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高峰 凌菲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抗擊疫情有兩個陣地,一個是醫院救死扶傷陣地,一個是社區防控陣地。在新冠肺炎抗疫阻擊戰中,山東省濰坊市寒亭區寒亭街道萬春園社區黨委書記孫文杰不辱使命,牢牢地守住了社區這個陣地,用夜以繼日、任勞任怨的辛勤工作,換來群眾的暖心、安心,以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個社區書記的責任與擔當。
疫情防控的急先鋒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孫文杰積極響應上級政府號召,停止休假,立即動員社區骨干和轄區的物業服務企業全面摸排武漢歸寒及其他外省市進入本地人員,進入“戰備”狀態。遵循“外防輸入、內防擴散”原則,在22個老舊小區門口以及重要路口設立疫情防控監測點,通過各種方式,成功摸排出9名武漢歸來人員,其中新摸排出臺賬外人員2名。
人員排查、居家隔離是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是在人員排查過程中,卻有部分群眾表示不理解,甚至撥打12345市長熱線投訴工作人員是移動傳染源。面對群眾的不理解,孫文杰帶領社區干部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通過電話排查、隔著防盜門對話排查等方式耐心做好群眾工作。
“我喜歡為老百姓跑腿,喜歡和居民打成一片,也喜歡聽大家親切地叫我小孫……我想盡最大努力把大家的小事做細,把大事做好。”孫文杰說。
面對社區老舊小區多、值守人員缺乏等現狀,孫文杰一方面積極調動轄區黨員、青年志愿者擔負起在小區執勤的職責,一方面積極向街道領導反映部分老小區居民人員年齡偏大、缺少青年執勤人員的困難——“因為我們社區情況比較特殊,轄區共有58個居民小區,老舊小區就占36個,防疫工作會面臨意想不到的困難和挑戰。”開展防疫宣傳、人員排查、物資供應、小區人員出入管控,孫文杰忙得顧不上回家。
“孫書記挨家挨戶通知,顧不上吃飯,對待居民就像對待自己的家人一樣。”轄區老服裝廠家屬院居民周丕玉說。
隔離人員的好大姐
“他上車前我不能流露出自己的擔心,因為這會影響到他。但他一轉身,我看到要被隔離的是個年輕的小伙子,瞬間想到了自己的弟弟。我當時就在想,我一定要守護好轄區里的每一名居民,一個都不能少。”救護車一離開,孫文杰再也繃不住了,眼淚悄然落下。今年2月6日,濰坊市寒亭區蝶園社區居民小王因與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發生密切接觸,需前往集中隔離觀察點進行隔離。時任寒亭街道蝶園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的孫文杰(現寒亭區寒亭街道萬春園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主動請纓上陣,熟練地準備小王所需的日常生活用品,并不斷安撫他的情緒。
面對接觸武漢返寒人員可能帶來的傳染,孫文杰主動請纓,積極為隔離人員配發蔬菜、饅頭等生活必需品。當居民問道:“你不怕傳染嗎?”孫文杰毫不猶豫地回答:“我是一名社區工作者,更是一名黨員,這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
工作間隙,她還跟被隔離的小王聊天,安撫他的情緒。
初心使命的踐行者
負責后勤物資調配的她,時常一邊接待各個“雙報到”單位為社區贈送的防疫物資,一邊為22個執勤站點人員按時送飯、發放防疫物資,遇到大雪天氣,又及時督促專人為執勤站點扎帳篷。在一線連續開展人員摸排、病毒消殺、物資供應等工作幾個日夜后,孫文杰因低血糖導致體力不支險些暈倒。
“我們書記低血糖,吃不上飯時經常抖得像篩糠似的,站不住,很是讓我們心疼。”社區干部王曉星說。然而,盡管同事們總是勸她回家休息,但她堅持頂在一線發揮作用。
孫文杰的丈夫也是一名基層工作人員,負責值守老舊小區,夫妻兩人忙得一天見不到幾次面。她公公去年9月去世,婆婆腰不好,獨自在家照顧4歲的孫子,有些力不從心。“孩子有時候趴在窗戶上看媽媽,想媽媽,就是覺得心疼。”孫文杰的婆婆楊愛玲哽咽著說。
就是這樣一個不顧家的人,卻時刻心系轄區兩位生活困難的獨居老人王林和張連英,每周自掏腰包為他們送生活用品,積極動員愛心人士為他們捐款、送菜。
作為媽媽的孫文杰,孩子的感受她怎能不知,但作為社區書記的她,卻要求自己把群眾的困難排在前面。“干工作就是這樣,不能計較個人得失,共產黨員就是要沖在前面!” 孫文杰如是說。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