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胡 群
提倡分餐制,推行公筷公勺,減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提供“半份菜”“小份菜”“拼菜”……在民政部直屬事業單位——北京社會管理職業學院,崇尚節儉、反對浪費已經蔚然成風。
為深入推進反對餐飲浪費工作,北京社會管理職業學院快速行動起來,線上線下持續開展中華傳統美德教育活動,讓節糧愛糧意識入腦入心。
“習近平總書記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的重要指示,為杜絕‘舌尖上的浪費’提供了根本遵循。”學院黨委書記鄒文開表示,“院黨委高度重視這一工作,我們將按照‘立體宣傳引導、優秀典型示范、加強監督檢查、提升服務品質’的思路,認真貫徹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
“通過微信群組織廣大師生線上學習,線下組織團學干部代表集中學習,充分發揮團學干部的示范引領作用。”學院團委書記王慧先告訴記者,院團委還在微信公眾號發出倡議書,號召廣大師生員工傳承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弘揚艱苦奮斗精神,養成文明用餐的新理念、新習慣、新風尚。
學院還組織設立了“光盤行動”“拒絕浪費”宣傳欄,時刻提醒廣大師生艱苦奮斗是永不過時的傳家寶。記者看到,在學院食堂內,“拒絕攀比 不講排場 粒粒不易”“我光盤 我驕傲”“光盤行動 節約是福”……關于節儉、光盤等字樣的宣傳滿眼皆是,旨在引導師生養成節約糧食的習慣。
老年福祉學院團總支書記曹雅娟表示,踐行“光盤行動”,教師應以身作則。作為一名輔導員,她將帶領學生一起,拒絕“舌尖上的浪費”,共同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校園氛圍。
就餐時間到了,師生們陸續進入食堂,挑選自己喜歡的飯菜。“按需領取”是在每一個窗口都能看到的溫馨提示,師生們都自覺地根據自己的食量定量取餐,減少浪費。
“您好,請給我拿小份宮保雞丁和熗炒圓白菜。”兒童教育與發展學院學生鄧佳宜來到窗口點菜,“我一人吃,這兩個小份菜菜量正合適,既能吃飽又不浪費,比點整份菜劃算。”她告訴記者,過去,如果點兩個整份菜,每次都會剩,總會浪費,現在基本每天都點小份菜吃,再也不會浪費了。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雖然我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但我們還是要有危機意識,作為一名學生尤其是一名學生干部,更要帶頭做到節儉用餐,吃多少點多少,杜絕浪費現象。”生命文化學院殯葬班學生王棟頗有感觸地說。
為了加強管理,學院充分發揮學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監督的作用,在社管青年志愿服務隊基礎上專門成立社管青年疫情防控督查隊,在落實疫情防控要求的同時,認真督查師生、餐廳“光盤行動”落實情況,切實營造節糧愛糧、節約為榮的氛圍,將“光盤行動”進行到底。
管鶴就是督查隊的一員,她戴著紅袖章,和隊員們各司其職,有的在取餐臺勸導用餐人員適量取餐,有的在收餐臺勸導開展“光盤行動”,全程勸導杜絕餐飲浪費行為。“我們都是義務參加勸導,在就餐的過程中向廣大師生宣傳勤儉節約、文明用餐的理念,督促大家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切實踐行勤儉美德。”管鶴說。
據了解,除了義務督查員的加入,學院還將節約理念貫穿到食堂采購、驗收、貯存加工、售賣等各環節。對此,總務處組織開展了“制止餐飲浪費”專項培訓,將建設“節約型食堂”列入食堂管理規范。同時,加強廚師技能培訓,提高原材料利用率,提升菜品品質,加強剩菜管控。“我們還會動態監測每日就餐人數,按需制定食材采買量,根據用餐人數,靈活調整菜品供給。”據總務處餐飲科負責人劉學軍介紹,自開展“光盤行動”以來,學校日均餐廚垃圾量較去年同期下降了20%,并在持續減量中。
小餐桌彰顯大文明。北京社會管理職業學院多舉措開展“光盤行動”,杜絕“舌尖上的浪費”,有效營造了“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接下來,我們還將持續開展光盤接力、主題宣講等活動,進一步強化引導學生珍惜資源,尊重勞動成果,培養學生將‘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傳統美德落實到具體行動中。”王慧先如是說。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