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回望2020安徽:履行兜底保障責任 服務美好安徽建設

時間:2020-12-18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安徽省民政系統支援武漢市江漢區社會福利院隊員合影。截至目前,省民政廳和安徽民政援鄂服務隊共有2個集體和5名個人獲國家級、省級抗疫先進表彰。

合肥市兒童福利機構開展類家庭養育工作,愛心媽媽培養孤殘兒童生活自理能力。

合肥市廬陽區逍遙津街道縣橋社區為老服務中心。


安徽省民政廳駐阜陽市潁泉區行流鎮宋灣村扶貧工作隊被授予“安徽省屬單位脫貧攻堅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宣城市社會福利中心護理院的護理員為老人修剪指甲。

懷遠縣陳集鎮陳集村省級兒童之家項目點。

今年以來,安徽省民政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和關于民政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踐行“民政為民、民政愛民”工作理念,突出“三個聚焦”、履行“三基”職責,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服務美好安徽建設,有力保障和推動了全省民政事業健康有序發展。

高站位 嚴標準

推進民政黨風廉政建設

按照安徽省委《關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奮力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實現更大作為在加快建設美好安徽上取得新的更大進展的決定》的要求,省民政廳對牽頭的社會救助、養老服務、社會福利、慈善事業、留守婦女兒童老人關愛等工作,以及完善社會治理制度等任務,研究制定了85條具體措施。省民政廳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印發通知,廳機關部署開展“學習貫徹全會精神”主題黨日活動。廳主要負責同志作為省委宣講團成員到宣城市進行全會精神宣講調研。5名廳領導到基層民政部門開展全會精神宣講,聽取對全省民政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編制的意見建議,提出全省民政以“雙提升行動”為抓手、以構建民政“八大服務體系”為重點、大力推進“十大為民工程”(“2810計劃”)建設的“十四五”規劃基本思路。

省委、省政府對民政工作始終高度重視。今年以來,省委書記李錦斌先后3次對全省民政事業發展以及社會救助兜底保障、殯葬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等民政工作專門作出批示,省長李國英先后4次對民政工作作出批示。此外,在疫情防控、防汛救災、脫貧攻堅、基層社會治理等多個批示中,省委、省政府主要負責同志都對民政部門提出明確要求。省委將提高社會救助工作標準、完善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加大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保護、穩妥推動縣改市和縣改區等工作納入省委常委會工作要點。安徽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將加快建設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和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積極推進民政領域購買服務改革納入年度重點任務。省政府將大力發展智慧養老、推進城市養老服務“三級中心”全覆蓋、提高社會救助工作標準、加大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保護、推進特困供養機構養護能力建設、開展全省“三治融合”鄉村治理示范創建活動、推進“三社聯動”工程建設試點工作、完善社區管理和服務、加強老年人權益保護等9項工作寫入政府工作報告。貧困殘疾人康復、養老服務和智慧養老、困難人員救助等3項工作繼續納入民生工程。

在加快推進全省民政事業發展過程中,省民政廳黨組堅持以政治建設為統領,一以貫之、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全面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從嚴從實做好黨風廉政建設。廳黨組制定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清單,成立廳目標管理績效考核工作領導小組,對全年重點工作和主要指標完成情況跟蹤調度。出臺《安徽省民政廳干部隊伍建設規劃(2020-2023年)》。圍繞全面從嚴治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廳黨組定期與省紀委監委駐廳紀檢監察組進行會商。扎實開展深化“三個以案”警示教育,針對低保等重點領域開展專項治理,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著力打通為民服務“最后一公里”。經過復查復核,安徽省民政廳繼續位居“全國文明單位”行列。

