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網格化+社區協商”?提升基層治理能力

時間:2020-11-02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區報
【字體:    打印

王培讓?張?立

山東省濟寧市任城區堅持以黨建為引領,以居民需求為導向,以改革創新為動力,積極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治理格局,有效提升了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小網格”推動“大治理”

注重社區黨建引領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深度契合基層網格化治理機制,推動“人往網格走、事在網格辦”,以“小網格”實現“大治理”。

任城區成立了35個成員單位組成的城鄉社區治理工作領導小組,建立定期研究城鄉社區治理工作重大事項制度,形成了推進社區治理工作的整體合力。在隊伍建設方面,著眼于職業化、專業化方向,研究制定了社區工作者管理辦法,根據社區工作者的崗位職責、社區工作年限、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確立社區正職、副職和工作人員3類崗位共18級的薪酬體系,建立起與社區工作者崗位相結合的職業體系。

積極推進“放管服”“一次辦好”改革,把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民政、就業、社保等公共服務事項下放到社區,打通服務居民“最后一米”。在城市社區開展“一刻鐘服務圈”建設,居民步行15分鐘左右即可到社區服務中心辦理相關事項。推動服務窗口由“指定窗口”向“綜合窗口”轉換。部分社區工作者下沉網格一線,變“被動等待”為“主動服務”。

實施“四社聯動”服務新模式

建立以社區為服務平臺,社會組織為服務載體,社會工作為服務手段,社區志愿服務為有益補充的“四社聯動”服務新模式。

培育發展社會組織。目前,任城區共有社會組織387個,涌現出了“謝立亭正能量工作室”“王福銀調解工作室”“紅心祥和調解室”“小板凳宣講團”“老媽媽針線坊”等社會組織服務品牌。

推進志愿服務機制。建立社區志愿者登記注冊制度,目前,任城區實名注冊的志愿者達24.7萬名,社區志愿者占45.59%,志愿服務組織598個。組織實施“壹樂園兒童關愛”“愛的守護”“幸福拾光”等社工服務示范項目,開展“關愛困難群眾創建清潔庭院”志愿服務活動和“圓夢微心愿”公益活動,助力脫貧攻堅。

加大政府購買服務力度。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爭取省級資金300萬元,組織實施“情系桑榆”老年人服務等3個社會工作服務項目,帶動20多個慈善組織、2000多名志愿者參與服務,服務城市社區40多個,2.5萬人受益。

推動社區協商深入開展

不斷拓寬民主協商渠道、豐富協商內容、創新協商方式,推動民主協商向網格、小區、樓院延伸。

推行“居民說事”制度,暢通群眾意見反映渠道。通過推行“居民說事”制度,搭建居民直接參與、部門單位與居民面對面共同溝通解決社區事務的平臺,構建起“知居民事、解居民憂、幫居民忙”的新機制。

推行“樓宇化”自治模式,提高自我服務水平。任城區濟陽街道設立了“樓長服務站”,創作了《好樓長》歌曲,定期舉行“樓長節”,評選“好樓長”“模范樓長”,成立樓長先鋒隊,不斷發揮樓長示范帶動作用。

創建老舊小區自管會,推進社區微治理。針對老舊小區管理缺失、配套落后、環境臟亂差等問題,推行老舊小區“自管會”治理模式,走出了一條老舊小區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發展的新路子,多方匯集居民的智慧和力量,解決小區難題。

(來源:中國社區報2020.11.2)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