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戰“疫”路上的南京慈善社工

時間:2020-04-10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馮 佳 通訊員 章小怡

  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也是一個彰顯慈善力量的寬闊平臺;這是一場與疫情競速的愛的突擊,更是一段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的征程。南京慈善人在這場抗擊疫情的阻擊戰中,主動逆行,上演了一幕幕令人動容的溫情故事。

  抗擊疫情,彰顯慈善速度

  疫情就是慈善集結號。大年三十,當千家萬戶還沉浸在過年的氛圍中時,南京市慈善總會聚愛抗“疫”的大幕迅速拉開,第一時間啟動慈善應急響應。

  慈善的速度體現在響應快。南京市慈善總會在全省率先發起抗擊疫情公開募捐項目,迅速對外公布24小時捐贈熱線,針對社會咨詢做好解答接待,引導社會各界依法依規參與慈善捐贈。1月27日即向各區慈善會發出《關于動員區慈善會、慈善分會依法有序參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號召全市慈善組織凝心聚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慈善的速度體現在“互聯網+”。因為疫情,想要獻愛心怎么辦?網上辦!已到耄耋之年的慈善老人王瑞華,除夕之夜接到兒子的拜年電話,聽聞遠在香港的兒子已向武漢捐款,老人欣慰之余覺得落在兒子后面,隨即便通過南京市慈善總會微信平臺獻出了自己的一份愛心。像王瑞華這樣通過網絡項目平臺捐贈的有1.73萬人次,金額207萬多元,精準對接項目,愛心擴散傳播,善款馬上直達,指尖力量彰顯了慈善的速度與溫度,也滿足了捐贈人善意直達的需求。

  慈善的速度體現在效率高。“您好,我是一家企業,想捐款給武漢,你們大概多長時間能撥給他們?”“最快當天,最遲第二天。”愛心企業和愛心人士關心的是款物什么時候能到達,南京市慈善總會加速款物撥付、轉運和信息公開,讓一線抗疫人員迅速獲得支援!

  有聲宣傳,彰顯慈善溫度

  不論是企事業單位的大額捐贈,還是凡人善舉,海內外各種愛心支援,總會都及時跟進報道,把愛心故事送到千家萬戶,以最快速度傳播慈善信息,彰顯慈善力量;以最深情感謳歌典型形象,喚起各界愛心人士的共情效應,影響帶動更多人加入到慈善行列,得到南京市新冠疫情聯防聯控工作指揮部領導的充分肯定和贊賞。

  慈善宣傳員海方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小的才一歲半。疫情發生后,她把孩子托付給年近七旬的老人,主動請纓回到工作崗位,從春節期間就開始到崗值班,直到二月底的周末才休息。疫情發生后,社會各界愛心涌動,南京慈善宣傳工作壓力劇增,一方面要按照要求做好信息的及時精準發布,同時還要做好愛心捐贈各環節的及時報道。這個時候,她當起了“多面手”,拿起筆記本,端上照相機,記錄下每一次來訪捐贈,每一個愛心的聲音,做到當天捐贈活動當天微信推送,既讓捐贈者可查可看,也借助網絡的力量把愛心故事送到千家萬戶。

  疫情期間,總會累計推出抗疫系列微信報道69篇,平均每天推送兩篇。另一方面加強媒體合作擴大宣傳面,累計通過新聞媒體推出南京慈善抗疫報道近60篇,接受南京新聞廣播《對話》欄目電話采訪直播,營造了社會各界眾志成城、參與慈善的輿論氛圍。

  多方參與,彰顯慈善力度

  從黨員到群眾、從企業到個人、從城鎮到鄉村,大家紛紛慷慨解囊,踴躍捐款捐物,一筆筆善款、一筆筆物資紛紛涌入戰“疫”一線。在此期間,南京市慈善總會迅速整合社會支持網絡的資源。

  1月26日,南京金基房地產開發(集團)有限公司向市慈善總會捐贈300萬元,用于武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第二天,南京市慈善總會便將善款全額匯至武漢市慈善總會賬戶。這是總會第一筆定向武漢的大額捐贈。

