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微占地“藏晶苑”在方寸間濃縮人生凝聚悠思

時間:2021-04-20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路建英 朱婕妤

隨著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傳統形態的骨灰安葬已經無法適應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和人們對多元化殯葬服務需求的新要求。對此,今年清明上海福壽園推出超微占地園區——“藏晶苑”。

42平方米的地下室內葬,可安放8400位逝者的“生命晶石”,平均占地僅0.005平方米;環境優美的地上廣場,樹木掩映,花團錦簇,并配套建設記載生命影像的互動電子屏,形成生者與逝者共享的景觀空間和紀念場所……

4月1日,以“晶彩人生 云端寄情”為主題的上海福壽園“藏晶苑”落成儀式暨喬寬元教授致敬禮活動在福壽園人文紀念公園舉行。來自中國殯葬協會、福壽園國際集團等嘉賓及喬寬元親屬50余人現場參加儀式,福壽云·云紀念線上直播觀看人數達3100余人次。

活動在中國殯葬協會殯儀服務工作委員會、中國殯葬協會公墓工作委員會指導下,由福壽園國際集團主辦、上海福壽園人文紀念公園承辦、上海安善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安善)協辦、上海福壽園公益發展基金會支持。

“生命晶石”作為一種骨灰微量保存形式,可以選擇家庭安放、隨身攜帶等,墓地是“生命晶石”的安放地之一,且節地效應十分明顯。

“遺體減量化是殯葬綠色發展中的一個基本要求,骨灰晶石化處理是骨灰減量化的一種方式。”中國殯葬協會副會長、福壽園國際集團總裁王計生在致辭時表示,做殯葬,就是研究人到哪里去的問題。喬寬元是首個提出晶石葬理念的人,其原理就是通過技術,使骨灰減量化形成“生命晶石”,擺脫骨灰“入土為安”對土地的高度依賴。墓園作為有著特殊記號、記載和記憶的地方,對每一位逝者而言,它傳遞著“我來過,我還在”的感知。作為殯葬界的一次引領,福壽園“藏晶苑”的落成希望為更多墓園提供借鑒和方向。殯葬事業的創新發展,要重視社會輿論導向的作用,做好殯葬知識和理念普及工作。

“喬寬元教授生前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將鼓舞我們開創具有中國特色、地域特點和時代特征的中國殯葬之路繼續努力。”中國殯葬協會顧問兼殯儀服務工作委員會主任王宏階表示,本次活動是上海殯葬界以實際行動踐行生態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理念,推行節地生態、科技環保葬式葬法的又一重要舉措,為群眾選擇節地生態葬式提供了又一平臺,值得點贊!

“‘生命晶石’體積小、形態美、可長久保存,為大幅減少骨灰安葬空間和骨灰多樣化安放提供了可能。”作為國內首家“生命晶石”服務商,上海安善總經理陳捷告訴記者,自2016年上海在全國率先推出“生命晶石”服務以來,迄今已為15萬戶上海家庭提供服務,以“生命晶石”為載體的祭祀方式逐漸被廣大市民了解和接受。

在“藏晶苑”落成儀式上,上海福壽園公益發展基金會攜手上海安善宣布“晶彩凝愛”公益計劃正式啟動,為城市建設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特殊群體,將根據服務對象的具體需求免費提供“生命晶石”制作、存放及云紀念服務,積極倡導和推行節地生態安葬。

“‘藏晶苑’突破傳統以骨灰為載體的安葬模式,代之以立體形式存放‘生命晶石’,實現少占地微占地的綠色生態目標。”福壽園國際集團首席品牌官李經衡說,縱觀殯葬形式,晶石葬的誕生促成了殯葬改革的“兩減兩增”,即從遺體到骨灰到晶石,從普通土葬到骨灰葬再到節地葬、晶石葬,體積和占地面積依次減少90%,但傳承的信息量、性價比和儀式感反比增加,用更少的錢獲得了更好更多的服務。

“藏晶苑”的落成,一改人們對節地葬的傳統印象,其環境優美、品質上乘、設計時尚,充分體現對生命的尊重。李經衡表示,集團將繼續履行企業責任、社會責任、行業責任及歷史責任,努力提升公益效能,把“藏晶苑”建成一處全新創意、節地安葬和科技紀念相結合的新公益基地。

值得一提的是,在地下室內葬內部裝飾材料上,“藏晶苑”使用了最新的環保巖板(燒結密質石材)和24K金復合涂層,這是一線品牌的裝飾材料首次在節地葬產品上得到應用。

同時,“藏晶苑”在地下和廣場都建有電子顯示屏,并與專屬APP聯動,將互聯網技術應用到祭掃環節。一方面,親屬實地祭掃時,可將逝者影音資料上傳APP后在電子屏前觀看祭奠;另一方面,APP具有預約祭掃和遠程祭掃功能,親屬可實時進行視頻祭掃。

活動中,主辦方特別介紹了在“藏晶苑”地面廣場上,設計了一處安放喬寬元“紀念椅”的位置,以此紀念這位為上海殯葬事業發展做出巨大貢獻的學者。喬寬元“紀念椅”由其家屬捐贈,市民祭掃、休息之余,就可以通過手機掃描二維碼,閱讀喬寬元的生平事跡等影像資料,進行瞻仰、追思和祭拜。

據悉,2019年逝世的喬寬元是中國殯葬行業專家委員會首批專家之一。憑著一腔熱情和執著精神,他全身心地投入到殯葬研究工作之中,積累了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為我國殯葬行業理論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

“喬寬元教授的生前遺愿就是和妻子百年后共同采用‘生命晶石’葬式,如今上海福壽園‘藏晶苑’的落成,符合喬老的遠見和期望。他生前對‘生命晶石’做過詳盡的可行性研究,對推行節地生態葬式葬法及殯葬移風易俗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陳捷說。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1.4.20)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