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高排
不久前的一個雙休日,山東省諸城市退役軍人郝清東捧著肯德基“全家桶”,喜滋滋地回到家。
因為疫情,郝清東已經半年沒有工作。如今,擔任萬科物業青島城市營業部安全員的他,焦慮的心漸漸平靜。“全家桶”是他對三歲兒子的補償。一個月前,郝清東沒有忍住,揮手打了哭鬧著要吃炸雞的兒子。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就業成為突出的民生問題。郝清東只是諸多受到“影響”中的一位。
煎 熬
疫情沒有預警。
2019年年底,選擇自主就業的三期士官郝清東,從湖南省軍區直屬隊退役后,直奔青島一家鋼材銷售門店打工——上有四位老人,下有三口之家,他是家中的頂梁柱。
但2020年春天突然而至的疫情,擊碎了郝清東的夢,他還沒有拿到1月份的工資,老板就發來微信:“不用來上班了。”門店遭受重創,被迫關門停業。
退役軍人、四川九寨溝旅游大巴司機王桂兵家里的情況更不樂觀。
2020年1月5日,王桂兵拿著5200元工資,回到綿陽家中準備過年。他沒有想到,這筆錢竟是全家上半年唯一的收入。
王桂兵曾在新疆某部服役12年,選擇自主就業退役后,靠著開旅游大巴車,緊巴巴地養活著一家5口人。70多歲的母親和岳母都在山里,12歲的兒子也正是花錢的時候。妻子是他唯一的幫手,可每月收入不過2000元。王桂兵想大干一場,過年放假也不準備休息,好給9月就要升初一的兒子找一家好點的培訓機構。可疫情導致旅游業全面停滯,工作沒了,一家人的生活開始捉襟見肘。有一次,應聘一家公交公司,因年齡大被拒絕。
遭遇“危機”的還有賈興健。2004年從四川瀘州某部退役的他,回到老家無所適從。37歲的他長得很帥氣,卻至今沒有找到對象。不是沒有合適的,而是因為家里窮。老家陜西省略陽縣白雀寺鎮中壩子村四面環山、交通閉塞,只能靠天吃飯,家里一度是建檔立卡貧困戶。
轉 機
突然有一天,賈興健家來了一屋子人。帶隊的拉著他父母的手介紹:“我是陜西省退役軍人事務廳黨委人事處的郝望,廳里知道了賈興健的情況,想幫助你們度過難關……”
幾天后,郝望又來了。他把賈興健請上車,徑直把他拉到西安,上午去哈貝卡汽車公司,下午到城市交通學院,一邊參觀一邊不停地介紹。在上海三菱電梯西北培訓中心,賈興健挪不開步了,他目睹了電梯生產加工全過程,當場報名參加退役軍人電梯維保專題培訓班。
一個月的培訓,賈興健掌握了電梯銷售、安裝、改造和維護保養等技術。在隨后的專業考試中,獲得資格證書。
幸運同樣落在王桂兵頭上。因為年齡大被公交公司拒絕后,王桂兵沒有死心,試著撥了退役軍人事務局的電話。“沒問題,讓我們幫你想想辦法。”電話中的回應讓王桂兵的心備感溫暖。
第二天,退役軍人事務局就業創業科科長徐治親自打來電話說:“退役軍人事務部出臺的《關于促進新時代退役軍人就業創業工作的意見》明確規定適當放寬條件,你超了一歲,但是其他方面都非常過硬,理應照顧。”
7月2日,王桂兵來到綿陽公交集團公司,開始為期3個月的培訓、實習和考試。一周后,王桂兵向徐治報喜:“挺好!國有企業,工作穩定,還有五險一金,離家也很近。”
再出發
遠在大西北的賈興健,幸福日子像自己維護的電梯,節節攀升。
8月8日,周六。賈興健和戰友一起去秦嶺游玩,晚上在大唐不夜城領略西安夜景。電梯升到頂層后,秦嶺的輪廓、大雁塔和熙熙攘攘的路人映入眼簾。
有這樣一份周末雙休、五險一金、收入也不錯的工作,賈興健以前真沒想到。他現在是上海三菱電梯有限公司陜西分公司的維修技師,負責西安市芙蓉東路的中海新岸和中海冬郡兩個小區62臺電梯。電梯起起降降,他忙得不可開交。
在山東諸城,郝清東通過瀏覽手機,知道省里正在組織退役軍人網絡招聘月活動,“看到萬科的信息,感覺這家企業平臺挺大,立即投遞簡歷,很快收到面試通知。”
2月28日,為支持保障復工復產企業用工需求,助推廣大退役軍人充分就業,山東省退役軍人事務廳舉辦春季大型網絡招聘月活動,共計4000余家單位為退役軍人提供8萬多個就業崗位。
4月初,郝清東成功簽約,正式入職萬科物業青島城市營業部,從事安全員工作,他對新工作很滿意,對自己的未來充滿希望。
明天更美好
國慶節前夕,郝清東突然打來電話,他又失業了。他說,萬科是個大單位,也是個好單位,只是自己的職位是安全員,就是站崗。他在部隊站了兩年崗,不愿再重復,想挑戰一個更適合自己的工作。
“退役軍人事務局知道了嗎?”
“我向他們報告了。”
“他們有沒有更好的崗位推薦給你?”
“有。昨天負責就業的工作人員給我發來微信,說是有一個單位正在招聘。然后就開車30多里路來了我們家,將我直接送了過去。”
“他叫什么名字?”
“不知道。從開始打交道就加了微信,后來熟了,反倒不好意思問他的真實名字。只知道微信名字叫‘明天會更好’。”
掛了電話,筆者非常想找到這個微信名叫“明天會更好”的退役軍人事務工作人員,想替退役戰友當面向他道一聲謝謝。
可是最終,筆者放棄了。“明天會更好”,只是退役軍人事務系統成千上萬個普普通通工作人員中的一個,他們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地服務著廣大退役軍人。
在這場經濟社會環境的巨變中,退役軍人事務部門付出了很多努力:印發《關于應對新冠疫情有效促進退役軍人就業創業工作的意見》,推出十項具體舉措……與此同時,還與保利、萬科、京東、滴滴、順風、阿里巴巴等6家知名企業簽署退役軍人就業合作協議,為退役軍人提供8.1萬個優質就業崗位,達成優質崗位就業意向和一般崗位就業共計6.5萬人。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在艱難時刻,退役軍人并不孤獨,因為有一種力量,激勵他們邁開前行步伐……
相信他們的明天會更好。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