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明龍
10月25日,2020年重陽節這天,吉林省的廣大老年人在歡度節日的同時,還收到了一份別樣的大禮包——在社區就能上老年大學。
“社區老年大學成立了,我們十分高興。因為它接地氣,離家又近,這樣我們上省市老年大學一座難求的現象就解決了,真是打心眼里高興!”剛參加完吉林省社區老年大學慶祝老年節活動的長春市南關區曙光街道平陽社區的戚奇老人仍難掩內心的激動。
把社區老年大學辦出特色辦成品牌
“李大爺,您也來了?”“社區要成立老年大學,有這好事,咋能少了我呢!”10月25日上午還沒到8點,位于長春市南關區平陽街和曙光路交會處的吉林省社區老年大學門前已聚集了數十位老人。他們互相打著招呼,人人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吉林省的人口老齡化程度較高,截至2019年底,全省60周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551.11萬人,占全省總人口的20.48%。
為解決老年教育需求與供給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問題,吉林省民政廳、省委宣傳部、省教育廳等9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推進社區老年大學建設發展的指導意見》,對推進社區老年大學建設提出明確要求。成立吉林省社區老年大學,就是開啟社會力量服務老年人的公益慈善新路。
當天的活動中,吉林省副省長阿東向社區老年大學贈送了慰問金,并與省民政廳廳長喬恒共同為社區老年大學揭牌。阿東要求,社區老年大學要創新辦學理念,匯聚各方師資力量,通過開展線上線下教學的模式,切實把社區老年大學辦出特色辦成品牌。
據介紹,吉林省委宣傳部、省新聞出版局充分發揮豐富的文化資源優勢,組織新聞出版單位準備了大量的圖書期刊和影像資料,通過社區老年大學分享給老年人,并決定與社區老年大學建立長期贈送機制。吉林省廣播電視大學、省圖書館充分發揮在老年人教育、學習等方面有資源、有經驗、有陣地的優勢,分別與社區老年大學簽訂協議,共同為老年人提供優質的養老服務。
社區老年大學重點搭建好三個平臺
“尊重老人,就是尊重我們的歷史,就是關愛明天的自己。百行德為首,百德孝為先。進一步增強全民的敬老愛老意識,使廣大老年人度過幸福、美滿、安詳、健康的晚年,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也是各級黨委、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喬恒表示。
近年來,吉林省大力推進“幸福養老工程”建設,構建養老、孝老、敬老政策體系和社會環境,完善養老服務政策框架,建設居家社區機構和互助養老相協調、醫養康養文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養老服務質量不斷提升,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持續增強。
據悉,社區老年大學重點搭建好三個平臺,緊密結合老年人特點,從有利于老年人學習、娛樂、健康和自我修養等方面著手,通過開設老年人需要的教學課程,開展適合老年人參與的教學活動,為老年人實現“老有所學”“身心修養”搭建學習平臺;根據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不斷拓展和開發精神文化養老服務產品,引導老年人積極參加線上線下文化娛樂活動,為滿足老年人學習、健康、娛樂、旅游、公益等生活需求搭建服務平臺;通過鼓勵支持不同投資主體、運營主體參與社區老年大學建設,為社會資源積極支持老年教育、養老服務和慈善事業搭建參與平臺。
合力助推社區老年大學建設
“社區老年大學就是把老年大學開在社區、開在老年人家門口。”吉林省同心教育集團董事長、社區老年大學校長張偉表示,“我們以‘尊道貴德、慈儉靜和’為校訓,以‘文養結合’理念為指導,努力搭建老有所教、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有所為的幸福養老載體和平臺,打造全省‘文養結合’新品牌。”
據了解,吉林省社區老年大學將堅持“12345”的辦學宗旨,即幫助老年人樹立一個積極的心態,始終保持對生活的熱愛,讓夕陽紅成為人生最美的風景;幫助老年人做好人生目標和生活規劃雙重設計,使老年人的晚年生活重煥精神、迸發活力,擁有無憾的人生;運用好《易經》《道德經》《黃帝內經》中的國學養生理念,以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內涵及順應四時的養生精髓,指導老年人身心愉悅、健康長壽;幫助老年人堅守養心、養身、養性、養德四項生活宗旨,樹立正確的養生觀念,頤養天年,盡享晚年幸福;幫助老年人踐行學習、健康、旅游、娛樂、公益五種生活修為,讓老年生活獲得新的體驗、新的成長、新的收獲和新的樂趣。
據張偉介紹,吉林省社區老年大學將開展線上理論學習+線下集中培訓、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相結合的學習方式,創建積分制的終身激勵學習體系,激發老年學員參與并融入到終身教育體系中。三年內實現社區老年大學在長春市全覆蓋,在100個社區為老年人提供精準服務。
喬恒表示,建設社區老年大學是推動“文養結合”幸福養老新模式的重要載體,是公益慈善事業,是事關全體老年人福祉的民生工程。有關部門要合力助推社區老年大學建設,各地要在政策、資金等方面加大支持、鼓勵和扶助力度,引導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大力支持社區老年大學建設以及養老服務事業,共同推動全省養老服務再上新臺階。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