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閆 潔
2014年,85后小兩口盧陽(女)和劉晉博從北京返鄉創業,回到陜西西安老家。曾經的工作經歷讓他們非常看好養老服務這一領域,計劃在西安開一家小小的、溫馨的養老院,考察選址的時候收到了西安聯智實業有限公司的合作邀請,希望在西安市蓮湖區八佳花園小區打造一個“最美嵌入式養老院”。左挑右選,最終命名為“派瑞康”,意為“向每一個家庭派送祥瑞和安康”。摩拳擦掌正準備大干一場的時候,一盆冷水迎面澆來。
部分小區業主開始了反對設立養老院的“鄰避運動”,所有工作暫停。盧陽說,那會兒每天灰頭土臉地到處跑,爭取各方支持,還經常被業主堵門口質問,為什么要破壞小區的環境。有一次,她在和業主代表一起開協商會時,被十幾個人指責,就覺得特別委屈,明明是挺好的事情,為什么就不讓干。
誰也沒想到,這一耽擱就是4年多,其間盧陽和劉晉博也因為迷茫退出了合作,最后還是因為心里的那份熱愛,盧陽再次受聘為養護院院長,回到了夢想開始的地方。
2019年10月,在蓮湖區民政局的大力支持、西關街道屬地社區“兩委”的積極協調以及全體員工的不懈努力下,在小區居民的認可中,派瑞康八佳老年養護院開業,以收住失能半失能老人為主,提供長期入住、短期康復照護等服務;配套的派瑞康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則面向周邊社區居民提供日間照料、居家上門護理等服務,有助餐、助浴、助醫、助行、助潔、助聊、助安、助急、助樂、助學“十助”。
養護院位于八佳花園小區里的一棟5層小樓,建筑面積2308平方米,庭院面積800平方米,1-4樓室內分別用綠、黃、紫、藍不同顏色區分。據說這是裝修改造時借鑒了荷蘭養老院的經驗,科學選取的色彩,能幫助長者增強記憶、降低迷失方向的困惑,還能改善心情。室內的白色樹葉紋路墻面也有調和睡眠的功效。院里提供單人間、雙人間和五人間,共計24間、約66張床位。老人居室和活動空間都很開闊、光線充足,各種適老化設計強調細節,軟裝家具注重品質,全方位關注老人身心健康。
院里設置了醫務室、康復室、書畫室等,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書畫室有文房四寶、各類報紙雜志等,豐富入住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康復室配備了訓練椅、站立架、訓練用階梯、滑輪吊環訓練器、平行杠等多種康復訓練器械,由康復師指導、介護師陪同,有需要的老人定期到此進行康復訓練活動。護理部每個月都定期為老人測量體重,坐式體重秤讓老人坐著就能稱體重,非常方便。
在成立之初,養護院就確定了小而精的發展路線,以“家”文化理念為主導。院里組建了專業介護服務團隊、運營管理團隊,積極探索建立90后專業護理人才和當地有生活及相關工作經驗的70后下崗職工相結合的護理團隊,護理理念推行“自立支援”,主張老人在專業護理人員的幫助下盡量獨立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從而延緩身體功能的衰退。護理服務嚴格遵循“生命在于運動”“用進廢退”的人體運動理念,晚上和午休時間以外,護理員會陪入住老人到公共區域集中活動,每天有專人組織游戲、做功能操、做手工、看電視、唱歌、聊天等,豐富老人生活的同時,可以延緩衰老和認知癥的進程。
好的服務品質自然會吸引老年人的關注,一開業就有5位老人入住,其中一對老夫妻是當初一位激烈反對設立養老院的小區業主的父母親,當時急需入住進行術后康復照護,其間家屬表示支持和滿意院內的服務,如今老人已康復離院。
隨著疫情防控工作的變化,2020年養護院也不斷調整各類活動,開展了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致敬,最可愛的人”活動和2021年元旦許愿活動,最近還成立了膳食委員會,第一個任務就是征集老人對除夕菜品的建議。養護院還策劃了“迎新春,七天樂”活動,小年夜寫對聯剪窗花、除夕包餃子貼對聯、初一早拜年套圈圈、初二唱響老歌、初三趣味小游戲、初四趣味運動會、初五漢字碰碰碰、初六歡樂手工折紙花、十五吃湯圓猜字謎等豐富多彩的活動。
用心用情的服務得到了入住老人和家屬的稱贊。盧陽說:“最多的時候,一個月內收到了4面錦旗。有位老人家屬在上海,專門把錦旗寄過來。”院里有一對參加過抗美援朝的老夫妻,2020年11月的一天,91歲的爺爺睡著后再也沒有醒來,雖說只住了20多天,但爺爺很滿意,生前交代奶奶,“哪個子女家都不要去,就在這里養老。”現在,奶奶積極參加院里組織的活動,還幫助一些因腦梗后遺癥語言表達不順暢的人做康復訓練。
一年多的時間,養護院里先后有30多位老人入住,有的老人在這里走完人生最后一程,有的老人完成康復理療出院,養護院的目標就是讓老人過上“心之所愿,無所不成”的美好晚年生活。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