應保盡保 應救盡救

筑牢脫貧攻堅最后一道防線

省民政廳深入實施社會救助兜底脫貧行動,落實落細各類兜底保障政策。會同省扶貧辦對全省尚未脫貧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開展逐戶排查,緊盯“三戶一體”(未脫貧戶、脫貧監測戶、邊緣易致貧戶和老少病殘孤等困難群體)等重點人群,及時將符合條件的困難群眾納入保障范圍,納入低保57423人,納入特困供養7976人,占未脫貧建檔立卡貧困戶的75%。印發《困難群眾兜底生活保障政策指引》,《人民日報》和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信息快報》予以采用。動員全省100家社會組織與100個深度貧困村開展“百社進百村”結對幫扶活動,組織社會組織對口幫扶新疆皮山縣13個貧困村,投入款物300萬元。截至目前,全省農村低保對象183萬人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07.3萬人,占農村低保對象的59%,占全部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的22.2%,做到了“應保盡保、應救盡救”。制訂脫貧攻堅兜底保障專項督導方案,6名廳領導分別包保省定7個脫貧攻堅掛牌督戰縣和12個掛牌督戰村,切實筑牢脫貧攻堅最后一道防線。11月上旬,組織開展全省社會救助兜底保障等民政重點工作落實情況大調研活動,更加精準有力抓好最后收官階段的各項兜底保障工作,確保全面小康不落一人。

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來襲,安徽民政迅速行動,對養老機構、兒童福利機構、救助站等實行全封閉管理。印發全省民政系統疫情防控實施方案和一系列工作指南,全省2591家民政服務機構、10.7萬名服務對象、2.5萬名工作人員未發現一例疑似、確診病例。針對特殊困難群體特別是因疫致貧返貧對象開展先行救助。按照民政部要求,先后派出蕪湖、合肥兩地32名民政業務骨干,馳援武漢市民政服務機構,得到民政部和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肯定。

入夏之后,安徽經歷的梅雨期之長、降雨日之多、累計雨量之大、覆蓋范圍之廣、暴雨過程之強,為有歷史記錄以來第一位。面對“南北夾擊、長江淮河巢湖三線作戰”的嚴峻形勢,按照省委要求,省民政廳第一時間安排工作組趕赴淮河蒙洼蓄洪區開展工作,向受災群眾發放《蓄洪區困難群眾民政救助政策明白紙》,暢通救助熱線和服務渠道,讓受災的困難群眾“求助有門”。全省因受災納入臨時救助4460人,撥付臨時救助資金1568萬元。安徽民政系統對2.23萬戶分散供養的失能半失能人員組織實施全覆蓋巡察走訪;救助各類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7002人次,救助困難殘疾人2627人;轉移安置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712人;全省未出現一例因洪災造成民政服務對象傷亡的情況。

11月,安徽省印發《關于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的實施意見》。省民政廳會同省財政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的通知》,適度擴大低保和社會救助范圍,將受疫情、災情影響等困難群眾及時納入保障范圍,為2241.7萬人次困難群眾發放價格臨時補貼11.95億元。落實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政策,35萬農村特困供養人員供養標準提高到每月846元,救助流浪乞討人員3萬人次,174萬生活困難殘疾人和重度殘疾人“兩項補貼”按時發放。加快推進社會救助綜合改革,優化簡化社會救助審批流程,將低保、特困、臨時救助審批權限下放到鄉鎮(街道),104個縣(市、區)全部實現低保標準城鄉統籌。持續深化農村低保專項治理,堅決防止“兜不住底”的情況發生。全省民政領域未發生沖擊社會道德底線的事件。

