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站在講政治的高度做好殯葬工作

時間:2020-10-27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周雪媚 袁 德

什么是政治?通俗地講,政治就是民心。毛澤東同志講,“政治就是把支持我們的人搞得多多的,把反對我們的人搞得少少的”,指的是民心。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加強黨的政治建設,要緊扣民心這個最大的政治”。殯葬工作牽涉每一個家庭、每一個人的切身利益,是一項必不可少的民生工作,也是一項重要民心事業,具有鮮明的政治屬性。新時代殯葬工作必須增強政治意識,提高政治站位,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不斷夯實基礎,聚焦重點,抓出實效。

強化殯葬工作的政治性,更好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

習近平總書記對殯葬領域有關工作高度重視,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2013年中辦、國辦出臺了《關于黨員干部帶頭推動殯葬改革的意見》,這是繼1956年毛澤東等151位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簽名倡議實行火葬后,中央文件第一次對殯葬工作作出系統部署。正確認識殯葬工作的政治性,有利于我們全面準確地理解把握和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殯葬工作的一系列決策部署,不斷將殯葬工作提高到新水平。

強化殯葬工作的政治性,更好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最急迫的利益問題,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殯葬工作堅持以人為本,不斷拓展服務內容,提高服務質量,加大惠民力度,一步步朝著保障群眾逝有所安的目標邁進。通過這些工作,人民群眾的滿意度在不斷提升。同時,一些地方也存在殯葬設施滯后、服務亂收費、超標建墓、喪事攀比等突出問題,降低了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從政治上認識和把握殯葬工作,有利于我們深刻體察群眾需求,真正將群眾滿意作為工作標準,不斷完善有針對性的政策舉措,持續拓展工作成效,使每一項政策舉措都經得起時間的檢驗、群眾的評判。

強化殯葬工作的政治性,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殯葬工作蘊含著豐富的傳統文化,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方面。近年來,各級民政部門大力推行節地生態安葬,著力將碑石林立的傳統墓地改造成綠草如茵、景致優美的人文紀念公園、生態旅游陵園,引入海葬、樹葬、壁葬、花壇葬、生命晶石微占地葬等新型葬式,用帶有尾氣處理裝置的智能環保火化機取代煙氣直排的火化爐,為守護綠水青山擔當社會責任。殯葬服務內容也增加了許多人文關懷,日益朝著文明禮葬轉變。一些地方大力推進移風易俗,減輕群眾負擔,但還存在工作進展不平衡、生態葬式比重低、舊式習俗根深蒂固等問題。突出殯葬工作的政治性,有利于統一思想認識,明確工作方向,堅定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著力鞏固殯葬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成果,構建殯葬事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

政治就是旗幟,就是方向。做好殯葬工作,要有埋頭苦干的“孺子牛”精神,要有不畏艱險、攻堅克難的“拓荒者”精神,更要有強烈的政治意識。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各級民政部門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問題為導向,以法治為引領,以全面從嚴治黨為保證,發揮黨員干部先鋒模范作用,緊緊圍繞群眾期望和行業需求,聚焦社會關注的殯葬熱點、難點、重點,持續推進殯葬改革向縱深發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進程中譜寫民生民政事業發展新篇章。

(作者單位: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10.27)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