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回望2019·黑龍江篇:集中力量解決龍江百姓最關心問題

時間:2019-12-24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2019年,黑龍江省民政系統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省委、省政府和民政部正確領導下,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第十四次全國民政會議和省委十二屆五次、六次全會部署,認真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全面加強民政系統黨的建設,深入推進省委專項巡視問題整改,持續轉變工作作風,積極參與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系列活動,圍繞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掃黑除惡、興邊富民等重大決策,扎實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層社會治理、基本社會服務職能,鞏固深化了“五抓”成效,穩步實現了“兜底、擴面、提標”,為推動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促進和諧穩定作出了積極貢獻。

  2019年是全省民政系統黨的建設提升年,黨建在民政事業發展中的引領作用得到新增強

  一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民政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全省民政系統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和貫穿全年工作的“紅線”。各級黨組織通過召開黨組(黨委)會、支部(支委)會、黨員大會、座談研討會等多種形式,將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傳達到每個層級、每個機構、每名干部職工,并面向廣大民政服務對象開展宣講。通過學習研討,全省民政系統更加深刻認識民政工作的政治屬性,深刻理解“三個聚焦”和“三項基本職能”的豐富內涵,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上來,進一步凝聚推動民政事業發展的強大精神動力。

  二是扎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聚焦“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的總要求,組織黨員干部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開展形式多樣的革命傳統和形勢政策教育,班子成員帶頭走流程,深入查擺突出問題,成立整改專班,建立“十天一報”滾動機制,廳直機關各黨組織及黨員干部制定的228項整改措施全部完成,上下聯動解決了一些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難題,人民群眾看到了民政實實在在的變化。

  三是深入推進省委巡視等問題整改。把接受巡視作為改進作風、提升服務質量的有利契機,堅持邊巡邊改、即知即改、立行立改,在整改速度、力度、深度上都獲得巡視組高度評價,專門協調多家媒體對民政廳整改情況作了系列報道。

  四是加強機關黨建和干部隊伍建設。機構改革后及時調整廳直黨組織,撤銷3個黨總支、1個黨支部,新成立了2個黨支部,指導4個支部增選補選,配齊配強班子,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堅持黨管干部,探索日常考核評價機制,樹立正確選人用人導向,兩年來提拔和調整干部143人,反響良好。

  五是以黨建引領社會組織發展。社會組織綜合黨委積極發揮作用,推動社會組織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兩個全覆蓋”,通過召開部署會議、開展黨組織書記培訓、組織主題黨日、黨課活動等形式,推動廳直管社會組織第二批主題教育全開展、黨員教育全覆蓋、黨員作用發揮有新提升。

  2019年是各項民政改革任務的深化推進年,民政工作在新起點上邁出了新步伐

  在機構改革中,省委批準省民政廳內設12個處室(不含機關黨委),新設養老服務處、兒童福利處、社會救助處,實現業務部門與民政部“一一對應”。并且,原低保局整體轉隸為廳社會救助處,解決了“事業身份干行政活”的遺留問題。全力支持農墾森工改革,系統梳理民政移交清單,多次組織農墾森工與地市對接,并組織簽署了移交框架協議,順利完成省級層面移交任務。抓實民政各項改革試點。雙鴨山市嶺東區被納入第四批“全國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哈爾濱市道里區成為全國第二批“街道服務管理創新實驗單位”。鶴崗市、齊齊哈爾市被民政部確定為第四批“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單位”,雙鴨山市“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被民政部評為優秀改革試點。

  2019年是民政工作解放思想的創新探索年,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實現了新突破

  低保與脫貧攻堅有效銜接。與扶貧辦加強政策、業務、標準銜接,控制低保線略高于貧困線,確保兜得住、可持續;將27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納入低保特困救助范圍,并完善“單人保”“大病保”“延時保”“人戶分離保”等針對性措施,確保穩脫貧、真脫貧。完善社會救助體系。實現了18個邊境縣全面實施城鄉低保標準一體化、全省所有縣(區)集中供養城鄉特困人員救助服務均等化。城鄉低保標準實現十三連增,分別提高到每人每月573元和每人每年4017元,特困供養標準也有提高,共惠及165.8萬困難群眾。

