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能量(右二)與其他志愿者一道運送物資到戰“疫”單位。
本報記者 路建英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無論在城市社區還是偏遠農村,各行各業數不盡的志愿者逆行而上,投身“疫”線。為了打贏這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他們堅守崗位、日夜值守,真誠奉獻、不辭辛勞,舍小家顧大家地默默奉獻著。這其中,就有一位來自湖南長沙的援漢志愿者鄭能量。
“像我這樣窮苦出身的孩子,沒有黨的恩惠,沒有政府的關懷,沒有社會好心人的支持,我們家的生活不會是現在這樣;沒有老師開導,或許都沒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更不可能在絕境中重生。”3月28日晚,鄭能量通過微信給記者發來幾段語音。
“出生在一個低保家庭,母親患有精神疾病,父親常年不在身邊。”鄭能量告訴記者,為了生活,初一就輟學的他擺過地攤、賣過報紙、擦過皮鞋……后來,在政府和社會愛心人士幫助下一路上了大學,畢業后應聘到湖南建工集團。
提及“逆行”武漢做志愿者,他的回答是:“社會幫了我這么多,我想回報社會。我只是做了自己應該做的事,我叫鄭能量,就該傳遞正能量。”
面對疫情,就在許多人宅家防護、談“鄂”色變時,鄭能量選擇“逆行”。臨行前,他在朋友圈立下常人難以接受的誓言:“我鄭能量志愿進入疫區做志愿者,自愿接受最臟最累的一切任務。如果我命數至此死在了武漢,就把我的骨灰無菌處理后撒入長江。”
一切準備妥當,大年初一,鄭能量就驅車連夜冒雨“逆行”武漢。“我剛到的那天晚上,就看見有好心人冒雨出來給大家送吃的,放下東西就走了。”鄭能量說自己當時感到全身更有力量。
疫情籠罩下,一開始鄭能量做志愿服務并不順。“有人搭車,問多少錢能走,我說不要錢,別人都不敢坐。”鄭能量說,本想著為大家出行提供服務,結果大家都把我當成了“黑車”司機。“不過自己十分理解他們,疫情之下,大家都在家宅著,能冒險出來的人就容易被當作無利不起早的人。”
“大家好,我叫鄭能量,是抗擊新冠肺炎的志愿者之一。如果您家有孕婦、兒童、老人需要用車緊急去醫院,我們將免費為您服務,我的電話號碼是131****0732。”為了幫助更多人,他于2月初加入了武漢抗疫公益志愿者聯盟,成了一名“007救援車隊”志愿者。
“每天凌晨四五點入睡,早上9點出門,手機24小時開機,常常吃著飯就接到求助電話要立馬出發。”鄭能量說,有一位乘車的護士在了解到志愿者們每天不間歇地提供免費服務,她從包里拿出一個雞蛋遞給自己;還有一次,不知是誰在車上放了一個200元現金的紅包,這讓他很感動。
在武漢,鄭能量最開始的志愿服務就是免費接送醫務人員和患者。后來,大部分醫院和社區都配備了接送專車,鄭能量和其他志愿者開始把主要精力放在為社區的病殘老人、空巢老人和貧困戶的基本生存保障上,為他們募集并運送米面油蛋奶和蔬菜水果等物資。
“我們現在在協助政府做空巢老人、病殘老人的兜底救援工作,希望更多的力量可以關注這個群體。”2月27日,鄭能量在朋友圈發了這條信息。此時,他正在和車隊其他志愿者協助漢陽區郭子口社區工作人員摸排70歲以上獨居老人情況,搬運生活物資。
在服務過程中,鄭能量發現一些農場的蔬菜因為疫情運不出去,只能爛在地里,而城區許多群眾卻沒有新鮮蔬菜吃,他立即發朋友圈,請有需要的社區與他們聯系。
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武昌區水果湖街道放鷹臺社區、漢陽區社會福利院和五琴里社區養老院、江漢區站東養老院、江岸方艙醫院等地,都能看見鄭能量同其他志愿者忙碌的身影。“我們不僅僅是輔助兜底救援,更是引導人性中的良善。”鄭能量說,有時大家從黎明忙到深夜,但都樂此不疲,別人一聲“謝謝”,就是力量。
“每天睡眠時間嚴重不足,但為了盡量幫助更多的人不得不堅持,陸陸續續也有社會上那些善良的人們來到一線,協同我們一起工作。”在“逆行”武漢的兩個多月里,鄭能量每天開著車穿梭在武漢的大街小巷,義務幫助有需要的市民出行、接送醫護人員上下班、運送物資、為孤寡老人提供幫助,協助社區排查情況……
“請原諒我的不辭而別,本意靜靜來武漢,也想靜靜返湖湘。兩個多月來,遇到了太多難忘的武漢人和溫暖關懷。”3月31日,鄭能量結束他在武漢的志愿服務,返回家鄉星城長沙,住進指定隔離醫院。但他依然記得為他提供膠囊旅店的隊友胡恒兵為志愿服務花掉近10萬元;“007救援車隊”蔣鎵淇和黃馳宇團結各車隊協調愛心蔬菜……
“只想盡量做溫暖而有力量的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縱使心有千言,卻不愿再提,只想把此間美好珍藏心間。”鄭能量在微信里寫道。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