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 吳松林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當前,全國正在復工復產,要加強安全生產監管,分區分類加強安全監管執法,強化企業主體責任落實,牢牢守住安全生產底線,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總書記的重要指示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厚的為民愛民情懷,為天津市民政系統安全管理工作指明了路線方針,提供了根本遵循。
近年來,天津市民政局黨組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重要批示指示精神,深入落實民政部和市委、市政府關于安全管理部署要求,時刻緊繃安全之弦,牢固樹立“萬無一失、一失萬無”的紅線意識,堅持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的工作原則,以高度的使命感、責任感、緊迫感抓牢抓實抓細民政服務領域安全管理,有效防范了重大安全事故發生,為天津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安全之基,為民政服務對象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筑起了守護之墻。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全市民政系統黨員干部堅決落實市民政局黨組“22114”工作思路,一名黨員一面旗幟,一個支部一個堡壘,以鋼鐵的意志和過硬的作風牢牢守住了抗疫安全防線。全局上下眾志成城、不懈奮戰,取得了民政服務機構服務對象和民政干部職工零感染的戰果。在復工復產期間,全市民政系統黨員干部全面推進年度重點工作,全力服務“六穩”“六保”大局,實現了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雙戰雙贏”。
拿出最硬核的措施,實施民政服務機構全封閉管理。1月24日,天津市啟動了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全市養老服務機構迅速實行了全封閉管理,嚴把入口、自我保護、監控三道關,將病毒阻擋在服務機構大門之外。嚴格落實每日消毒殺菌、通風換氣、體溫測量等硬要求,規范食品進貨渠道,高標準建立分類隔離區,及時協調配發口罩、體溫計、防護服、消毒液等防疫物資;協調保險機構,免費為養老服務機構內老年人提供一次性傷亡救助金;提前預撥2744萬元運營補貼資金,下達471.26萬元一次性防疫補貼資金,緩解養老機構資金短缺問題;聯合市消防救援總隊開展了養老機構消防安全專項治理攻堅行動,有效防范了養老機構消防安全事故的發生。
守護最困難的群體,織牢民生保障安全網。市民政局把保障好疫情期間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作為民政安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擴面、提速、增量多管齊下,織牢編密民生保障安全網。推出社會救助“直通車”,暢通臨時救助渠道,及時公布民政部門救助聯系電話,累計發放臨時救助金5784.4萬元,救助3.61萬人次;發放“點球式”救助金378.9萬元,救助1162人次。簡化審核審批環節,取消入戶調查等環節,實行承諾制先行審批,證明材料容缺后補,及時將5944名困難群眾納入社會救助保障范圍。落實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加大流浪乞討人員街面巡查救助力度,強化分散供養特困人員、困境兒童、留守兒童、留守老人等特殊群體居家關懷照料,實現了困難群眾“生活有人照應、生病有人看護”。
發動最廣泛的力量,夯實社區聯防聯控防線。充分發揮民政牽頭作用,市民政局嚴格落實“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防控要求,把社區作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主戰場,協調各方力量共同開展工作,市、區兩級數百名民政干部下沉社區值守,發動3.7萬名城鄉社區工作者投身疫情防控工作;利用“九全”機制,發動城鄉社區居民、物業人員、社會組織、志愿者等各方力量,開展“三個百分之百”工作,高效落實疫情監測、信息報送、困難幫扶等硬核措施。規范慈善組織捐贈行為,發動慈善組織募集社會捐贈,指導社會組織開展心理援助志愿服務,行業協會商會開展行業安全防范指導。為全市街道(鄉鎮)撥付了1240萬元專項經費,擴大了居委會辦公經費和社區服務群眾專項經費使用范圍,制定落實了城鄉社區工作者補助政策,并為其全部辦理了疫情防控保險。
堅守最末端的防線,高效率完成各項處置任務。市民政局縝密謀劃,提前部署,高效率高標準完成各項處置任務。第一時間補充應急防護物資,細化設置應急專用通道、遺體專用處置區域、備勤隔離區域,明確遺體接運流程、火化流程、骨灰領取安置等環節,迅速出臺特殊遺體處置三級應急預案和操作規范。成立應急隊伍,指定應急專用車輛、專用設備,24小時備勤值守,確保安全穩妥完成任務。指導全市殯葬服務部門對標對表,關閉非必要性公共區域,暫停遺體告別、祭掃等服務。疫情期間,化危為機推進喪俗改革,加大《文明行為促進條例》普法執法力度,推出官網免費祭掃、都市文明集體共祭等6項便民惠民舉措,圓滿完成清明節等服務保障工作,在引導文明殯葬新風尚的同時減少人員聚集,切斷病毒傳播渠道。同時,聚焦主責主業,穩妥做好婚姻登記場所特殊時期管理服務、福利彩票銷售復工復產等工作,各項年度工作任務穩步推進,最大化減小疫情造成的影響。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天津市民政局黨組深入精準研判形勢,對安全生產工作提出了更高更嚴的標準,要求全市民政系統要高站位增強抓安全保安全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把安全管理工作抓在經常、嚴在日常,有效防范重大安全事故的發生,維護民政事業安全穩定發展大局。
在認識上做到“三破除”。根據民政服務機構點多、線長、面廣,服務對象情況特殊、數量眾多、安全風險易發的特點,市民政局堅決破除“沒出問題等于沒有問題”的觀念,樹立危機意識,居安思危、未雨綢繆,切實做到防微杜漸、有備無患。堅決破除“短期解決了問題等于根本解決問題”的觀念,充分認識安全穩定工作的艱巨性、復雜性和系統性,把安全穩定工作納入日常總體工作,做到經常抓、抓經常,反復抓、抓反復。堅決破除“協同配合等于與己無關”的觀念,樹牢大局意識、集體意識,自覺加強協同配合,形成“安全穩定、人人有責、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在落實上做到“三著力”。按照天津市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要求,把握民政服務“一老一小”等困難群體的特點,狠抓安全關鍵問題,提高綜合防范能力。著力做好重點群體安全工作,堅持關口前移、源頭防范,重點加強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流浪乞討人員街面救助等工作,精準實施救助,落實“六穩”“六保”任務。著力做好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制定落實防控常態化機制。著力做好服務機構日常排查整改,加大機構內部安全檢查巡查、人員教育和問題解決力度,抓實食品藥品、醫療設施和煤水電氣設施重點環節,早發現早解決,把矛盾和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
在責任上做到“三落實”。按照“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的要求,把民政服務領域安全管理作為重要政治任務放在心上、扛在肩上。嚴格落實黨政同責,明確各單位黨政一把手為安全工作第一責任人,樹牢黨政齊抓共管意識,共同落實職責。嚴格落實一崗雙責,加強擔當意識,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同步穩抓安全生產和業務工作。嚴格落實失職追責,對安全隱患、整改不力或抓安全走過場等行為“零容忍”,發生一起、查處一起、問責一起,把安全生產責任高舉于頭頂,為實現“雙戰雙贏”和守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作出民政貢獻。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