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喜慶的音樂,一句“我愿意”,浙江省嘉興市社會福利院喜氣洋洋。3月20日這一天,院里的“閨女”琍琍出嫁啦。挽著琍琍,緩步走到新郎濤濤身邊,鄭重地將“閨女”的手交到對方手心,“院長爸爸”朱培剛百感交集。
成 長
1998年5月1日,剛出生5天的琍琍被遺棄在嘉興市社會福利院門口。從那以后,福利院成了琍琍唯一的家。在爸爸媽媽的悉心照顧、兄弟姐妹的陪伴關(guān)心下,琍琍心地善良、待人真誠。
或許是緣分使然,在眾多的媽媽中,沈美英最牽掛的就是琍琍。“第一眼看見她就很喜歡,她是那種特別招人疼的女孩。”在琍琍小的時候,經(jīng)常要去杭州看病,每次都是沈媽媽陪同,遇到琍琍喜歡的東西,沈媽媽也總會自掏腰包幫她買下來。“自己的女兒,當(dāng)然要疼。”沈媽媽總是這樣說。
冬去春來,當(dāng)年襁褓中的小嬰兒,長成亭亭玉立的美少女,沈媽媽也到了退休的年齡,但無論兩人相距多遠,彼此之間的聯(lián)系從沒有間斷。
幾年前,琍琍從嘉興技師學(xué)院畢業(yè),在企業(yè)工作了段時間,2020年底,趕上福利院招聘新員工。想著熟悉院里情況,又能常和親人見面,琍琍應(yīng)聘成為福利院兒童部的一名職工,照顧著院里的弟弟妹妹們。
“琍琍很善良、活潑,對待弟弟妹妹非常耐心細致。”看著琍琍從小長大的兒童中心主任王芳是琍琍的知心大姐姐,琍琍有什么心事都會跟她聊聊,“她曾跟我說過,看著這些孩子,就像看到了當(dāng)年的自己,她特別懂孩子們的心事。”
戀 愛
哪個男子不鐘情,哪個少女不懷春。到了一定年齡總希望能早日遇見那個TA,陪伴自己度過一生。琍琍也不例外,她的婚姻大事是爸爸媽媽們最為關(guān)注的事情。“琍琍這么優(yōu)秀,這么懂事,理應(yīng)找到個好男人。”
去年10月,經(jīng)福利院職工胡慧娟介紹,琍琍認識了生命中的男孩,濤濤。有意思的是,相親時才發(fā)現(xiàn),琍琍和濤濤不僅小學(xué)、中學(xué)在同一個學(xué)校,還是中專校友,兩個人認識好幾年了,互相也有好感,直到此時才捅破這層窗戶紙。
“男方家庭我們知根知底,他是本地人,比琍琍大3歲,做數(shù)控技術(shù)的,顧家、老實,父母也是本分人。”介紹給琍琍的人,必須先經(jīng)過朱培剛的篩選,“我們福利院長大的孩子不比別人差,必須戴著‘放大鏡’去挑,不能讓孩子受委屈。”
早在介紹時,福利院也把琍琍的情況告訴了男方家庭,并且將最壞的結(jié)果預(yù)判給對方知曉,“我們得對琍琍負責(zé),要是現(xiàn)在隱瞞,等結(jié)婚之后再出現(xiàn)什么狀況,那琍琍的日子可怎么過啊。”王芳說。
男方家庭經(jīng)過思考接受了琍琍。于是,在雙方家長的祝福下,琍琍與濤濤的戀情進展得格外順利,逛街、看電影、吃飯,兩個人的足跡遍布嘉興。每次出去,王芳就像媽媽一樣叮囑琍琍:“一定要保護好自己。”去年新冠肺炎疫情之下,福利院實行封閉式管理,雖然琍琍出不去,但是濤濤常常來看她,兩個人隔著柵欄談戀愛,也是一種體驗。
終于,兩個人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刻,朱培剛像嫁女兒一樣,拿出自己珍藏的好酒,請男方家吃了頓飯:“戀愛是兩個人的事情,結(jié)婚就不一樣了,你們一定要對琍琍好。”
