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友兵
近年來,浙江省溫州市洞頭區立足海島實際,以惠民便民、生態文明殯葬為切入點,推進殯葬改革工作。全區殯儀活動逐步規范,喪事操辦逐漸簡化,群眾負擔逐年減輕,殯葬改革群眾滿意度超過98.8%。
政策、設施、資金保障深化殯葬改革
洞頭區出臺《關于加強殯葬管理推進殯葬改革工作的實施意見》《關于進一步深化殯葬改革的實施意見》《關于進一步規范整治全區喪葬禮俗活動的實施意見》《關于進一步加強喪葬禮俗規范整治工作的補充通知》等文件,實行喪事活動“新八不準”“八個嚴禁”,嚴格限制殯期、酒席桌數、出殯儀式、花圈花籃數量等,嚴禁違規治喪、超期辦喪、喪事擾民、大操大辦等違規行為。
該區加快節地葬法和集中辦喪設施建設,遷移東屏街道大龍嶺70余座私建墳墓,清理出1570平方米土地,改造建成大龍嶺生態陵園(骨灰樓),內設格位7000個,可滿足城區群眾近20年的骨灰存放需求。投入6000多萬元建成區殯儀服務中心,推進全區喪事集中辦理。
建立公益性公墓維護管理考核獎勵機制,根據考核情況給予最高5000元獎金。對新(擴)建生態、節地骨灰安放設施,根據建設規模給予最高45萬元的獎補。對實行樹葬、花葬、草坪葬等生態墓葬的逝者家庭每例補助2000元,對實行海葬的逝者家庭每例補助8000元。推行殯葬資金補助政策,重點加強困難對象殯葬救助,自2017年以來,累計支出殯葬補助127.8萬元,其中低保戶等困難群眾殯葬補助達25.7萬元。
以群眾需求為中心打造惠民殯葬
自2019年12月31日起,洞頭區實行殯儀活動“八個嚴禁”規定,對辦喪規模和流程進行壓縮、簡化,要求辦喪時間壓縮至72小時,逐步減少群眾辦喪開支。區殯儀服務中心啟用一年內,遺體接運、守靈服務、告別儀式等殯儀服務由政府埋單,受到喪戶一致好評。截至今年9月底,在殯儀服務中心集中辦喪409例,除餐飲和住宿費用外,喪戶費用支出最高為1710元,最低僅75元。
推進殯葬服務事項辦理“最多跑一次”改革,破解辦理喪葬事項“往返跑”難題,實現辦喪服務“一簡到底,一次辦理”。通過“七事合一”“多表歸一”“信息共享”等方式,將原先需要到村(居)、街道(鄉鎮)、衛生院、公安、社保等5個單位辦理的7個事項進行優化,集中在街道(鄉鎮)一窗受理、一次辦理。自改革實施以來,已有2095例喪葬事宜實現集中辦理。
組織人員赴湖州市長興縣學習殯儀服務先進經驗,引進專業人才對區殯葬服務從業人員進行培訓,提升從業人員崗位技能和職業素養,提供更專業、規范、人性化服務。建立和完善殯儀服務中心服務質量回訪機制,開展滿意度回訪,促進服務質量提升。從滿意度回訪情況看,99%的喪屬對殯儀服務中心持滿意態度。
抓住關鍵群體落實文明殯葬
洞頭區將殯葬管理和喪葬禮俗規范整治工作納入街道(鄉鎮)負面清單考核內容,明確街道(鄉鎮)屬地責任,切實解決殯葬改革落地“最后一公里”問題。出臺《關于黨員干部帶頭遵守殯葬改革規定的通知》,要求全區黨員、干部、公職人員發揮帶頭作用,逐一簽訂《文明殯葬承諾書》。落實領導干部喪事操辦報備制,建立健全問責機制,對黨員、干部、公職人員在喪事辦理和“青山白化”治理中的違規違紀行為實行“一票否決”。截至目前,共查處4起黨員干部違規殯葬行為。
堅持抓好宗教教職人員管理,建立健全教職人員約談和督查制度,把宗教教職人員日常行為規范遵守情況列入宗教社會團體年檢內容。定期對宗教教職人員、殯葬從業者進行政策宣傳、素質培訓、業務指導,保證政策宣傳的及時性和有效性。
推動村(居)委會等基層組織將殯葬改革列入村規民約修訂內容,引導、教育廣大群眾積極參與殯葬改革,摒棄喪葬陋習。建立區、街道(鄉鎮)、村(居)三級巡查網絡,做到入戶告知必到、出殯現場必到、火化節點必到、骨灰跟蹤必到,及時掌握治喪戶相關信息,確保殯葬違規行為早發現、早制止、早查處。截至目前,已及時發現并制止19起殯葬違規行為。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11.3)