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老舊小區改造升級要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

時間:2020-07-09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區報
【字體:    打印

曹新杰

  今年以來,河南省洛陽市龍門石窟世界文化遺產園區龍門石窟街道辦事處加大老舊小區改造力度,堅持地上地下統籌、里子面子并重、建設管理并舉,堅持問需于民、問計于民,持續推進老舊小區改造,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讓人民群眾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目前,小區改造碩果初現,人居環境、基礎設施得到了“質”的提升,居民有了滿滿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傾聽呼聲

  切實解決民生問題

  龍門石窟街道辦事處河東社區緊鄰龍門石窟,前身為龍門煤礦家屬院,始建于20世紀50年代,社區占地面積10.33萬平方米,常住居民958戶,現有常駐居民3300余人。因為年代久遠,小區設施功能不完善、停車位緊缺等問題日益突出,居民們對進行老舊小區改造的呼聲日益高漲。

  改造啟動前,社區黨支部通過入戶走訪、多方交流等方式廣泛收集群眾意見,傾聽群眾關于小區改造的呼聲和建議,讓居民們熱心議民事,齊心辦民事。社區黨支部始終將黨建引領貫穿改造全過程。

  此次改造涉及30棟樓、958戶居民,拆除違建等工作觸動了部分居民的利益,社區黨員干部通過廣泛宣傳,積極動員,磨破嘴、跑斷腿,入戶宣講政策做工作,讓群眾明白早改造早受益,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從最初的不支持不配合,到最后從“局外人”變為小區建設的“主人翁”,為改造工作順利進行打下良好基礎。

  社區“兩委”每天堅持工程巡查,做好全程跟蹤服務,及時化解施工方與居民矛盾。施工標準的高低決定了居民的滿意程度。改造開工前兩個月社區矛盾調解近300起,在此基礎上,社區篩選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將大多數居民的意見作為小區改造建設的指南:著力解決房屋漏雨、管網老化、路面破損,修建停車位、停車棚以及架空線路入地;拆除違建,增加綠地,修繕墻面,完善黨群服務中心服務功能,推行垃圾分類,提升人居環境,實現雨污分離等改造項目。

  河東社區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啟動后,計劃總投資約4500萬元,采取政府主導、社區協調、業主參與的推進模式,按照房屋維修、設施完善、形象提升三大塊內容進行改造,受益居民達3300余人。項目一期主要實施房屋外立面粉刷、供水、電力、排水、污水管網改造、道路硬化、小區綠化、新建活動廣場、弱電入地等。項目二期主要實施樓頂防水維修、新建車棚、沿街門窗更換以及兩棟危樓改造后作為黨群服務中心、日間照料中心和商超使用等。目前,一期工程已經完工,二期工程預計在7月底改造完成并投入使用。

  改造提質

  昔日舊貌換新顏

  如今走進河東社區,能明顯感受到舊改的成效:小區房屋外立面統一粉刷為中式風格,路面按照“海綿城市”的標準進行硬化,垃圾分類設施齊全,健身器材、休閑廣場環境優美。小區主干道路面平坦整潔,環境優美、古色添韻,停車規范有序。社區通過修補圍墻、美化變壓器及車庫門等方式合理利用有效空間,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宣傳黨建文化、精神文明建設等內容,既美化了小區環境,又起到了寓教于樂的效果。

  社區還對小區北院一個2000多平方米的空地進行了綠化,補栽樹木和草坪、配置分類垃圾桶、安裝健身器材,打造成和諧文化廣場,做好“家風家訓”“道德模范”的展示,正家風、聚正氣、宣揚善孝文化,提升群眾精神文化素養。

  在老舊小區改造中,既要美化環境添設施,又要順應民意促和諧。小區南院新建600多平方米游園場所,并打造黨建宣傳長廊,讓居民在休閑娛樂中感受黨建氛圍,傳播黨建正能量,實現黨建教育場所由室內向室外延伸。教育對象由黨員為主向廣大群眾普及的突破。改造文化廣場一處,用于文藝演出、健身健美、信息展覽,為居民就近開展文體活動提供便利,貼近居民需求。

  此次改造還增設公共照明、智能門禁、信息粘貼欄,使小區的各項設施更加完善,增強居民居家安全感。在全小區形成“家美”共創文明生活的良好氛圍。

  社區+物業管理+樓棟長

  提升居民幸福指數

  自河東社區被列為洛陽市10個重點老舊小區改造試點之一以來,社區不僅僅對硬件進行了提升,還著力在軟實力上下功夫。該社區本著“想百姓之所想,解群眾之所憂”的服務宗旨,將社區打造成溫馨和諧幸福的親民型、宜居型、和諧型社區,同時也讓河東社區成為龍門園區開展“黨建引領、三治并進、服務進社區”示范社區的典范。

  全面布局積極推進小區物業管理,形成“社區+物業管理+樓棟長”融合共治的新模式。依托專業物業力量,由社區指導、樓棟長協助,讓小區物業管理逐步走上正軌;建好黨群服務中心、綜治服務中心、志愿者服務站、瑜伽館、圖書閱覽室、書畫室、黨員之家等,供居民辦事、休閑及學習,為居民提供多方位的服務平臺。

  目前,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正著力提高整個小區的黨建文化水平,建好居民活動中心,豐富群眾文化活動。

  改建好日間照料中心,服務于居住在小區內的老年人,讓老人們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解決民眾民生所需引進超市,保證居民基本生活所需。在樓道內“種”文化:張貼每家每戶的家風家訓,以“睦鄰文化”為載體,展示居民風貌,弘揚文明家風;設立樓棟長公示牌,樓棟長由群眾基礎好、威信高、責任心強的常住居民擔任。充分發揮出樓棟長社會管理信息員、調解員、宣傳員、服務員作用,真正做到讓居民“不出家門口,找到辦事人”。

  今年6月底,洛陽市完成了首批230個老舊小區27988戶的改造任務,實現第二批347個老舊小區53431戶改造實質性開工,同步高標準完成市定的10個老舊小區改造樣板建設任務,為后期高標準改造老舊小區積累了經驗、提供了借鑒。

  下一步,隨著國家大力改造老舊小區和河南省住建廳支持洛陽市副中心城市建設的機遇,洛陽市住建部門將搶抓精準摸排剩余的2000年以前建成的1220個老舊小區,力爭在申報2021年央補資金支持項目時全部列入計劃。全市老舊小區提升改造工程將按下“加速鍵”。

  (作者單位為河南省洛陽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來源:中國社區報2020.7.9)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