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姜雪芹
“咚咚,咚咚……”鏗鏘有力的鼓聲拉開了全國移交政府安置軍隊離退休干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文藝匯演的序幕。
伴著鼓樂聲,背景大屏幕上不斷飛入的字幕和圖片,展示著新中國一個又一個舉世矚目的成就。
1949年開國大典,1957年武漢長江大橋建成,1964年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75年第一顆返回式衛星首次成功返回,1983年中國第一臺巨型計算機誕生,1991年秦山核電站并網發電,1997年香港回歸,2001年正式加入世貿組織,2008年舉辦第二十九屆奧運會,2013年西藏墨脫公路建成通車,真正實現縣縣通公路……
這是山西省軍休干部表演的節目——鼓樂《為祖國喝彩》。現場觀眾的思緒被帶入新中國的成長記憶中:1949-2019,70年間,中國從一窮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從缺衣少食到即將實現全面小康,從飽受欺凌到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
11月26日-28日,退役軍人事務部在京舉行全國移交政府安置軍隊離退休干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文藝匯演,來自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軍隊離退休干部代表歡聚一堂,以歌舞表演等形式,奉獻了一個個精彩的節目,展現新中國70年來取得的成績,表達軍休干部對黨對國家的無限忠誠,反映退役軍人事務部成立以來銳意進取、開拓創新取得的新成果,描繪軍隊離退休干部在黨的關懷下老有所為、幸福安康的美好生活。
演出分為《為祖國喝彩》《禮贊70年》《筑夢新時代》《歌唱祖國》四個篇章。歌曲聯唱、曲藝表演、舞蹈、配樂詩朗誦、情景劇……形式多樣、主題鮮明的節目感動了在場觀眾,贏得了陣陣掌聲。
“我是一個兵,來自老百姓……”北京市軍休合唱團在歌曲聯唱中奉獻的首支歌曲,為整場演出渲染了恢弘磅礴的氛圍。
而情景詩劇《乳娘》則感動得現場觀眾熱淚盈眶。該劇改編自戰爭年代山東膠東育兒所300多名婦女用自己的乳汁哺育1000多名八路軍后代的故事。劇中,八路軍后代為感謝“乳娘”不顧自家孩子安危、保全他們的恩情,深情跪地。這一跪,將軍愛民、民擁軍、軍民魚水一家親的情誼細膩地傳入觀眾心間,極具感染力。
該劇的主創人員介紹:“劇中所有演員均為軍休干部。雖然年齡大,但他們依舊一絲不茍地排練、演出。”年逾七旬的主演劉樹真阿姨,排練跪地的動作導致膝關節積水。可她對工作人員說:“雖然年紀大了,但我還是一個兵,輕傷不能下火線!”
輕傷不下火線,這是軍人永遠的品質。革命戰爭年代,這些軍休干部不怕犧牲、勇往直前;國家建設發展時期,這些軍休干部哪里需要,往哪里去;離休退休后,他們離休不離志、退休不褪色,依然為國家和人民發揮余熱。在配樂詩朗誦節目《報告祖國》中,軍休干部這樣對答:“我在期待什么?”“——祖國那聲召喚!”
演出中,軍休干部還借助海南儋州調聲、南昌清音、天津快板、寧夏數花、華陰老腔、京東大鼓等地方特色曲藝,展示了中華文化藝術的多彩多姿,演繹了軍休干部老有所養、老有所學、老有所醫、老有所教、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的幸福生活,也彰顯了軍隊離退休干部和廣大軍休工作者熱愛祖國、歌唱祖國、奉獻祖國的蓬勃精神面貌。
最終,演出在全體演員《歌唱祖國》的激昂的歌聲中落下帷幕。他們代表全國軍隊離退休干部決心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永遠聽黨話、跟黨走。
退役軍人事務部、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以及軍隊駐京大單位有關方面領導和軍隊離退休干部代表出席觀看演出。
據悉,全國移交政府安置軍隊離退休干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文藝匯演活動是退役軍人事務部門成立后組織的首次全國性軍休干部大型活動,是黨中央批準該部舉辦的兩項新中國成立70周年慶祝活動之一。活動自2018年底下發通知開始籌備,各地迅速部署、層層發動,將優秀節目自下而上推薦。一年時間,歷經預賽、復賽和決賽三個階段,最終呈現了這場盛大的匯演。其間,4位部領導多次研究審閱文藝匯演方案和組織情況。軍休服務管理司負責人帶隊到有關單位協商,確保了整個文藝匯演質量。
(來源:中國社會報2019.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