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致敬了不起的她——10名“城鄉社區抗疫巾幗先鋒”先進事跡

時間:2020-04-20   瀏覽量:128 次  來源:新華社
【字體:    打印

  4月20日,全國婦聯宣傳部、民政部基層政權建設和社區治理司發布10名“城鄉社區抗疫巾幗先鋒”先進事跡。此次發布的10名“城鄉社區抗疫巾幗先鋒”是陶久娣、倪娟、王瓊、陳桂榮、李美紅、曹琛、路艷茹、肖曉輝、呂艷虹、徐敏。她們都有哪些動人事跡?請隨小編一起來了解↓↓↓

  陶久娣

  1969年12月生,漢族,中共黨員,現任湖北省武漢市東湖生態旅游風景區東湖新城社區黨總支書記、居民委員會主任。

  為全身心投入社區疫情防控工作,陶久娣從家里搬了出來,直接住進社區內的旅店,連續奮戰80多個日夜。她帶領社區工作者、網格員和志愿者挨家挨戶進行“非接觸式”排查,確認健康狀況,安撫疏導情緒。她積極聯系愛心企業免費捐贈愛心菜15余噸,為高齡、獨居、殘疾居民和滯留在武漢的外地人員送愛心菜,聯系超市每天為居民提供米面、蔬菜等物資平價團購服務,與多家購物平臺開展合作,滿足居民個性化購物需求,穩定群眾抗“疫”信心。

  曾獲武漢市優秀黨務工作者、武漢市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倪娟

  1976年1月生,漢族,中共黨員,現任湖北省武漢市江漢區民權街道打銅社區黨委書記、居民委員會主任。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倪娟一頭扎進社區,吃住在辦公室,帶領社區工作者挨家挨戶上門走訪摸排,發現疫情及時上報和安排就診,組織做好樓棟封閉、居家隔離、社區消殺工作,防止疫情在社區內擴散。她將自己的手機號碼公布在微信群、樓棟口,24小時接聽居民的電話,回應群眾訴求。在社區收治19名疑似人員進入集中隔離點時,她沖在最前線,逐一溝通打消居民顧慮,化解抵觸情緒。社區居民萬爹爹在彌留之際,家人在外地,她和同事們千方百計做好陪伴和臨終關懷,和萬爹爹家人隨時保持聯系,妥善處理后事?! ≡@湖北省優秀黨務工作者、武漢市最美基層干部、武漢市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稱號。

  王瓊

  1975年10月生,漢族,中共黨員,現任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區西壩街道甲街社區黨委書記、居民委員會主任。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王瓊委托家人照料年幼的孩子和重病臥床的愛人,召集社區工作人員全力投入社區疫情防控阻擊戰,始終堅守社區防控一線。她第一時間帶頭深入各樓棟,逐戶逐人上門開展疫情排查,有效阻斷了病毒在社區內的傳播。她動員業委會、物業公司、志愿者在商場超市之間牽線搭橋,先后為社區困難居民聯系提供3卡車、1.5噸免費新鮮蔬菜;創新“流動的雜貨鋪”,主動幫助居民代訂代購生活物資,切實為居民提供生活保障。她帶領社區工作團隊,創造了社區無確診、無疑似、無密接、無發熱的“四無”戰績。

  疫情防控期間被湖北省宜昌市委、市政府授予“宜昌市防疫工作突出貢獻獎”。

  陳桂榮

  1961年12月生,漢族,中共黨員,生前任湖北省黃岡市武穴市花橋鎮柏樹林村村委會委員、婦聯主席。

  陳桂榮在村里工作38年,始終堅守初心、牢記使命,工作積極主動、勤勉負責。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她主動請纓沖在一線,走村組、串垸巷,挨家挨戶做宣傳,為村民測量體溫,上門做隔離對象工作。2月初,她因過度疲勞導致身體出現不適,經再三勸說,住進武穴市第一人民醫院。當得知村里疫情防控任務艱巨后,她又重新投入戰斗。2月14日,她在工作中發病,經搶救無效,不幸去世。

  陳桂榮去世后,追授其為黃岡市三八紅旗手、湖北省三八紅旗手、全國三八紅旗手。

  李美紅

  1977年1月生,漢族,中共黨員,現任北京市石景山區八角街道八角中里社區黨委書記、居民委員會主任。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李美紅連續奮戰在社區抗“疫”一線。針對社區流動人口多、老齡人口比例大、產權單位復雜的實際,她帶領同事們對分屬28個產權單位的33棟樓2445戶7000余人逐一摸排核實,對業主在哪、有何需求、哪些是空房、哪些是租戶等建立了詳細臺賬,用圖標的形式進行一一標注,做到了一本準、一口清。率先在社區安裝了智能人臉識別、測溫系統,辦理電子出入證,產生了很好的示范效應。成立了“六人關愛小組”,保障了450余戶1000多名居家隔離人員的生活需求。由于情況掌握精準、措施落實到位,社區居民無一人感染,被社區居民稱為“鐵娘子”書記。疫情防控期間收到表揚信、錦旗20余件。

