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企坎村過“坎”記

時間:2020-11-09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胡 群

  沒有一條硬化路,沒有一處村民活動場所,村委會又破又小,不看牌牌都不知道是村委辦公樓。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民政局結對幫扶前,合浦縣黨江鎮企坎村村民年人均收入只有1875元,村集體經濟收入只有2350元,只能說是聊勝于無。

  脫貧的“坎”怎么過?

  駐村工作隊首先想到的是加強、完善公共服務設施。在市民政局的大力支持下,工作隊帶領村“兩委”一道找準發力方向,先后建設了村委辦公樓、文體公共中心、籃球場、農家書院、兒童家園、婦女之家、衛生室等公共服務設施。接著又多方籌措資金,為全村鋪設水泥硬化道路,種植綠化樹木,安裝太陽能路燈,興建老年活動中心,建設便民橋,村容村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企坎的路越來越好走,環境越來越漂亮。”村民羅遠鳳高興地說。

  過脫貧的“坎”,關鍵是要扶貧扶到群眾心坎上,增強村民脫貧致富的動力。駐村工作隊根據貧困戶情況,依托企坎村的環境優勢,發展特色水產養殖產業,促進貧困戶增產增收。

  貧困戶龐烈富一家七口人,住著三間破爛的土瓦房,沒有任何技能的他靠著打零工維持全家生計,兩個孩子還要上學,日子過得非常窮苦。駐村工作隊了解后,鼓勵他養殖魚蝦增收致富,怎奈缺乏養殖技術,老實本分的龐烈富心里直打鼓。為了讓他放心大膽地干,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干部主動找來科技局相關專家提供技術指導。

  有了產業,一家人的生活蒸蒸日上。如今,龐烈富養殖了5畝水塘的魚蝦,年增收3萬元左右,還蓋起了300平方米的樓房,從此告別窮苦生活。

  像龐烈富一樣,不少貧困戶受益于產業幫扶,陸續摘掉貧困帽。去年,全村86戶建檔立卡貧困戶自主選擇實施以獎代補產業項目98個,年均增收5000元。

  駐村工作隊還帶領村“兩委”成立合作社發展養殖麻鴨、叉尾魚項目,引導貧困戶入股合作社,實現就業和分紅。幾年來,駐村工作隊免費提供鴨苗一萬多羽和價值2萬多元的飼料,并積極聯系銷售渠道,合作社實現收入超17萬元。

  “我在合作社養鴨子、養魚,每月能掙兩三千元,而且還可以照顧家里,年底也能分紅。黨和政府的扶貧政策真是太好了。”貧困戶蘇相忠感激不已。

  過脫貧的“坎”,還要動員社會力量,形成更大合力。為了讓貧困戶得到更多幫助,駐村工作隊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脫貧攻堅,助推貧困戶增收致富。十幾家社會團體為貧困戶送去慰問金及物資,折合16萬余元;北海艦官兵與16名貧困學生結成助學對子,每年資助每位學生2000元,直至高中畢業。另外,駐村工作隊還以“扶貧日”為契機,發動局機關、局直屬單位干部職工開展捐贈活動,募集7萬余元用來改善貧困戶的生活。

  過好脫貧的“坎”,就要切實在扶貧資金的保值增值方面下功夫。對于上級撥付的扶貧資金,駐村工作隊集思廣益,通過出租農貿市場、水塘和入股合作社等,以“保底租金+利潤分紅”的形式,確??沙掷m增收。“今年10個項目收入將近30萬元?!瘪v村第一書記陳國軍自豪地告訴記者。

  滾石上山不松勁,爬坡過坎用硬功。企坎村在駐村工作隊的帶領下成功邁過了貧困這道“坎”,于2017年脫貧摘帽,村民年人均純收入上升至8760元,村集體經濟收入躍至20.88萬元。陳國軍表示,今后仍將思想不松,力度不減,做好脫貧邊緣戶、未脫貧戶等的持續幫扶,確保摘帽不摘責任、不摘幫扶,保持定點幫扶政策的連續性和持久性。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11.9)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