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洪博 姜 偉 蘇安靜
“多虧了民政部門補助了我家5萬元,太感謝了!”2020年12月24日,四川省鹽邊縣永興鎮朵格村低保戶張成坤收到市民政局工作人員送來的一次性醫療救助金時,眼里噙滿了淚水。5年前,她的女兒在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查出患有白血病。為湊錢給女兒治病,她一邊打工,一邊在家種蔬菜,還借了不少外債。經過住院治療,她女兒病情好轉。“是民政部門出臺的好政策,讓女兒可以安心治療了。”張成坤說。
針對患有重大疾病的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家庭醫療負擔沉重的問題,貧困殘疾兒童家庭護理康復任務艱巨繁重、經濟及精神壓力大等問題,近年來,攀枝花市民政局堅持問題導向,創新載體,精準服務,開展了“陽光童行”兒童關愛服務“七大行動”。
“陽光童行”喘息服務,助力貧困殘疾兒童家庭脫貧。市民政局依托市兒童福利院等機構,免費為貧困殘疾兒童家庭提供2個月機構托養服務,讓殘疾兒童監護人獲得“喘息”調整機會,同步為監護人提供心理慰藉、職業技能培訓等個性化服務,提升其生產生活技能。每年持續為30余名貧困殘疾兒童開展托養服務。
“陽光童行”醫療救助服務,降低疾病和疫情對兒童家庭的影響。市民政局會同醫保局印發《關于開展“陽光童行”重大疾病一次性醫療救助的通知》,2020年共為95名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提供了醫療救助。
“陽光童行”夏令營活動,讓兒童長見識、增才干、端品行。舉辦暑期夏令營,設置文明禮儀、安全教育等專題,提升孩子們的綜合素質。目前,已有120余名兒童參加了夏令營活動。每年將組織慈善受助的大學生作為志愿者,參與“陽光童行”夏令營服務,并逐漸形成制度,讓扶弱濟困的美德薪火相傳。
“陽光童行”腕表租賃服務,搭建留守兒童與父母交流橋梁。針對農村留守兒童遠離父母、親子交流少等問題,市民政局為350名農村留守兒童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孤兒,免費提供腕表租賃及免費的話費套餐,方便他們交流情感,全天候守護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安全。
購買“陽光童行”關愛險,減輕意外事故對兒童及其家庭的傷害。針對近年來兒童意外傷亡事故多發問題,按照意外身故(殘疾)20萬元、附加意外傷害醫療2萬元和附加擴展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保險20萬元的標準,市民政局為339名農村留守兒童、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和集中供養孤兒購買了意外險。
“陽光童行”護苗行動,同步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困境兒童和農村留守婦女。針對偏遠地區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探視服務薄弱問題,該市采取“兒童主任+農村留守婦女(護苗媽媽)+農村留守兒童”服務模式,聘請農村留守婦女,為100余名農村留守兒童提供探視服務。
“陽光童行”政策宣講行動,提升基層隊伍服務能力、兒童自我安全保護意識。市民政局組織聯席會議成員單位有關人員組成宣講團,為全市400余名基層兒童工作者開展防校園欺凌、兒童安全教育等培訓,兒童督導員、兒童主任采取開壩壩會、上門宣講等方式,開展政策宣講上千場。圍繞兒童10個安全主題、6項福利政策,印制“陽光童行、相伴成長”主題掛歷,發放給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家庭。
“2020年1月-12月,全市累計投入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保護資金4000余萬元,覆蓋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生活、就醫、就學、監護、安全等方面,比2019年增加800萬元,其中,專項投入‘陽光童行’兒童關愛服務‘七大行動’200余萬元。這得益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更得益于相關部門(單位)關心支持兒童工作。”攀枝花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市民政局牽頭,建立了以市政府分管領導為召集人、26個職能部門(單位)為成員的兒童關愛保護保障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健全市、縣(區)、鄉鎮(街道)、村(社區)四級兒童關愛保護工作體系,出臺17份兒童保障服務和救助保護政策性文件,配齊兒童督導員和兒童主任,為打造“陽光童行”品牌、縱深推進兒童關愛服務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