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助殘脫貧,讓殘疾人生活 有質量人生有尊嚴

時間:2020-05-23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柳 旭

  “殘疾人是一個特殊困難群體,需要格外關心、格外關注。”近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盲協主席李慶忠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幫助貧困殘疾人實現脫貧是決勝之年的重點和難點,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最難啃的“硬骨頭”。

  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尚未脫貧的建檔立卡農村貧困殘疾人還有48萬多人,大多數為智力、精神、肢體重度殘疾人。“助殘脫貧 決勝小康”正是剛剛過去的第30個全國助殘日的主題。

  近日,多名全國政協委員接受記者采訪,就助殘脫貧問題提出寶貴建議。

  要高度重視殘疾人脫貧

  在李慶忠看來,當前貧困殘疾人脫貧攻堅戰的任務依然十分艱巨。他告訴記者,在剩下的貧困殘疾人中重度殘疾人占到一半,還有相當一部分的殘疾人存在返貧風險或處于貧困邊緣,再加上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殘疾人脫貧攻堅面臨新的挑戰,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聽力殘疾人雖然具有一定勞動能力,但溝通障礙是影響他們通過就業脫貧的重要因素。”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龍墨告訴記者,很多聽力殘疾人受條件所限,幼年時期未能及時干預,長大后只能使用手語交流,給工作和生活都帶來不便。

  龍墨表示,殘疾兒童康復救助意義重大,聽障兒童尤其如此,如能做到早發現和及時干預,絕大部分聽障兒童不但能聽會說,還可以接受主流教育,有效避免成為新的貧困群體,在家庭脫貧、防止返貧方面能發揮重要作用。

  讓殘疾人脫貧“不掉隊”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殘疾人一個也不能少’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要求,也是廣大殘疾人工作者的期盼。”龍墨說。

  為切實解決貧困重度殘疾人脫貧難題,民政部積極做好貧困殘疾人的托養和照護服務工作,鼓勵有條件的農村特困供養服務機構逐步為農村低保、低收入家庭和建檔立卡貧困家庭殘疾人提供低償或無償的集中托養服務,鼓勵深度貧困地區建立貧困重度殘疾人集中和社會化照護服務體系;持續落實殘疾人兩項補貼制度,截至2020年一季度,全國享受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的殘疾人達1069萬,享受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的殘疾人達1354萬;全面部署和實施新的“福康工程”,聚焦深度貧困地區和深度貧困人口,為有意愿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低保家庭和特困人員中的殘疾人免費配置康復輔助器具、進行手術矯治、開展康復訓練。

  梳理近年來的殘疾人脫貧工作可以發現,為了讓貧困殘疾人脫貧“不掉隊”,國務院扶貧辦、民政部、中國殘聯等部門聯合制訂出臺了《貧困殘疾人脫貧攻堅行動計劃(2016-2020年)》《著力解決因殘致貧家庭突出困難的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和助殘扶貧專項行動方案,隨著各項政策的不斷落實落地,貧困殘疾人的生活得到逐步改善,建檔立卡貧困殘疾人從建檔初期的700多萬人減少到目前的不到48萬多人。

  殘疾人脫貧抓三個關鍵

  龍墨表示,讓殘疾人和全國人民同步進入小康社會,要抓住三個關鍵。一是抓“小”。康復是殘疾人生活自理、未來就學、就業的基礎,要以政府為主導,深入全面落實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讓絕大部分聽力殘疾兒童及輕度、中度肢體和智力殘疾兒童通過早期干預能夠回歸主流社會;對重度難以獨立生活甚至不能自理的復合殘疾兒童,應以康復為主,逐步提高生活能力。二是抓“養”。進一步加強殘疾人評估,對于難以完全康復的成年重度復合殘疾人應以政府托養為主。三是抓“查”。充分發揮村醫、殘疾人專干的作用,加強動態篩查,及時發現殘疾人及因殘致貧者,繼續發揮好已建立的中國殘疾人動態數據庫作用,準確掌握殘疾人信息。

  “不僅要讓殘疾人脫貧,還要幫殘疾人解困。”李慶忠對此有三點建議。首先,國家針對殘疾人脫貧工作已經進行了系統部署,各級政府部門要加強統籌和督導,切實把脫貧政策落實到每一名貧困殘疾人。其次,支持殘疾人就業創業是幫助他們脫貧解困奔小康的根本之舉,應進一步落實產業扶持、技能培訓、電商扶貧等舉措,大力推動按比例就業、輔助性就業等形式,特別是當前在妥善做好疫情防控的條件下,要扶持殘疾人集中就業的企業盡快復工復產、渡過難關,不讓殘疾人因為失業而返貧。最后,對于無勞動能力的重度貧困殘疾人,在應保盡保基礎上,要隨著經濟社會發展,通過無障礙家庭改造、輔具適配、康復訓練和危房改造等舉措,持續改善生活條件,加大對貧病交加、老殘一體、一戶多殘等特殊困難殘疾人家庭的幫扶力度,讓他們生活有質量、人生有尊嚴。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5.23)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