  曾獲北京市優秀社區黨組織書記、北京市先進社區居民委員會主任等榮譽稱號。

  曹琛

  女,1975年11月生,漢族,中共黨員,現任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小營街道小營巷社區黨委書記。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曹琛發揮“領頭雁”作用,帶頭深入社區摸排人員、堅持迎風冒雨值守卡口、始終沖鋒在前執行隔離任務,她總是把最緊急最危險的工作留給自己,每天工作時間超過14小時。她牽頭制定疫情防控方案、繪制社區防疫地圖、開展大封閉管理,織密群防群治網;第一時間啟動利用大數據采集管理居民信息,對社區1萬余名居民開展地毯式摸排,實現“無死角”管控;組織30多名社會工作者、動員500多名志愿者組建“紅巷老舅媽”“紅墻門”等疫情防控工作隊伍,通過線上線下“雙輪驅動”,為社區困難家庭、高齡獨居老人等1000多名特殊人群和全體社區居民提供生活保障、心理疏導等24小時全天候貼心服務。

  曾獲浙江省擔當作為好支書、浙江省千名好支書萬名好黨員、杭州市上城區三八紅旗手等榮譽稱號。

  路艷茹

  1979年10月生,漢族,中共黨員,現任河南省鄭州市二七區淮河路街道隴海社區黨委書記。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路艷茹克服孩子小、家中老人身體有病需要照顧等困難,舍小家,為大家,勇于擔當,沖鋒在前,帶領社區工作者始終堅守在社區疫情防控一線。她充分發揮社區“兩委”作用,發動社區黨員爭做排查、監測、宣傳、服務、監督“五個先鋒”,守住外防輸入的關隘;她以“標準、專業、安全、智能、保密”為目標,創新工作方法,做好居家醫學觀察人員管理服務,守好內防擴散的防線。她在社區推行“暖心菜”服務項目,發動志愿者為居家醫學觀察人員和行動不便的老人提供蔬菜代買服務,贏得了居民的廣泛贊譽。  曾獲鄭州市優秀共產黨員、二七區三八紅旗手等榮譽稱號,疫情防控期間被河南省鄭州市委組織部授予“疫情防控中表現突出的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肖曉輝

  1979年10月生,漢族,中共黨員,現任湖南省長沙市天心區新開鋪街道木蓮社區黨總支書記、居民委員會主任。

  具有醫學學歷背景、曾當過護士的肖曉輝,在新冠肺炎疫情初期,迅速列出社區“防疫菜單”,細致部署社區防控工作。為堅守社區工作崗位,她搬到辦公室住,一住就是兩個月。她大膽創新,利用智慧平臺將戰“疫”關鍵信息“一網打盡”,通過“大數據+鐵腳板”,迅速排查了約15000名居民、1269間公寓、400多家企業門店,第一時間掌握了人員動態。她暖心服務,發動300余名志愿者為699名居家隔離群眾送防疫物資、幫忙買菜,并運用社會工作督導技巧和心理學知識,緩解隔離對象焦慮情緒。她千方百計為來自湖北的陳爹爹買到“救命藥”的故事在當地傳為佳話。

  曾獲長沙市創建更高水準全國文明城市先進個人、長沙市社區全面提質提檔工作突出個人、長沙市優秀社工等榮譽稱號。

  呂艷虹

  呂艷虹,1981年3月生,漢族,中共黨員,現任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東山街道寺右社區黨委書記、居民委員會主任。

  呂艷虹充分發揮社區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組建了寺右社區黨員志愿服務隊,出入口管理、健康監測、宣傳引導、環境整治、困難幫扶等社區防控工作,她和社區黨員們都沖在最前面。她充分發揮群防群治的力量,調動居民“自家大門守起來”“鄰里之間幫起來”。她憑借多年扎實的群眾基礎,一家一家爭取支持理解,提前實施出入口管理,第一時間守牢社區防線。她自掏腰包購買大喇叭、便攜式消毒器,在社區疫情防控期間發揮了大作用。她主動服務社區內復工復產企業商戶,協調相關部門為復工復產保駕護航。

  曾獲廣州市優秀共青團員、越秀區“優秀社區領頭雁”等榮譽稱號。

  徐敏

  1986年7月生,漢族,現任四川省成都市新津縣寶墩鎮太平場社區居民委員會副主任。

  太平場社區流動人口多、租戶多,情況復雜,疫情防控工作任務重、難度大。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徐敏義無反顧地投身社區防控工作,重點對出租房屋人員情況和外地返(來)蓉人員進行細致排查,詳細了解其動向,確保不漏一戶、不漏一人。對暫時不在社區居住的人員,通過電話逐一掌握人員動向,做好政策宣傳工作,確保防控信息及時傳達到社區的每一位居民。徐敏患有地中海貧血癥,2月1日因勞累過度暈倒在崗位上。在身體還未完全康復的情況下,徐敏不顧醫生和同事的勸導,毅然堅持提前返回工作崗位,和同事們一起堅守疫情防控一線,守護居民群眾健康安全。

  疫情防控期間被四川省成都市委辦公廳授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先進個人”。

  (來源:新華社、人民網、中國婦女網2020年4月20日)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