婆婆也確實喜歡琍琍,做了好吃的就趕著兒子給琍琍送過來,出去旅游時總會想著給琍琍買點禮物,兒子在家時間稍長一點就催促他去找琍琍約會。“感覺他倆的婚姻,很大程度上是琍琍婆婆促成的。”王芳笑著說,對琍琍能有這么個好婆婆感到很欣慰。
去年12月12日,兩人到婚姻登記服務(wù)中心領(lǐng)了結(jié)婚證。
“成家以后的琍琍,像變了個人,每天春風(fēng)滿面,我們看著打心眼里替她高興。”王芳說,“關(guān)于婚后生活,我也給她灌輸了不少,像結(jié)婚以后不能總使小性子,要孝敬公婆,要體貼丈夫等等。”
琍琍是個感恩的人,在福利院拿到第一筆工資后,就買了2張按摩墊,一個送給婆婆,一個送給她心目中的媽媽沈美英。
對于這個舉動,朱培剛當(dāng)作一件大事來夸:“小姑娘長大了,懂事了。”
結(jié) 婚
兩個人的婚禮被朱培剛定在了3月20日春分這天,當(dāng)天飄著小雨,但絲毫不影響婚禮的喜慶。
地上鋪著紅地毯,窗上貼著喜字窗花,花籃、彩帶、氣球,福利院職工禮堂被裝點成婚禮大廳,桌上擺著各式糕點,嫁妝、伴手禮,有些是福利院準(zhǔn)備的,有些是愛心企業(yè)贈送的。其中一輛嶄新的自行車,是福利院孩子們共同送給琍琍姐姐的結(jié)婚禮物。“雖然并不貴重,但這是孩子們的一片心意,這份情意高于一切。”朱培剛說。
此外,朱培剛特意請市里的書畫家,為這場婚禮題詞祝福。一副“花逢微雨好,山愛春分時”的對聯(lián),暗合了當(dāng)時微雨的天氣,也祝福著一對新人百年好合;一幅“永受嘉福”的畫,既表達了祈福之意,又暗含著嘉興市社會福利院對琍琍的養(yǎng)育之情。在這些禮物中,一幅名為“姐姐要出嫁”的畫引起了賓客的關(guān)注,畫中恬靜的姐姐端坐中間,美麗又大方,“這是院里孩子們的作品,表達著他們對琍琍姐姐滿滿的愛。”朱培剛介紹。畫風(fēng)雖然稚嫩,卻是琍琍最珍視的禮物。
“之前還有一些嫁妝,如電器、床上用品早早都送到琍琍的新房了。”朱培剛對記者說。
“琍琍,我來啦!”隨著接親的車隊駛進福利院,濤濤一個箭步?jīng)_上宿舍樓臺階,發(fā)紅包、答問題、找婚鞋……順著紅色地毯,沿著“喜”字窗花,突破重重“關(guān)卡”,在大家的見證下,向琍琍告白。在祝福聲中,一對新人來到婚禮大廳。敬茶時,特意趕來的沈美英和“院長爸爸”朱培剛安安心心地坐在那里,享受著“岳父母”的待遇。
喝甜湯是嘉興婚禮的習(xí)俗。喝著放有紅棗、蓮子、銀耳的甜湯,濤濤一個勁兒地說:“特別甜。”趁此機會,朱培剛叮囑著“女婿”:“琍琍是我們福利院寵大的女兒,你以后要特別特別愛她、特別特別愛你們的小家、特別特別愛你的事業(yè),否則我們可不饒你。”隨后,又叮囑琍琍:“你要愛家庭、孝敬父母。我祝福你們!”
新人們上了婚車,熱熱鬧鬧的婚禮結(jié)束了,一切歸于平靜。婚車上的琍琍抹著眼淚,目送婚車遠去的朱培剛則在門口站了許久。
朱培剛并不是第一次當(dāng)岳父,這也不會是最后一次,在嘉興市社會福利院工作了6年,這種熱鬧場面雖不多,但也操辦過。“第一次是5年前,沒什么經(jīng)驗,兩個孩子也表示要簡辦,現(xiàn)在回想起來還是有點遺憾。”他說,“這次雖然簡單但是隆重。福利院的孩子們都叫我‘院長爸爸’,所以,我不僅要扛起院長的責(zé)任,也要當(dāng)好爸爸。我一定要讓‘閨女’體體面面地嫁出去。”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1.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