  疫情期間,總會累計推出抗“疫”系列微信報道69篇,平均每天推送兩篇。另一方面加強媒體合作擴大宣傳面,累計通過新聞媒體推出南京慈善抗“疫”報道近60篇,接受南京新聞廣播《對話》欄目電話采訪直播,營造了社會各界眾志成城、參與慈善的輿論氛圍。

  多方參與,彰顯慈善力度

  從黨員到群眾、從企業到個人、從城鎮到鄉村,大家紛紛慷慨解囊,踴躍捐款捐物,一筆筆善款、一筆筆物資紛紛涌入戰“疫”一線。在此期間,南京市慈善總會迅速整合社會支持網絡的資源。

  1月26日,南京金基房地產開發(集團)有限公司向市慈善總會捐贈300萬元,用于武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二天,南京市慈善總會便將善款全額匯至武漢市慈善總會賬戶。這是總會定向武漢的第一筆大額捐贈。

  1月27日,雨潤集團通過市慈善總會向武漢捐贈價值300萬元的營養餐,幫助奮戰在抗擊疫情一線的白衣天使們補充營養。1月28日中午,這些物資順利到達武漢,這是總會協調到達武漢的第一批物資。

  “我們有一批口罩和防護服,從海外運來,能幫我們辦理通關手續嗎?”“我們能!”2月5日,市慈善總會爭取到境外捐贈接收資質,也是省內慈善會系統唯一一家獲此資質的地市級慈善會,有效拓寬了南京抗“疫”物資受捐渠道。

  抗“疫”前期,國內抗“疫”物資稀缺,大家想盡一切辦法尋找物資。因為有時差,通過微信群溝通到半夜凌晨是常事,工作人員連軸轉,超負荷堅守。為了能盡快將物資送到最需要的地方,每一筆防疫物資都經歷了很多波折,團隊也收獲了很多經歷!截至目前,總會共幫助17家單位進口口罩、防護服等海外援助物資28.87萬件。

  不僅如此,抗“疫”期間,南京市慈善總會還為近20家單位、社會組織等開展聯合募捐提供了渠道。

  截至3月26日,市慈善總會募集款物8065.45萬元,其中資金4259.45萬元,物資156.06萬件價值3806萬元,包括口罩117.74萬只、防護服61501件、護目鏡4261副等重要防護物資;共撥付款物7636.48萬元,有力地支援了抗“疫”一線。

  沖鋒在前,彰顯慈善擔當

  為了讓每一份愛心善意都及時得到落實,當別人宅在家里時,慈善人沖鋒在前,頂著缺乏防護設施的困難,開展募捐、搬運、分發物資、上門聯絡,他們用堅守傳遞愛心,用奉獻書寫抗“疫”答卷。

  為保證信息公開,賬目清楚,南京市慈善總會黨支部書記周婧煒每天進行項目信息披露,及時在“慈善中國”網站進行收支明細公示,主動接收社會各界監督。她說:“選擇了這份工作,就選擇了擔當。能在慈善總會為沖鋒在一線的醫務人員、社區工作者、公安干警等做點事,溫暖一線英雄,一生值得。”

  南京市慈善總會財務部主任王振平,一年前才因視網膜脫落做過手術,醫生再三叮囑不要用眼過度。但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她要接收捐贈、核對數據,每天工作9小時以上。繁重的工作導致她眼部又出現問題,3月底,疫情稍稍緩解一些,她悄悄地去做了一次眼部激光手術,沒有休息一天又投入到工作中。

  疫情下,南京古城街道日日夜夜都很安靜,沒有往日的繁華與喧鬧。但是在市慈善總會的辦公樓里,始終繁忙不息。不少80后、90后的慈善新兵在這場戰“疫”中得到歷練,主動加班加點,從無一句怨言。

  肩負全面落實社會愛心善意的重任,向黨向政府向社會大眾,南京慈善人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4.10)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