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慶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 葉林霞
2021年,安徽省安慶市民政系統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以推動民政事業高質量有特色發展為主題,以深化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彰顯民政新擔當新作為。
持續加強民政系統黨的建設,在堅定踐行“兩個維護”上有新作為。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堅持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落實常態化學習機制,切實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開展好六項具有安慶民政特色的“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進一步建立完善相關工作制度和機制,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民政服務對象的急難愁盼問題。扎實推進新一輪深化“三個以案”(以案示警、以案為戒、以案促改)警示教育,持續開展民生領域侵害群眾利益問題專項治理,堅決糾正民政領域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加強民政干部的思想淬煉、政治歷練、實踐鍛煉和專業訓練,引導全市民政系統黨員干部做到“五個帶頭”(帶頭學習提高、帶頭爭創佳績、帶頭服務群眾、帶頭遵紀守法、帶頭弘揚正氣),建設“五好”(領導班子好、黨員隊伍好、工作機制好、工作業績好、群眾反映好)機關。
持續推進社會救助制度改革,在促進共同富裕上有新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建立健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長效機制,強化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分層分類做好農村低保對象、易返貧致貧人員及因病、因災、因意外事故導致支出型困難家庭的救助幫扶。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建立分層分類的梯度救助制度體系,進一步構建“8+1+N” 救助大格局。健全主動發現機制、救助與物價上漲聯動機制、鄉鎮臨時救助備用金制度。拓展社會救助內容,優化“物質+服務”救助方式。鞏固社會救助審批權限委托下放成效,推動鄉鎮(街道)“一門受理、協同辦理”提質增效。完善社會力量參與幫扶,有序開展“情滿江淮 共享小康”社會救助品牌創建。
持續深化養老服務改革,在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戰略上有新作為。建立健全“1+1+2+N”的政策體系,完成《“十四五”養老服務專項規劃》編制,加快推進《安慶市養老服務條例》立法,出臺《安慶市2021-2023養老高質量發展計劃》和《安慶市智慧養老行動方案》。擴展居家養老服務,探索設立家庭養老床位,支持養老機構、社區養老服務機構將專業服務延伸到家庭。開展家庭照護者技能培訓及家庭智能適老化改造,增強家庭照護能力。發展社區養老服務,拓展社區養老服務站服務功能,開展老年人助餐服務項目試點。發展嵌入式養老服務設施,新建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設施或日間照料中心20家,開展智慧養老社區試點。促進機構養老服務提質增效,鞏固養老院服務質量提升專項行動成果。加強護理型床位建設,重點為特困人員、經濟困難的失能失智老年人等提供托養服務。補齊農村養老服務短板,完成縣級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建設,大力發展農村普惠型養老和互助性養老。
持續完善社會福利體系,在提升特殊群體關愛保護水平上有新作為。加強未成年人保護,貫徹落實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推進市、縣(市、區)建立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委員會和工作協調機制。依托市未成年人保護中心打造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綜合服務平臺,開通未成年人保護12345熱線,積極推動鄉鎮(街道)設立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推動市社會(兒童)福利院開展區域兒童福利機構“養治教康安”一體化建設。提升殘疾人福利水平,爭創省級康復輔具特色產業園,深入開展全國康復輔助器具社區租賃服務試點,推動康復輔助器具社區租賃服務向縣級延伸。提高殘疾人兩項補貼標準,全面落實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監護人監護補貼政策。加強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深入開展救助管理質量大提升專項行動,提高救助尋親成功率和精準度,切實保障受助人員的基本生活權益。
持續推進基層社會治理能力現代化,在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社區生活共同體上有新作為。深入推進社區自治,健全基層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城鄉社區治理體系,高標準高質量組織好村(居)委會換屆選舉工作。扎實開展智慧社區建設試點,加大社區協商工作力度,創建5個以上省級城鄉社區協商示范點。以強監管、補短板、促提升專項行動為抓手,規范社會組織登記管理,進一步壓實業務主管單位雙重管理責任,加大公益型、服務型、樞紐型社會組織特別是社區社會組織培育力度。推進省、市“三社聯動”試點項目,啟動“三區計劃”政府購買服務項目,引進長三角知名社工機構帶動本地社工機構發展。大力發展慈善和志愿服務,推動志愿服務制度化常態化發展。
持續規范社會事務管理,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穩定大局中有新作為。深化殯葬綜合改革,以“身后一件事,服務一條龍,工作一站式,建設一專班”為抓手,進一步提升殯葬服務水平。加強婚姻登記規范化建設,推進婚姻登記機關標準化建設,提升婚姻登記服務能力,推動婚姻家庭輔導工作規范化、常態化。規范區劃地名管理,做好銅陵安慶線及4條縣級行政區域界線聯檢工作,深入開展“平安邊界”建設,開展界線領域爭議排查。宣傳和弘揚安慶地名文化,編纂《安慶地名故事》,更好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