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東莞民生實事越辦越實

時間:2020-06-18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張偉濤

  東莞市在民生實事中將民政相關工作列入突出位置大力推進,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民政工作重要指示的有力舉措。把“關系民生、連著民心”的民政實事辦好,必將有力帶動和推進全市各項民生實事工程措施更扎實、效果更實在、百姓更實惠。

  廣東省東莞市日前發布2020年市政府十件民生實事,其中“加強困難群體兜底保障”和“關愛老人、婦女、兒童等重點群體”位列前兩件,民政部門責任重大。市民政局局長黎雪琴表示,東莞民政將以辦好民生實事為契機,認真履行好職責,積極踐行“民政為民、民政愛民”工作理念,加大社會救助兜底保障的力度,加強對困境兒童、生活困難和重度殘疾人等特殊群體關愛幫扶,強化責任擔當,交上一份群眾滿意的民生答卷。

  東莞十件民生實事

  前兩件都主要是民政的事

  記者了解到,東莞市2020年十件民生實事中,居于首位的是加強困難群體兜底保障。具體內容包括:低保標準從每人每月980元調高至1060元;孤兒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從每人每月1685元調高至1820元;困難群眾臨時救助范圍從戶籍居民逐步拓寬至常住居民;對殘疾人社會保險個人繳費部分給予全額補助;實施自閉癥兒童家庭康復計劃,為自閉癥兒童家庭提供規范化養育技能指導服務。

  居于十件民生實事第二位的是關愛老人、婦女、兒童等重點群體。主要內容是:將推動居家養老“大配餐”服務100%覆蓋全市,每個鎮街(園區)至少建立一個長者飯堂;推動失獨家庭扶助金發放標準提高50%;實施“家家幸福安康工程”,給困境婦女兒童送溫暖、送關懷;新建升級一批公共場所母嬰室、愛心媽媽小屋,建成1個兒童公園。

  此外,在第八件實事中,提出推動政務服務更便民親民。打造由民政部門負責實施的“民生大莞家”服務品牌,多渠道收集、解決民生訴求。

  黎雪琴表示,十件民生實事充分體現了東莞市委、市政府對民生民政工作的重視與支持。今年,東莞民政將充分發揮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協調機制作用,加強兜底保障,修訂完善《東莞市困難家庭臨時救助實施辦法》,推動社會救助由戶籍人口向全域人口逐步覆蓋。同時, 打造“民生大莞家”品牌項目,及時解決群眾身邊的“小急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

  辦好第一民生實事

  確保兜底保障“不漏一戶、不落一人”

  2019年,東莞市共發放各類救助金1.8億元,其中低保金5520.12萬元;特困供養救助金1691.56萬元;低保對象食品、燃氣、用水補貼801.7萬元;低保對象、特困人員基本養老保險個人繳費補助1505.86萬元;臨時救助金146.96萬元; 發放殘疾人兩項補貼資金6716.49萬元;孤兒基本生活保障金1631.68萬元。

  黎雪琴表示,今年是決戰決勝全面小康的收官之年,民政局將按照市政府“一號文”要求,落實好第一民生實事“加強困難群體兜底保障”。民政部門將不斷加大社會救助兜底保障力度,建立更廣泛、更深層、更有效的民生兜底保障體系;對符合條件的城鄉困難群眾、失業群體“應保盡保”;對困境兒童、生活困難和重度殘疾人、農村留守人員、生活無著流浪乞討人員等特殊群體加強關愛幫扶;對老無所依、無基本生活保障的農村貧困老人,關心關懷、及時救助,確保“不漏一戶、不落一人”。

  2020年的具體措施是:

  ——穩步提高救助標準。從今年1月起,已經將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提高至每人每月1060元,特困人員供養標準和低收入家庭認定標準分別從每人每月1568元、1470元提高至每人每月1696元、1590元。

  ——擴大臨時救助覆蓋面。將困難家庭臨時救助范圍從目前的本市戶籍居民適度拓寬至常住居民,為遭遇突發事故和困難的群眾基本生活提供有力保障。

  ——實行“先行救助、分級審批”。對申請低保、特困供養以及受疫情影響造成生活困難的家庭及個人,視情由屬地園區、鎮(街道)社會事務局先行給予臨時救助。

  ——加強臨時救助政策銜接。加強臨時救助與低保、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政策銜接,對其他社會救助制度暫時無法覆蓋的困難群眾,發揮慈善事業第三次分配作用,采取“急難型”救助和“支出型”救助相結合方式,做到有困必幫、有難必救。

  辦好第二民生實事

  重中之重聚焦提升養老服務質量

  今年,東莞市提出了“三年內在全省率先建成15分鐘居家養老服務圈”的目標。黎雪琴表示,在全面辦好第二民生實事“關愛老人、婦女、兒童等重點群體”的過程中,民政部門將以關愛老人群體為重中之重,著力在養老服務領域通“堵點”、消“痛點”,努力讓養老事業發展更有溫度、更有質感。

  截至2019年底,東莞市戶籍總人口251.06萬人,其中,60歲以上老年人口33.85萬人,占戶籍人口的13.5%。近年來,東莞市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基本形成了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充分發展、醫養相結合的多層次、多樣化養老服務新格局。目前,全市已建成各類養老機構49家,共有涉老床位11538張。投入近3億元興建或改造160多個“星光老年之家”,打造137個社區綜合服務中心,523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整合資源打造了17個省級居家養老示范中心,夯實了社區養老依托功能。2019年,市鎮兩級財政共投入2.37億元,推進全市養老服務提速增效。

  2020年,東莞民政部門將在三個方面繼續發力提升養老服務質量。

  ——強化養老服務頂層設計。建立市級養老服務工作部門聯席會議制度,形成推進養老服務發展合力;出臺東莞市加快推進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委托第三方開展養老服務設施專項規劃編制,分區分級規劃建設養老服務設施。

  ——提升居家養老服務水平。優化居家養老服務政府資助對象范圍。推進“互聯網+養老服務”行動,完善東莞市智慧養老服務平臺建設,為老年人家庭提供個性化的“菜單式”居家養老服務;全面鋪開居家養老“大配餐”服務,確保年底前各鎮街至少建立一家長者飯堂。

  ——推進養老設施建設。分區分級規劃建設養老服務機構,全力打造市級醫養結合示范點,年內新增養老床位500張。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6.18)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