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曉明 柳 旭 路建英 胡 群 張雨點
習近平總書記4月8日給武漢東湖新城社區全體社區工作者回信,再次肯定城鄉廣大社區工作者在疫情防控斗爭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向他們致以誠摯的慰問,并勉勵他們為徹底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再立新功。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回信公開發表后,在全國城鄉社區工作者中引發強烈反響,大家一致認為,回信充分體現了總書記對社區工作者的親切關懷,令人倍感溫暖、倍受鼓舞、倍添動力。大家表示,一定不辜負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繼續砥礪前行、不懼風險、忠誠履職,做好新形勢下疫情防控常態化工作,帶領社區居民共建美好家園、共享幸福生活。
暖 心 總書記的回信令人倍受鼓舞
4月9日,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區平陽路街道親賢社區居委會的工作群里異常熱鬧,大家熱議總書記的這封回信,雖然信是寫給武漢東湖新城社區的,但信中蘊含的肯定與關懷讓所有社區工作者感同身受。
“短短300余字,既有總書記對社區工作的肯定與支持,又有對社區工作者的關懷與愛護。”“看了總書記的回信,我覺得自己在疫情防控期間所付出的一切都非常值得。”……讀著總書記的回信,看著工作群里的一條條留言,親賢社區黨委書記侯麗琳熱淚盈眶,這位在社區奮戰了近20年的“老兵”表示,那些寒風中的走訪慰問、深夜里的排查轉運,所有的辛勞在溫暖的字里行間全都釋懷了。
激動,這是山東省菏澤市定陶區天中街道南城社區黨委書記馬化彬看到總書記回信后的第一反應。4月2日,作為持續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杰出代表,55歲的馬化彬榮獲“山東戰‘疫’最美城鄉社區工作者”稱號。他說,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全國人大代表,關鍵時刻就該帶頭扛起疫情防控責任。總書記在回信中再次肯定了社區工作者在疫情防控斗爭中的重要作用,作為社區抗“疫”的一員,心情很激動。
看到回信,北京市東城區前門街道草廠社區黨委書記朱耿亭想起一年前總書記到草廠社區看望慰問基層干部群眾的場景。春節前,朱耿亭一直醞釀在總書記來訪一周年之際給總書記寫封“家信”,匯報一年來牢記囑托、奮力拼搏取得的新成績。沒想到疫情突襲,“家信”還沒來得及寄出,就投入到社區疫情防控工作中。“總書記對基層社區工作者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肯定讓我們信心倍增、榮譽感爆棚,總書記的關心關愛讓我們覺得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朱耿亭說。
“總書記的殷切囑托,深深激勵和鼓舞著我們,這是對社區工作者的最大肯定。”遼寧省沈陽市沈河區大南街道多福社區黨委書記、居民委員會主任孟曉丹說,總書記2013年8月到多福社區調研,為我們做好社區工作指明了方向。如今看到總書記的回信,內心感到無比溫暖。
“我覺得倍感溫暖、倍受鼓舞、倍添動力。”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西夏區興洲苑社區黨支部書記、主任郭杰用3個“倍”表達看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的激動心情。天津市和平區南市街道慶有西里社區黨委書記、居民委員會主任王金榮則表示,要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將堅定信心帶領社區全體工作人員奮戰到底,為打贏這場戰“疫”貢獻力量。
大家一致認為,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不僅溫暖了武漢社區工作者的心,也溫暖著全國400萬社區工作者的心。總書記的回信不僅是對武漢新城社區全體社區工作者的肯定與關懷,更是對全國城鄉社區工作者的支持與激勵,給社區抗“疫”工作者打了一針“強心劑”,更加堅定了廣大城鄉社區工作者打好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的決心和信心。
信 心 將戰“疫”精神轉化為工作動力
早在3月13日,武漢市武昌區南湖街道中央花園社區就被評為無疫情社區。社區黨總支書記張淑靜因開黨建直播間被稱為“網紅書記”,她表示,防疫措施一刻都不能松懈。
“我們一定牢記總書記的囑托,筑牢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重要防線,抓好新形勢下防控常態化工作。”張淑靜說,進一步提高社區居民對“打開城門不等于打開家門”的認識,號召社區居民“非必要不外出”,共同守護戰“疫”成果,筑牢社區抗“疫”防線。同時,加大對老弱病殘、鰥寡孤獨、康復人員、病故家庭等特殊困難群體的關心關愛力度,強化點對點關照,用心用情為群眾服務。
“充分彰顯了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的偉力。”上海市長寧區虹橋街道榮華居民區黨總支書記、古北市民中心主任盛弘覺得,習近平總書記回信中的這句話講到了社區工作者的心坎里。人民的城市為人民,人民的城市大家齊出力,在這次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展現出廣大城鄉社區工作者和社區居民不懼風險、團結奮戰、聯防聯控的強大力量。
這幾天,江西省銅鼓縣定江社區柳林街的理發店、早餐店、小型超市等陸續開門,社區流動人員也增多了,疫情防控壓力有所增大。柳林街黨支部書記曹小青說,要認真學習總書記回信,抓實抓細疫情防控各項工作。城鄉社區干部只要始終堅定必勝之心、責任之心、仁愛之心、謹慎之心,聚愛心,暖人心,就一定能徹底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
看到總書記回信的報道,盛弘立刻轉發給了社區所有工作人員。她對回信里“抓細抓實,用心用情”八個字印象特別深刻,疫情是一面鏡子,反映社區治理水平。未來,如何進一步推進社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還需要仔細琢磨。
江蘇省無錫市梁溪區黃巷街道民豐里第二社區黨總支書記、社區主任趙淼認為,總書記的信激勵著大家把疫情防控工作的經驗轉化為后期社區工作的動力,采取一系列迅速、務實、有效的行動,繼續為居民辦實事,解難題,做好居民的貼心人、知心人、暖心人,讓基層黨組織治理能力更強、組織活力更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更濃。
湖北省荊門市東寶區瀏河社區書記蘇玉梅已經扎根社區32年了。年少時,看到當村支書的父親四處奔波為村里老人解決生活難題,蘇玉梅心里就埋下了要為民服務的“初心”。
“在疫情防控關鍵時刻,要慎終如始,做到精準防控,繼續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嚴守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重要防線。”蘇玉梅說,要將疫情防控的經驗運用到社區治理中,發揮社區居民主體作用,暢通居民協商渠道,解決好居民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進一步提升社區治理能力。
總書記的回信讓廣大城鄉社區工作者信心更強、干勁更足,大家紛紛表示,將不斷提升社區治理能力,牢牢把握民需,為居民辦實事、解難事,堅信一定能贏得抗擊疫情的最終勝利,讓全體居民擁抱春暖花開,享受美好生活。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