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新春
村(社區)是人們安居樂業的基本集聚點和生活基礎點,也是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治理的重難點和薄弱點。村(社區)如何有效應對新冠肺炎類疫情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筆者認為,應結合實際,突出重點,有的放矢,著力做好“五跟上”“五強化”的工作。
宣傳引導跟上,強化思想意識。突發公共事件很重要的特點就是“突發、傳播快、涉及面廣”,因此,快速反應和緊急施策最為重要。一方面,要及時做好正面宣傳教育。做到第一時間宣傳發動、第一時間教育引導、第一時間發布可靠信息。及時有效的宣傳、教育、動員和引導既是最經濟快捷的手段,也是最實惠管用的方法。尤其是中央發布動員號令、省域范圍啟動等級響應之后,村(社區)更應積極主動響應國家號召,第一時間行動起來,主動搞好宣傳教育引導,及時傳播黨和政府的聲音,積極宣傳弘揚正能量,確保轄區內全體居民群眾人人皆知,不斷提高思想認識,強化底線意識。今年春節期間,全國各地村(社區)采取應急廣播宣傳(重點是針對老年人群,分早中晚三個時間段,利用手持、車載擴音小喇叭和流動宣傳車走村入戶,實現村村通、村村響)、短信微信提示、疫情及時更新、給市民朋友一封信等方法加大新冠肺炎的預警宣傳就是很好很奏效的做法,值得借鑒和推廣。另一方面,要切實做好信息甄別矯正。村(社區)黨組織、黨員干部和廣大社區工作者,要明辨是非,搶占先機,理直氣壯,認真做好信息甄別和矯正工作,著力引導廣大居民群眾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不恐慌,始終密切關注和相信官方發布的權威信息,著力克服盲目恐懼心理,做到理性對待,理智分析,有序應對。
防范措施跟上,強化行動落實。總的要求就是要充分發揮村(社區)和各類社會組織自身動員能力,實施網格化、地毯式管理,做到群防群控、穩防穩控,有效落實綜合性防控措施,建立健全專兼職結合的工作隊伍和24小時值班制度,確保責任到人,聯系到戶,實現“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診斷、早治療”,防止疫情輸入、蔓延或輸出,有效防控疫情傳播。一要減少聚會聚集聚餐。采取告知、詢問、檢查、勸返、驅離等方法,督促引導居民群眾自覺落實規定要求,有效隔離病毒,減少傳染源,避免交叉感染。二要暫時關閉公共場所。對于村(社區)養老服務照料中心、棋牌室和幼兒園等場所設施,要堅決實行暫時關閉,切斷染病概率。同時,對于居民群眾亟須的婚喪嫁娶等紅白喜事,也要簡化程序,減少人員往來和接觸。三要加大防控管制力度。采取設置警示牌、警戒線、勸返點、測量體溫和登記造冊等方式方法,對進入村(社區)的人員進行防控管制,尤其是重點可疑人員,要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隔離,第一時間報告,做到守土有方,守土盡責,防止病源輸入。與此同時,需要重點強調的是,要堅持依法、科學封路,反對設置路障式(壘石頭或堆泥土等)的違法封道行為,實踐當中,應遵循“一斷三不斷”的原則執行,即堅決阻斷病毒傳播渠道,但公路交通網絡不能斷、應急運輸綠色通道不能斷、必要的群眾生產生活物資通道不能斷,必須為救護車保留一條綠色通道,讓急危重癥患者能夠得到及時有效救治。
及時救治跟上,強化快反作為。面對突發疫情,第一時間快速反應和精準施救尤為迫切。而村(社區)第一時間展開的恰當而又必要的救治工作,能最大限度地防止疫情蔓延擴散。作為村(社區)來講,重點是要做好盤查、發現、報告、隔離和上送的工作。要守土有責。切實發揮村(社區)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通過上下聯動,干群合力,全員防御,群策群力,堅決把各項防控工作做細做實,切實守好本村(社區)的一方“凈土”,確保不留死角,不留盲區,不放過任何一條線索。要各負其責。非常時期,村(社區)應采取各種必要但不違法的舉措,如自我隔離、封閉式管理等,加強防控工作,確保疫情不蔓延到本轄區范圍。要人人盡責。教育引導村(社區)居民群眾發揚主人翁精神,發揮主觀能動性,在自覺做好防護的同時,及時發現隱患,及時摸排線索,及時報告情況,及時拿出對策,從而為防控疫情(災情)提供時間和空間。日常生活中,引導并督促居民群眾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不吃野生動物,不隨地吐痰,不大聲喧嘩,始終做到眼中有險情,心中有敬畏。
綜合監管跟上,強化執法檢查。醫學專家鐘南山曾說:“真話和真藥一樣重要。”不可否認,重大災害面前,謠言四起和誠信缺失,往往比疫情更為可怕。因此,一方面,必須加強輿論管控,強化正面引導,嚴厲打擊妖言惑眾、蠱惑人心的言行,防止人心惶惶,草木皆兵。另一方面,必須嚴格執法檢查。對于失信經營、趁火打劫、哄抬物價、發國難財的行為,執法部門要嚴厲查處并堅決打擊。作為村(社區),則重點要做好及時舉報、反饋和上報的工作,為執法部門提供第一手材料和法律證據,從而對不法分子形成強大震懾力。
應急預案跟上,強化長效常防。具體講,就是要做好前瞻性、科學性和系統性的預測預防、組織協調和勤勉務實的工作。首先,要制訂應急預案。村(社區)和社會組織平時就要結合實際情況,制訂各種符合村(社區)情的應急預案,防止有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之后,人人自危,不知所措,陷入困境。其次,要加強針對演練。做到有的放矢,對癥下藥,定人定物,定點定位,確保一遇有疫情災情,能夠及時有效地組織快速應對。最后,要及時修訂完善。做到實踐中不斷積累經驗,舉一反三,及時修訂完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確保科學嚴謹,經得起實踐檢驗。(作者系浙江省民政廳基層政權和社區治理處二級調研員)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