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自治區民政廳黨組書記、廳長 朱學慶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的重要論述,系統回答了如何認識安全生產工作、如何做好安全生產工作等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是做好安全生產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通過深入學習,我更加深切感受到其中所蘊含的嚴肅政治要求、鮮明問題導向、強烈憂患意識、科學工作方法和深厚為民情懷,更加深刻認識到抓好民政服務機構安全生產,必須堅持用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重要論述武裝頭腦、指導實踐,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強烈的責任擔當,全力守護民政服務對象生命安全。
在增強政治覺悟、筑牢責任鏈條上常抓不懈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命關天,發展決不能以犧牲人的生命為代價。這必須作為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絕不能只重發展不顧安全,更不能將其視作無關痛癢的事,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要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堅持人民利益至上。”抓好安全生產,落實責任是根本。
近年來,我們始終把安全生產擺在突出位置,嚴格履行“一崗雙責”,成立自治區民政廳安全生產工作領導小組,多次召開廳黨組會、廳長辦公會和專題會議研究部署安全生產工作,并將其列入績效考核內容,做到安全生產工作與業務工作“兩手抓”“兩促進”。堅決貫徹“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的要求,印發安全生產權力和責任清單,實行安全生產“一票否決”制度、安全生產舉報制度、事故隱患整改和公示制度,推動民政服務機構完善24小時值班、每日巡查、夜間巡查等制度,推動市縣民政部門建立領導班子成員定點聯系“實名制”,切實筑牢責任鏈條。
我深切體會到,生命重于泰山,責任意識是關鍵,必須堅持底線思維和紅線意識,時刻緊繃安全生產這根弦;必須落實好“一崗雙責”,不斷壓緊壓實各級民政部門和民政服務機構安全生產責任,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必須聚焦特殊困難群體,進一步拉緊織密制度防線,切實保障他們的生命安全。
在強化風險防控、消除安全隱患上常抓不懈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針對安全生產事故主要特點和突出問題,層層壓實責任,狠抓整改落實,強化風險防控,從根本上消除事故隱患,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安全生產,要堅持防患于未然。”抓好安全生產,防控整治是重點。
近年來,我們深入開展社會福利機構消防安全治理和消防安全管理標準化建設,實施民辦養老機構消防安全達標提升工程,嚴把消防安全源頭關。扎實推進養老院安全問題專項整治和養老機構安全設施達標創建活動,通報不合格養老機構服務質量整治問題清單和存在重大風險隱患的養老機構整治清單,倒逼安全責任落實。在冬春防凍防火、夏季防汛減災等敏感時間節點,綜合采取實地走訪、專項督查、聯合檢查、集中整治等形式,強化風險排查和治理整頓,切實消除民政服務機構重大安全隱患。
我深切體會到,從某種意義上講,常懷畏懼是一種負責任的態度,必須克服麻痹思想,警鐘長鳴,常省吾身,加強民政服務機構風險監測預警,著力防范和消除安全隱患;必須把查找和解決問題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建立清單,掛圖作戰,不整改徹底不罷休;必須聚焦重點部位和關鍵環節嚴督實導,做到不打折扣、不留死角、不走過場,真正“壓緊彈簧”“擰緊螺絲”、堵塞漏洞。
在加強基礎建設、提升保障能力上常抓不懈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各生產單位要強化安全生產第一意識,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加強安全生產基礎能力建設,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發生。”抓好安全生產,強化保障是基礎。
近年來,我們注重加大投入、夯實基礎,每年安排數千萬元補助市縣用于民政服務機構的安全設備購置維修、消防設施及環境改造升級。分類分步對一批“散、小、破、閑”的鄉鎮敬老院進行撤并改轉。深入開展民政服務機構消防安全應急演練,每年舉辦全區民政系統安全管理培訓,不斷提升安全管理崗位人員的安全管理意識和技能。
我深切體會到,安全生產能力建設并非朝夕之功,必須落實保障措施,加強安全裝備配備,抓好老舊設施改造升級,推廣應用高新技術;必須健全民政服務機構安全管理隊伍,加強安全生產培訓,完善應急預案和機制,提升應急處置能力,確保出現災情能夠快速響應、及時救援。
在強化宣傳引導、推進群防群治上常抓不懈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做到‘一廠出事故、萬廠受教育,一地有隱患、全國受警示’。”抓好安全生產,宣傳教育是關鍵。
近年來,我們深刻吸取各類安全生產事故教訓,組織從業人員集中觀看安全生產警示視頻、圖片、案例,以開展“安全生產月”“民政服務機構安全管理月”活動,做好清明祭掃等為契機,廣泛開展安全生產宣傳,營造良好的安全生產態勢。督促提醒社會服務機構業務主管部門、黨建工作機構強化安全管理檢查,促進社會服務機構健康發展。深入推進城鄉基層自治組織規范化建設,全面提升其服務功能,依靠群眾自治動員組織城鄉居民接受安全教育、參與安全管理。
我深切體會到,安全生產警鐘長鳴,必須繼續加強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強化正向引領和反面警示,推動安全文化入腦入心;必須著力提升社會服務機構登記管理質量,督促社會服務機構法人代表、負責人履職盡責;必須充分發揮城鄉基層自治組織動員凝聚作用,鼓勵引導城鄉居民廣泛參與,切實織密筑牢安全生產防線。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