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錚
在“十四五”開局起步的第一個春天,“春暖行動”給困難者以幫扶,給奮斗者以信心,給奉獻者以溫暖,這個頭起得好。
“春暖行動”最引人注目之處不是如“99公益日”期間翻新的數字形態、快捷的參與手段和巨額的籌募金額,而是精準的需求對接、高效的資源配置和專業的執行模式。新年推出的公益慈善新實踐,不僅透出互聯網公益的技術要素,更折射出慈善公益事業高質量發展的諸多要義。
講愛心才是真公益,講大局才算高質量。慈善公益必須上接天線、下接地氣,始終聚焦中央關心、群眾關切、社會關注、發展關鍵,始終與時代發展同頻共振、與大局任務同向共進。當前,在鄉村幫扶因疫情陷入困難的群體,全力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就是慈善公益事業的第一要務;發揮各自專業優勢,服務鄉村振興戰略,是慈善公益事業的重要方向。實現慈善公益事業高質量發展就是要聚力國家大事、鎖定百姓愁事,分類施助、雪中送炭,精準幫助最需要幫助的人、支持最需要支持的事業,用實際行動和工作效果講愛心、講政治、真幫忙、使正勁,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發揮積極作用。
各自為戰勢單力薄,通力協作方能高效。高質量的慈善公益應該更為精準高效專業,應該能夠更好解決群眾困難和社會問題,落在一個個幫扶對象的身上,落在一個個具體問題的事上,最要緊的是解決執行渠道問題。從這個角度講,慈善公益的高質量發展之路一定是統籌協作而非各自為戰的。這就要求慈善公益組織在不斷提升服務基層的意識和能力的同時,找準“牛”隊友、齊心辦大事。此次“春暖行動”正是群策群力辦成事辦善事的范例,參與各方發揮各自所在領域的精準對接優勢,大家共同解決信息和供求不對稱問題,通過專業化執行讓慈善資源得到更高效配置,更快更準更好地落實到具體對象和具體項目上。
新時代新階段,黨和國家對慈善事業寄予厚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發揮第三次分配作用,發展慈善事業,改善收入和財富分配格局”,給予了慈善事業新的更高定位。可以預見,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互聯網公益匯集慈善資源、聚合慈善力量、傳播慈善文化、推動合作創新的效益必將日益凸顯,從而為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插上更堅強有力的翅膀。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