩子們也是媽媽長、媽媽短叫個不停,小小的屋里充滿了濃濃的愛意。孩子們的一舉一動,無時無刻不牽動著她的心。20年來,涂春華養育了21個兒女,有14個孩子已經參加工作,在她的影響下,很多孩子都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看到孩子們一個個長大、成人、成家,懂得感恩,懂得努力,涂春華備感驕傲和滿足。
每天晚飯后,走進她的家,便能看到孩子們有的在下棋,有的在看書,其樂融融,家的溫馨在這里彌漫,幸福的笑意寫在每個人的臉上。
(作者單位: 中國莆田SOS兒童村)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