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超民
2020年全國高校應屆畢業生達到874萬,同比再創歷史新高。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我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為降低疫情影響,實現高校畢業生優質就業,國家陸續推出了一系列“穩就業、促就業”的政策措施,多措并舉解決畢業生就業之困。近日,中共中央組織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民政部等國家七個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城鄉社區就業創業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鼓勵高校畢業生圍繞社區服務需求就業創業,支持社區服務類企業、社會組織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或組織見習,支持高校畢業生到城鄉社區服務領域創業和靈活就業。
積極出臺落實相關政策的精準舉措
《通知》要求,各地要精準對接居民需求,通過落實稅費減免、場地支持、政府購買服務等政策,支持城鄉社區服務機構(含社區服務類企業、社會組織等)發展,創造更多崗位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各級地方政府部門應依據《通知》要求,細化實化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城鄉社區就業創業的政策,及時出臺落實該政策的具體操作細則。上海日前舉辦了“上海社區工作者高校專項招聘”活動,為畢業生提供2063個社區工作者崗位,使畢業生有了更大的動力與機會進入城鄉社區工作。
提升進入城鄉社區就業創業的精準度
社區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扮演著中間人、調停者、辯護人等角色,為基層社會穩定發揮著特殊的作用。長久以來,社區工作與其他工作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這無疑給高校畢業生到城鄉社區就業創業施加了壓力。因此,高校畢業生自身要樹立正確的就業創業觀,要科學認識社區工作的性質、特點與重要性,實現精準定位,選準社區就業創業崗位,制定好長遠規劃,將個人發展與服務社區結合起來,將個人價值同社會需要結合起來,真正實現人生價值。
精準實施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指導
高校作為人才培養與人才輸出的主要陣地,擁有相對獨立的就業創業指導與服務機構,對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城鄉社區就業創業具有不可比擬的獨特優勢。高校要著力加強相關招考政策宣傳,充分利用網絡課程資源,開設必要的網絡輔導、講座,幫助其提高應試、面試技能。建議各高校采取“網格化”管理與服務模式,加強線上線下聯動工作,充分利用就業網、就業APP等網絡新媒體與社區共同構建聯動機制,實現個性化、差異化精準對接、精準推送、精準服務。高校就業指導部門主動與城鄉社區互動,做好信息審核,向畢業生精準推送社區就業的有效信息。學校要對在城鄉社區就業創業的畢業生先進典型,給予相應的資金扶持或獎勵,增強學生在社區工作的職業榮譽感。此外,城鄉社區也應當主動與高校合作,構建暢通的就業創業渠道,通過定向招聘等方式,為高校畢業生進入城鄉社區就業創業提供綠色通道。
精準對接與落實高校畢業生服務工作
各城鄉社區作為高校畢業生的接收單位,應積極做好各項精準對接的具體工作。依托城鄉社區服務中心、鄉鎮(街道)人社所、村(社區)級人社服務站等平臺大力宣傳省、市、區出臺的關于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城鄉社區就業創業的各項優惠政策,扎實推進大學生就業創業工作。各城鄉社區要積極做好崗位職位梳理工作,定期更新與發布實習招聘信息和創業相關信息,優先招用高校畢業生。要通過健全招聘錄用、選拔、任用、激勵、考核等機制,增加城鄉社區就業吸引力。在城鄉社區吸納高校畢業生后,需要建立起良好的人才晉升制度,制定出規范化、程序化、透明化的人才晉升考核制度,讓城鄉社區崗位更具競爭優勢和發展潛力。(本文作者:湖南師范大學副教授)
(來源:中國社區報202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