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丹東市
丹東市各縣(市)區采取有效措施確保實現“三個確保”目標。一律采取緊急程序,確保救助及時。對醫療機構確診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或疑似者,凡符合條件的救助對象全部實施臨時救助。一律采取上限救助,確保救助效果。各地在實施臨時救助時,根據實際情況,全部實施最高額度救助。一律無差別實施臨時救助,確保特殊時期特事特辦。對醫療機構確診的感染者或疑似者,導致其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人員,不論是本市居民或暫無居住證的外市人員,凡符合救助條件全部納入救助范圍。
同時,加強和改進低保審核審批和信息報送流程。對新申請低保救助對象采取先進行家庭經濟狀況核對,待疫情解除后再入戶核查的認定方法;對在冊低保對象實行延期復查,待疫情解除后再進行復查。在確保困難群眾及時得到救助的同時,最大限度減少基層工作人員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概率。建立了社會救助信息日報告制度,采取電話、電郵、微信群等便捷的方式,重點對當前低保戶因疫情防控原因可能造成的基本生活困境情況進行了解排查,做到早發現,早救助,早解決。截至2月3日,全市已完成5.1萬低保對象的了解排查工作,對符合條件的1名救助對象,給予臨時救助1000元。(郭繼業)
江蘇省宜興市
宜興市對因患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造成家庭基本生活暫時困難的群眾,或因疫情造成收入明顯減少而導致家庭基本生活困難的群眾,及時開展先行救助,緩解其家庭困難;符合條件的對象,按程序納入低保。疫情防控期間,凡向民政部門申請生活救助的,審核審批時取消民主評議環節;對生活困難群眾開展的先行救助,取消申請人家庭經濟狀況核對、民主評議和公示等環節,待疫情解除后完善相關手續。
1月31日,市民政局決定在實施疫情一級響應防控措施期間,以每人每月120元標準,按月對全市城鄉低保對象、特困供養對象、孤兒和低保外享受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對象發放臨時生活補貼。預計政策實行后,宜興市將發放第一批臨時補貼140.2萬元,有1.17萬名困難群眾將直接受益。(黃慧敏)
吉林省撫松縣
撫松縣大力推行微信群辦公和“網上辦公”,在阻斷病毒傳播途徑的同時,切實保障了困難群眾基本生活。
縣、鄉兩級充分依托縣社會救助網上辦公平臺,采取人臉識別+遠程服務的方式對全縣低保對象進行動態管理,最大限度地實現了社會救助精準服務。
通過“撫松縣社會救助事業中心”官方微信公眾號,開通網絡咨詢舉報平臺,受理公眾在線咨詢,搭建起公眾與政府部門溝通的橋梁。同時,公開社會救助流程政策文件,提高公眾知曉度,有效地提升了社會救助工作的透明度。
開通網上申請低保通道,工作人員優化家庭經濟狀況調查和民主評議程序,根據申請人申報材料綜合研判,及時予以審核審批。同時對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或疑似患者基本生活出現困難的,通過發放臨時救助金及時予以救助。積極協調財政等部門,及時足額發放低保金,根據物價聯動機制,及時足額發放物價補貼。(張晶晶 梅 迪)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