辦好民生實事落實關愛保護政策

安徽省60周歲及以上人口1172萬人,占常住人口的18.41%;65周歲及以上人口886.8萬人,占常住人口的13.93%,是較早進入老齡化社會的省份之一。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連續8年列入省政府33項民生工程實施,“養老服務業發展”連續5年列入對各市政府績效目標考核范圍。截至目前,全省各類養老機構總數達到2456家、床位39.4萬張,其中護理型床位占比達40%。加快縣級、街道、社區養老服務“三級中心”建設。建立健全新建小區養老服務設施配建“四同步”機制,全省社區養老服務設施配建總面積達到192萬平方米。成立省養老服務發展中心,人員已配備到位。深入實施民政服務機構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計劃,全省無一例民政服務機構重大安全事故發生。全省9個地級市進入全國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試點城市范圍。兩家養老機構獲民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公辦養老機構改革優秀案例表彰。馬鞍山、蚌埠、池州被評為全國第四批中央財政支持開展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優秀試點城市。安慶、馬鞍山被確定為國家養老服務業綜合改革地區,池州、蕪湖、合肥被列為全國醫養結合試點地區,安慶入選全國首批長期護理保險試點地區。全國首個世界銀行支持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示范項目在安徽省落地。加快智慧養老事業發展,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加快發展智慧養老若干政策》,省直4部門編制《安徽省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規劃(2020-2025年)》。

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和困境兒童保障工作的意見》,建立和完善工作機制,強化兜底保障功能,推動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成長環境進一步改善、安全更有保障,全省6368名孤兒和1.89萬名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基本生活得到妥善保障,52萬名農村留守兒童法定監護和關愛保護工作得到有效落實。扎實推進兒童福利基礎設施建設,建成或改造市、縣兩級兒童福利機構84家,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78家,在全國率先實現兒童福利機構和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市、縣兩級全覆蓋。今年4月,省委編辦批復省流浪乞討救助指導中心加掛省未成年人保護中心牌子,增加5個全額撥款事業編制。《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后,省民政廳及時向省政府報告修改情況,并就修訂《安徽省未成年人保護條例》、健全未成年人保護協調機制、夯實基層工作基礎提出建議。

省民政廳提請省人大常委會將村(居)民委員會任期由三年改為五年。安徽全國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全國農村社區治理實驗區,數量居全國第一。組織18.6萬名社區工作者堅守疫情防控一線,動員5100余家社會組織籌集善款超過2.5億元;組織“心系受災地區、幫扶困難群眾——社會力量支援災區捐贈活動”,各級社會組織捐款捐物超過9000萬元。省人大常委會聽取慈善法和安徽省實施慈善法辦法情況的報告,積極促進公益慈善各項政策措施有效落地落實。

截至目前,全省城市、農村公益性公墓覆蓋率分別達到95%、92%。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安徽省違建墓地專項整治成果鞏固提升實施方案》,全省3549座“住宅式”墓地、2116座硬化大墓、2261座“活人墓”已整改到位。省委印發《建設康復輔助器具特色產業園推動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建立省加快發展康復輔助器具產業聯席會議制度,明確各部門工作職責,康復輔助器具產業發展駛入快車道。國務院批復同意安徽省蕪湖市部分區劃調整。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安徽省設鎮設街道標準》。全省共辦理婚姻登記73.9萬對,其中結婚登記41.7萬對、離婚登記18.2萬對,補辦結婚登記12.4萬對、補辦離婚登記1.6萬對,辦理涉外婚姻登記600對。

(本版文圖由安徽省民政廳提供)

要密切關注洪澇災害對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造成的困難挑戰,按照全國民政領域脫貧攻堅兜底保障推進會議要求,認真落實省委統籌做好“一江一河一湖”防汛救災工作的決策部署,對符合條件的要及時納入社會救助,用足用好低保、特困供養、臨時救助等各項政策措施,加大受災困難群眾幫扶力度,切實防止因災致貧返貧,確保完成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目標任務。

——安徽省省委書記 李錦斌

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關鍵時期,全省民政系統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民生民政工作的重要講話指示批示精神,充分認識新冠肺炎疫情和洪澇災害對人民生活的影響,進一步增強保基本民生的政治責任感,全面落實兜底保障各項政策,深入實施社會救助兜底脫貧行動,確保兜底保障的力度跑贏返貧致貧的速度。

——安徽省人民政府省長 李國英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12.18)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