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回望2019·青島篇:改革創新開啟民政事業發展新局面

時間:2019-12-24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2019年,青島市民政系統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和第十四次全國民政會議精神,堅守為民初心,聚焦脫貧攻堅、聚焦特殊群體、聚焦群眾關切,著力改善民生、真誠服務群眾,努力提高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多項民政工作走在全省、全國前列:代表山東省迎接民政部困難群眾救助績效考核,獲得優秀等次;入選“全國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城市”;在全省率先成立社會組織人民調解委員會;與該市城陽區合作打造“民政事業改革創新試驗區”。

  真情扶危助困,持續加大投入。全力“強基礎”,投入730萬元,完成238家養老機構智慧消防工程建設、1.5萬名失能失智老人照護需求等級入戶評估兩項市辦實事。全力“兜底線”,發放低保金5.9億元,保障城鄉低保對象6.4萬戶、9.3萬人;發放特困人員救助供養金8107萬元,保障城鄉特困人員6231戶、6395人,農村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員集中供養率達50%;發放臨時救助資金3354萬元,救助困難居民12118戶次;發放殘疾人“兩項補貼”1.6億元、惠及11.5萬人。全力“惠民生”,投入4381萬元,為全市183.5萬60周歲以上老年人購買意外傷害保險;落實殯葬惠民政策,免除基本殯葬費9000余萬元;投入189萬元,購買社會組織服務項目,服務農村留守兒童、困境兒童11657人次。組織123家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投入2216萬元,開展扶貧項目83個,惠及3.6萬人。

  順應群眾期盼,完善政策機制。出臺《關于加強和完善城鄉社區治理工作的實施意見》《青島市村務公開目錄》,修訂完善村規民約和居民公約,深化拓展“萊西經驗”。聯合市委組織部、財政部門出臺《青島市社區專職工作者管理辦法》《青島市關于完善社區專職工作者薪酬體系的指導意見》,進一步規范激勵社區專職工作者隊伍發展。聯合市委組織部制定《青島市農村社會工作服務規范》,填補國內農村社會工作標準化建設空白。

  著眼便民利民,深化“放管服”改革。開展社會救助流程再造,推進審批權委托下放,前置救助核對、取消民主評議,實現與17個部門34項數據聯網核查,低保審批時限壓縮40%。婚姻登記服務實現中午不休息,周末也能辦。將社會組織年檢制度改為年報制度,實現全程網辦,今年新增社會組織1090家,全市登記社會組織達9085家;加強行業協會商會涉企收費規范管理,建立收費信息主動公開長效機制,減輕社會組織負擔。

  持續改革創新,夯實基層基礎。深化提升社區、社會組織、社工人才、社會志愿者“四社聯動”機制,指導市南、李滄、膠州等區(市)創建全省社區治理創新實驗區聚集區。命名城區新建道路192條、更名147條,完成黃島區藏馬鎮更名。聯合市發改委等部門提出建設社會智庫的22項舉措,扶持規范社會智庫發展。全市社工機構達166家、持證社工達4926人,培育志愿服務團隊1.2萬余支,志愿者150萬人,形成“青島慈善義工服務隊”“青島紅十字會水上救援隊”等服務品牌。擬定《關于深化養老服務改革全面提升養老服務水平的意見》《政府購買養老服務管理辦法》等文件,建成養老大食堂180余處,打造社區康復照護服務、社區多樣化助餐服務等示范片區19處。扎實推進殯葬改革,靈活采取集中安放、生態改造、生態安葬等方式,積極穩妥開展散亂墳墓整治;探索海葬常態化、個性化和品牌化服務,引領生態文明安葬新趨勢。

  李滄區 推動社區治理精細化、社區服務精準化

  李滄區制定出臺《關于加強和完善社區治理的若干意見》,打造黨建引領、協商民主、多元參與、社會協同、法治保障、科技支撐、共建共享的社區治理模式。累計投入3.6億元,改造提升區、街、居三級綜合服務平臺12.1萬平方米;調整優化社區布局,與社會組織建立常態化項目合作,實現轄區全覆蓋、無縫隙服務管理。連續四年以購買社會組織服務方式,引入社區營造、社區認同等服務項目,開展各類志愿服務活動,“一站式”便民服務中心(點)實現全覆蓋。

  城陽區 打造陽光城陽、溫暖救助“655”模式

  城陽區出臺支出型困難家庭救助、城鄉居民臨時救助等4個創新性文件,將低保和特困審批權委托下放到街道,社區“藍馬甲”全程代辦幫辦,工作流程縮短到15天以內;為全區72萬常住人口購買自然災害救助責任險等10個險種,著力擴廣度、提精度、增密度、加力度、轉態度、升溫度。建立市場引入、主動發現、信息共享、統籌協調、心理關愛“五個機制”,實現救助內容綜合化、救助資源模塊化、救助手段多樣化、救助對象普惠化、救助文化體系化。

  嶗山區 全力推進殯葬改革和散亂墳墓整治

  嶗山區印發《嶗山區散亂墳墓集中整治工作實施方案》,區、部門、街道、社區各級干部深入一線、整治現場,聽取建議、研究細節、完善政策,協調解決問題。在社區宣傳欄、各類墓地等處張貼懸掛招貼畫、明白紙10多萬份,在電視臺循環播放公益廣告和整治規范專題片;修訂完善《居民公約》,將墳墓整治要求納入自治章程。制定《散亂墳墓整治考核辦法》,逐月對各街道完成情況進行考核評分通報,確保整治不留盲區、不留死角、不留尾巴。

  西海岸新區 創新“1+N+6”社區居家養老新模式

  西海岸新區由政府免費提供服務場所,在每個鎮(街道)至少建設一處600平方米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輻射多處服務驛站,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醫、助潔、助浴、助急、助樂“六助”服務。全區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老年人達2.8萬人,年服務量達19萬人次。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全部交由專業化、品牌化、連鎖化經營的養老服務公司運營,實施消費引導金制度,對經濟困難的70-79周歲獨居老年人和80周歲以上老年人發放助老信息卡,每月100元以內部分由區財政結算。投入160余萬元,建成區級養老服務公共信息管理平臺,開展“互聯網+終端+社區養老+醫療”的一站式智慧健康養老服務。(文/圖由青島市民政局提供)

(來源:中國社會報2019.12.24)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