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書記的生命時速
唐天正
2月27日,吉林省長春市汽開區(qū)錦程街道錦程社區(qū)黨委書記兼居委會主任韓云接到一汽總醫(yī)院電話:“您好,是錦程社區(qū)韓云書記嗎?請您馬上到我院急診室,一名女孩因意外墜樓多處骨折,需您來處理”。
放下電話,韓云立即趕往醫(yī)院。原來女孩張曉曉(化名)意外從三樓墜落導致全身多處骨折。但張曉曉父母從黑龍江趕來,按規(guī)定應居家隔離21天,可他們又沒地方居住,醫(yī)院對2人進行了臨時隔離。于是撥通了韓云的電話。
韓書記意識到事情的緊迫性和特殊性。傷者雖不是自己社區(qū)的居民,但事情發(fā)生在自己轄區(qū)的醫(yī)院,有責任也有義務接管。女孩的父母情緒非常激動,一直哭著說:“女兒生死未卜,沒人照顧,我們家經濟條件不好,沒錢雇人,我們不能隔離。”韓云一邊安慰著女孩的父母,一邊叮囑要聽從醫(yī)院工作人員安排,暫時在醫(yī)院后樓隔離。為了讓女孩父母放心,韓云堅定地表態(tài):“我們不會撒手不管,困難會解決的”。
思緒在韓書記腦海里飛轉:長春沒有固定住所,父母在哪兒進行隔離;父母隔離了病人誰照顧;由于父母隔離,手術需直系親屬簽字怎么辦……
韓云給錦程街道黨工委書記高巖打電話匯報情況,高巖堅定地對韓云說:“不要有任何顧慮,孩子手術不能耽誤,父母進行隔離刻不容緩,相關費用需要進行協(xié)調,非常時期我們共同擔當。馬上安排孩子術后護工,其他事情我來解決。”
韓云迅速完成了女孩手術前的一切程序。高巖第一時間向汽開區(qū)新冠肺炎疫情領導小組作了匯報,領導小組明確指出,孩子父母的隔離由疫情防控轉運站接送到免費集中隔離點隔離。當天21:30,經與醫(yī)院溝通,護理女孩的專業(yè)護工到崗。
28日上午,韓云帶人到醫(yī)院病房探望張曉曉,發(fā)現(xiàn)她存在嚴重的心理障礙,決定聯(lián)系專業(yè)心理咨詢師適時介入干預,讓小張出院后健康地開始新生活。據了解,目前醫(yī)院已經為女孩成功實施了骨盆和腰椎手術。
武漢一線的“老媽”
馮 佳 阮夢琴
“好了好了,許媽媽,我們知道了,你這樣仿佛我媽媽也來武漢了。”
在安徽省援鄂醫(yī)養(yǎng)服務醫(yī)療隊有這樣一位婆婆媽媽的“老媽”,她就是56歲的許爾芳。
作為安徽支援隊業(yè)務副領隊,隊員工作、生活任何事她都要問問,護理員們一邊被她纏得頭疼,一邊又心疼她:“無論是早上5點多頂著黑夜出門,還是晚上8點我們拖著疲憊的身體回來,總能看到一個身影站在風中,就像是引路燈一樣,那么溫暖。”
“孩子們”是許爾芳對隊里護理員的稱呼,她也像一個媽媽事無巨細地關心著每一位護理人員。一日三餐,她一個一個叫;工作上崗,她一個一個去送;下班回宿舍,她一個一個去迎。
許爾芳說:“我們護理組除我外,最大年齡28歲,最小的20歲。他們絕大多數(shù)沒成家,我看他們就像我自己的孩子一樣,必須把他們照顧好。”
“我不僅是關心孩子們,更希望這種關心能傳導給我們服務的老人。”許爾芳認為養(yǎng)老服務是一個充滿愛的工作,關心和愛是能傳遞的。“每當隊員們回來跟我說,爺爺奶奶很喜歡我們,說我們服務好,還說我們嘴甜,喊的爺爺奶奶特別親切的時候,我都非常高興。”
“生活上要關愛,防護工作要嚴謹,心理上要給予安撫,隔離不隔愛。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我還會更愛護這些孩子,一起做好護理工作!”許爾芳說。
因為你是我的寶
劉 微
吉林省長春市兒童福利院建院十二年來,全院護理員始終是一人一崗,這次疫情,有兩名一線護理員需要居家隔離,如安排其他護理員替班,就需要一個人連續(xù)工作4天4夜,勢必會影響兒童照護質量。怎么保障好院內213名孤棄兒童健康安全,院黨支部發(fā)出倡議,招募院內黨員接替兩名居家隔離的護理員。倡議發(fā)出后,院內21名黨員干部、2名黨員發(fā)展對象通過黨員干部微信群踴躍報名,積極響應,主動要求到兒童護理一線。
剛剛被確定為黨員發(fā)展對象的王瑩是財務科的一員。當收到黨支部的倡議后,她毫不猶豫放棄了休假回到工作崗位上。
而2月1日晚上的夜班卻讓她一直難以釋懷!姥姥去世了,而她卻因為工作無法參加老人的葬禮,沒辦法見姥姥最后一面!特殊時期,她能做的就是把悲痛隱藏在心里,如期完成了黨員志愿替班工作,幾天后又報名參加了全院的封閉管理。
2月4日,長春市兒童福利院進入封閉管理,全院100多人響應,這意味著封閉起來的人員至少要連續(xù)7天吃住在單位,不能與外界有任何接觸。
護理員曹迎和王歡,參加了第一梯隊的封閉管理工作。她們都是90后的寶媽,當孩子滿臉稚氣帶著哭腔問:“媽媽,你不去不行嗎?我不想離開你這么久”的時候,她們沒有退縮。“家里的孩子還有其他親人看護,院里的孩子更需要我!”正月十五那天,好多人都和家人通電話、發(fā)視頻,但她們并沒有。院領導問她們:“這么多天了,怎么不給家里打個電話?”兩個寶媽說:“不敢打呀!怕看到孩子哭,怕自己也忍不住哭,還是再堅持幾天吧。”兩位年輕的媽媽轉過身去偷偷地抹了抹臉上的淚!
“這些孩子交給誰我都不放心,只因他們也是我的寶。”這是這些天福利院的工作人員最常說的一句話!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