  推動養老事業和產業融合發展。與廣東、遼寧、吉林簽訂旅養框架協議,進一步深化“南來北往、寒來暑往”候鳥旅居養老南北合作;舉辦第六屆中俄博覽會養老專場活動,進一步叫響天鵝頤養品牌;完成“百大項目”養老打捆項目投資1.2億,完成計劃投資額159%;超額完成新增床位任務,達1.52萬張。創新社會組織服務監管模式。推行“兩覆蓋、兩工程”推動社會組織中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全覆蓋、新任法人代表公示全覆蓋,擴大抽檢社會組織覆蓋面,主動上門核查社會組織實際情況,實行社會組織法定代表人約見制度,將審批關口前移。

  實施惠民殯葬政策。推動殯葬回歸公益屬性,大力推進殯葬延伸服務和殯葬用品降價,喪葬費同比下降15%-25%,全省完成減費降價累計達7100萬元。“疏堵結合”治理散埋亂葬,三年100個中心鄉鎮公益性骨灰寄存堂建設規劃穩步推進,在建14個,新立項46個。提升基層治理能力。確定10個縣(市)“多村一社區”試點,推動農村社區提檔升級;積極推進鄉鎮政府服務能力建設,“樺南經驗”作為全國第一批試點經驗被民政部推廣;與組織部門密切配合,開展村“兩委”換屆“回頭看”,及時清理涉黑涉惡涉刑村委會成員,并推動村支書和村委會主任“一肩挑”,比例提升到80%以上。完成重要區劃調整任務。指導地市順利完成嫩江撤縣設市、伊春撤銷15區設立4區4縣并新設11個鄉鎮等區劃調整項目,伊春項目被省政府評價為“零瑕疵”調整。

  慈善社工作用有新提升。廣泛動員慈善力量助力災區生活自救,捐贈物資價值約420萬元、志愿者參與5600余人次。積極發展兒童福利。將社會散居孤兒和機構養育兒童基本生活費提高到1150元和1550元,增幅分別為64.3%和41%;將因父母重度殘疾、服刑等原因導致事實監護缺失的4大類困境兒童納入與孤兒同等保障范圍,拓寬了保障覆蓋面。因地制宜加快未成年人保護中心和社區兒童之家建設,全省有55個未成年人保護中心、7787個兒童之家掛牌。殘疾人福利有效落實。“福康工程”“龍江愛心工程”項目扎實推進,全省貧困縣、村困難重度殘疾人受助對象全覆蓋;發放殘疾人兩項補貼7.1億元,52.7萬殘疾人受益。

  2019年是民政隊伍作風建設的優化年,民政工作和民政隊伍展現了新風貌

  通過參加主題教育,推進巡視整改和《黨風政風熱線》節目民政專場反饋問題、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反饋問題、民生審計反饋問題整改,全省民政系統作風建設有了明顯提升。針對一些突出問題組織了專項治理,針對殯葬價格高、群眾負擔重等問題,在全省殯葬領域開展行風政風整頓,開展違法違規私建“住宅式”墓地等突出問題專項摸排。針對低保領域執行政策“一刀切”問題,集中開展“脫保”“漏保”專項整治和低保“六精準”活動,全省共排查“一刀切”造成的“脫保”206人,“漏保”23人,已全部恢復或納入低保。推出“兩登兩辦一服務”5項民政業務“辦事不求人”舉措。堅持正向引導,宣傳全國民政系統先進集體、先進工作者、勞動模范和“孺子牛獎”獲獎者先進典型事跡,評選出31家單位、41名同志為全省民政系統先進集體和先進工作者,有效激勵了廣大民政干部職工爭先創優、擔當作為。

  2020年,全省民政工作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貫徹落實十九屆四中全會、省委十二屆六次全會精神,堅持聚焦脫貧攻堅、聚焦特殊群體、聚焦群眾關切,扎實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層社會治理、基本公共服務職能,切實發揮為民解困、為民謀利、為民服務最前沿的作用,持續深化“五抓”措施,繼續推進“兜底、擴面、提標”,緊緊圍繞贏攻堅、促振興、建小康重大戰略部署,解放思想,擔當作為,努力形成更加堅實的兜底保障、更為豐富的民生福祉、更貼基層的社會治理,以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為龍江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作出新的貢獻。(本版文/圖由黑龍江省民政廳提供)

(來源:中國社會報2019.12.24)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